银吧广播剧吧 关注:11贴子:382
  • 10回复贴,共1

【关于广播剧制作】资料汇集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下内容均来自偶们亲耐的互联网,不定期更新,如果找的到比较好的内容的好,咳,咳...端茶倒水这种打杂的小事就放心大胆D交给偶吧,HOHO~

PS,可能会由于文章字数太多而分楼,故,每篇转载的文章会标明文1,文2,文3,酱紫,便于大家理解,阅读
-----------------------------------------------------------
文1:        如何制作广播剧
一、单人录制的制作
  配乐散文是典型的单人录制并制作的范例,那就以此为例。
  这个比较简单,基本与录歌的过程一样。只需要在多轨模式下先在第一轨插入要配的音乐,然后在第二轨进行录音即可。只所以要听著音乐录,是因为这样比较容易跟音乐合拍,否则单纯的录人声再去与音乐合成的话,会很不协调。需要注意的是请在录音的时候使用耳机进行监听,以免将音箱播放的音乐再录到第二轨,这样降噪就很困难了。如果使用的是耳麦的话,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因为耳麦的耳机声音过大的话,麦也会把配乐再录进来,声音开小的话,又会找不到感觉,所以个人认为录音时用耳塞监听是最好的选择,或者就是封闭式的耳麦。 
  录制中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在多轨模式下单独把需要重录的部分选中,然后开始录制,CE只会在选中的部分录制,不会影响到其他波形。 
  录制完成后先对人声进行降噪和混响,这个CE简明教程裏有详解,不再赘述,只提醒一下:安静的环境是必须的,降噪对音质是会造成影响的,所以要尽量减少录制时的噪音,少用降噪。降噪后再将每句话之间的空白部分用滑鼠左键拖曳选中,播放听一下是不是全部可以静音,然后单击滑鼠或键,点静音。混响也请调整参数多预览,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人声处理完毕后,要对音乐进行一下处理,首先是音量,配乐的音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人声,可在多轨模式下右键点击音轨,然后点调整音频块音量,将音乐轨的音量调低或将人声轨的音量调高。 
  如果需要对音乐进行渐入或渐出处理,可单击音乐轨进入单轨模式,选中要进行渐变处理的波形部分,然后点击效果-波形震幅-渐变,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预览满意确定即可。 
  音轨处理满意后在多轨模式下第三轨(第三轨噪音采样轨已经删除)点击右键,点击混缩为音轨-全部波形,CE将把轨道中的波形全部混缩到第三轨,双击第三轨进入单轨,然后另存即可。如果感觉音乐和人声不太谐调,可对混缩后的音轨再次进行混响处理。 

注意:如有需要,请将人声轨道单独保存以便以后使用。 

 



1楼2007-12-28 12:38回复
    概念搞清楚了,一切都会随之改变。录制身历声广播剧应和拍电影、电视剧一样,导演不仅要指导演员的演播,还要分出场次,根据剧情分出镜头,也要分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我们的话筒就像是摄像机,要善於使用和调动话筒,这样录制出来的广播剧才会有空间感和立体感。有人会担心这样做会影响演员说话声音的清晰度,我们认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最近一些年,一些人对声音清晰度的概念有些误解,认为演员在演播时,离话筒越近,对的越正,声音的清晰度就越好,不管录什麼节目都是如此。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录广播剧时,让每个演员都尽量靠近话筒以确保声音的清晰度,结果录出来的声音除了近景就是特写。假如电影或电视剧全是近景或特定镜头的组合,那将是什麼样子呢?就广播剧而言,声音的清晰度就是可懂度,能叫听众不费力地听清剧中人物在说什麼就可以了。不用像播音员播音那样,要求剧中人物个个都声音清澈明亮、字正腔圆。要像生活中一样,离近了,说话的声音就清楚明亮,离远了,声音自然就小一点,微弱一些。 
      为了更好地表现剧本所描写的环境,很多人想通过改变剧中人说话声音的混响时间,让听众一听,就能分辨出剧中人是在什麼环境裏,是在室内、室外、繁华的街道还是在荒郊野外等等。我们认为,此种方法固然可取,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两个人谈话,若不加汽车行驶的音响,谁能分辨出是室内谈话还是坐在汽车裏谈话?又如两个人交谈,若不加小溪流水和大海的海浪声,谁又能分辨出两个人是在小溪旁还是在大海边2所以说,只要配好不同场景的特定效果,就足以点明剧中人物所处的环境。如能有适合各种自然环境声学条件的演播室,那当然最好,不过这造价太高了。有人说目前录制的广播剧,演员对话的声音全是播音室味儿,实际上是指播音室的混响声。这的确是个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选用演播室不当。采用录音的大演播室来录制广播剧,由於混响时间过长,必然会出现人们所说的演播室味儿。录广播剧最好采用专用演播室,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混响时间在0.3秒到0.4秒为宜。另外,合成广播剧的机房周边设备要齐全,房间面积也不能太小,最好80平方米左右,混响时间为0.4秒到0.6秒。以上是我们个人的一点见解 

    给你推荐一个网站http://www.ilib.cn/A-yinxjs200103007.html

    参考资料:http://www.9192.net/home/read.asp?id=76


    5楼2007-12-28 12:40
    回复
      2025-09-04 06:1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文3: 录音的方法和技巧 现状和未来

      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它要求录音师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具有较全面的电声技术知识,更需要具备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要求录音师在电声技术方面应掌握播音室的声学特性,熟知传声器、调音台、录音机、扬声器以及声处理器等多种录音设备的基本原理。

      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它要求录音师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具有较全面的电声技术知识,更需要具备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要求录音师在电声技术方面应掌握播音室的声学特性,熟知传声器、调音台、录音机、扬声器以及声处理器等多种录音设备的基本原理。录音师在录音制作节目中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提高录音与制作水平。同时还要努力学习、掌握迅速发展起来的数字新技术。除此之外,录音师和专业审听人员还必须接受听觉训练,在达到可感知约3dB的声压差和1%的音调变化后,还应具备较为准确地判断节目声像位置的能力,最后再加上高保真的临场听音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节目质量。实践证明,声音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的主观感觉(听觉)和客观实际(声音)有其一致的方面,却也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甚至还会产生“错觉”。可见声音虽然是客观的物理量。但人类的听觉确实有其独特理解的一面。所以,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和对人耳听觉进行听音训练对录音师及电声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科学技术已经比较发达的今天,但节目的质量优劣的最高和最后判断者仍是通过其听觉。

      (1)录音与制作的基本要求
      要录制一个高质量的节目,除了要求录音师具备艺术与技术水平之外,还要根据节目性质选用具有适合声学特性的演播室,要求正确使用电声系统中的各个电声器件和设备,更重要的是在演播室内正确布置演播人员的位置以及正确地安放传声器的位置。

      a.由于声音是一个声场,每一个声音都存在直达声、反射声及混响声。拾音时,要利用传声器的指向性来达到拾取声源的目的。

      拾音时,传声器与声源的距离是关系录音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声源的直达强度是随着拾音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的,而混响声强度则基本不变。应当注意的是,当拾音距离稍大时,由于空气的吸收特性,拾音点的直达声高频分量会有一定的衰减。为了弥补这种拾音的高频损失,应当使用高频略有提升的传声器或将调音台的高频略做提升。录音时传声器的拾音距离越小,重放时越会给人以亲切、舒服的感觉。所以,同一声源拾音距离不同,会使重放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气氛”。

      b.监听系统是供录音师和审听人员通过听觉感受来评价广播节目质量和内容的一种专业设备。专业监听系统应能为录音师和审听人员尽量地模仿出节目的最终重放效果,使其能正确判断节目最后的艺术效果。而且监听系统还应如实反映广播节目的质量状况,暴露出节目质量的缺陷,使录音师和审听人员容易发现节目质量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因此这种监听系统与欣赏用扬声器系统有着明显的不同。

      监听系统的瞬态特性比一般重放扬声器系统要求要高得多。专业监听系统必须留有足够的峰储备(大约10~20dB),只有这样才能在重放音乐节目信号颠峰时,不致因产生削波而影响重放音质。由于监听系统是一个整合系统,各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应从整体考虑。其中包括:扬声器提供的最高准峰值直达声声压级的确定、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与扬声器的配合以及扬声器等力学品质因数与放大器阻尼系数的配合等。

      c.在录音监听系统中计量仪表(含音量单位表、峰值节目表和相关表)是提供录音师和审听人员能够客观地判断出广播节目质量(电平大小)和立体声节目左右声道信号相位关系的专门器件。用这些专业计量仪表客观的计量节目质量(电平大小等)和用监听系统供录音师主观判价节目质量形成互补,能够较为全面地监控节目质量。

      众所周知,音量单位表(VU表)只能指示出节目信号的准平均值,而不能指示出节目信号的峰值,所以音量单位表一般不能反映出因节目信号过大引起的失真,而峰值表则可以。因此峰值表监测节目信号的峰值时比音量单位表更为优越,但峰值表并不能表示出节目的信号的响度,因为人耳对声音的响度感受接近音量单位表,而又不是峰值表。因此,在录制节目时,音量单位表和峰值表并用,更有利于保证节目的质量。

      相关表,是显示立体声节目左、右声道之间的瞬时相位关系的,其作是用来检查立体声节目信号相位是否正确。当相关表指示为0.5~0.7左右时,表示立体声节目信号相位是正确的,当相关表指示为+1时,表示为是单声道节目信号。因此,在录制立体声节目时,为保证节目质量,录音师除要注意观察音量单位表和峰值表外,还要严密注视相关表。


      6楼2007-12-28 12:59
      回复
        (2)录音与制作工序

        a.语言节目的录音与制作

        语言节目的录音与制作是指以语言为声源的拾音与节目制作,如广播节目中的新闻报道、诗朗诵、电影解说词等等。语言节目信号是瞬变的,是发声功率和持续时间的总合。经过频谱分析的结果得知,一般应采用平均声功率的概念。语言节目信号的声级虽然比乐器演奏信号声级要小一些,但是它的方向性极强。语言节目的录音是以清晰度和可懂度为主。为了提高语言节目的清晰度,应采用混响时间及隔声措施均符合要求的演播室。一般语言演播室的混响时间宜采用各频段中平直的幅频响应,在100Hz、125Hz稍呈下降更为理想。

        (a)根据演播者的发声条件、语言信号的特点、节目的特殊要求及传声器的特性来选用适当的传声器。语言节目录音一般可选择动圈或电容式传声器,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它类型的传声器。因为动圈式传声器的特点是清晰、耐用、价格便宜。因此,应为首选采用,而电容式传声器的幅频特性好,灵敏度高。所以,宜在高质量语言节目录音时采用。

        (b)当只有一个播音员播新闻报道、解说词时,通常只有一支单方向传声器。传声器与声源的距离大约在20~30cm。如果两人共用一支传声器时,则两个都必须对准传声器的有效拾音区,否则拾音质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若两人共用一支双方向传声器拾音时,可根据两人的声音特点和强弱,适当地分别调整两个人与传声器的距离,以求达到两人的声音和谐与音量平衡。

        ©采用单支传声器拾音,较易确定拾音位置,调节操作也较简单,但只适合小规模的录音场合。若参加录音的人数较多时,就要采用多支传声器录音。

        多支传声器拾音适合两人以上的对话或座谈会,传声器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以防止声波干扰。各路传声器拾取的信号应经过调音台进行音质、音量和均衡的调整,同时还要注意各路之间声音的平衡。

        通常在多支传声器拾音中,应采用“主传声器”方式。这是一种用单支传声器对演播现场进行全面拾音的方法。另外,再在一些声部前面放置一些近距离传声器,作为辅助拾音。调音时,应使主传声器的声音达到60~70%作为基础。然后,再适当增减其他传声器的音量,以达到各部声音的平衡。这样的拾音即突出了主体声源,又不至于漏掉某个声源。一般情况下,主传声器供节目主持人或主要发言人使用。辅助传声器供采访对象或嘉宾使用。

        b.室内文艺节目录音与制作

        文艺节目的录音与制作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但在表现形式上却和文艺作品或舞台表演艺术又有所不同。在节目制作中,录音师利用电声技术以及各种声学设备创造性地把声音信号记录在磁带或其它载体上,同时也把录音师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体现在节目中了。

        用广播的文艺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音乐、戏曲、文学三大类。

        a)音乐节目又分为乐器和声乐,器乐节目又有独奏、重奏、协奏、合奏等形式。声乐节目有民族、通俗、童声等各种唱法,还有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戏曲节目是指声乐与器乐及语言相结合的节目。如京剧、诗歌及各种曲艺、地方戏等。

        (b)文学节目是指以语言为主的节目。如话剧、评书、故事、快板、诗朗诵等。

        要录制好一场文艺节目,除了要详细的了解所录节目的内容外,还要了解所用的演播室的声学条件。比如演播室的混响特性、声扩散特性及近次反射声等情况。在录制不同的文艺节目时,对演播室的要求也不相同。比如一个大型的演播室可以用于录制大型交响乐、民族交响乐、大乐队伴奏的戏剧、大合唱等。其大型演播室的面积一般在300~400m2左右,混响时间一般为1.5~2.0秒。用来录制中型乐队的演奏、民族音乐、歌剧、小合唱等节目的演播室面积大约在200m2左右,混响时间大约在1.0~1.2秒。用来录制独唱或小乐队节目的演播室面积大约在100m2左右,其混响时间约为0.8秒。

        文艺节目的频带宽、声级高、动态范围大,录制时要选用高质量的传声器和录音设备,而且要由有经验的录音师调音才能得到优秀的录音制品。文艺节目的拾音可采用电容传声器、铝带或动圈传声器等。


        7楼2007-12-28 13:02
        回复
          c.广播剧的录音与制作

          广播剧是一种新兴的广播艺术形式,属于听觉艺术。它是由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组成的。广播剧的特点是通过各种音响效果、语言、音乐和谐地统一组合在一起,来表现出故事情节与主体思想,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听众丰富的想象力来展现剧中场景,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如亲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它是电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其它表现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广播剧的录音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试音、正式录音、节目制作。按剧本的不同角色进行试音,首先确定传声器类型、有效角、距地面高度和声源的距离。并按剧本的要求对各个人物的声音进行修饰、电平调整等工作。经过试音后,再按着制定的录音方案开始正式录音。同时,应注意每个音响效果(其中含室内、外的音响效果)必须达到预定的要求。

          制作:将已录好的语言和音响效果素材,按着剧本的顺序进行合成。解说词常作为转场的手段,有时几句简单的解说词就可以将剧情中的时间、地点、空间和情节发展充分地展现出来。因此,解说词不论同期或分期录音都应做到声音清晰、圆润亲切,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d.多声道录音与制作

          随着现代化录音工艺的提高,录音设备的迅猛发展。录音机从单声道发展到立体声,继而又是发展到多声道(轨)录音机。目前多声道(轨)录音机已经发展到4、8、16、24、48等多声道。随着多轨录音机的出现,又出现了多声道录音技术—多声道前期录音技术和后期合成技术。由于多声道录音技术特殊的优点,使其在广播、电视、唱片以及激光唱片等的录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多声道录音的突出优点使节目的音质比例可以灵活的调整,各声部容易平衡,声像易于调整,节目清晰度好。而且,当有1个演员在录音中不到位时,不会影响其他人员录音,因此录制节目节省时间,效率高。而在后期制作中又具有充分的调整和处理的余地,易于艺术再加工。多声道录制还具有灵活多样的优点,即可以合成单声道及立体声节目,还可以合成独唱、独奏及伴奏节目,所合成的音响效果都将超越乐队原来的演奏效果。

          多声道录音有两方式:即多声道同期分轨录音及多声道分期分轨录音。

          多声道同期的分轨录音,就是先把各个不同的声源,同时录在多声道磁带(其他载体上)的不同声轨上,然后再制作合成所需要的节目。具体的是首先是把乐队分成若干组进行录音,根据分组情况分别安排在播音室内适当的位置,每组都有自己的专用传声器。为防止串音,可加大各传声器之间的距离或在各传声器之间设置活动吸声屏风。要求演播室的混响时间要尽量短,并应具有强吸声、强扩散的特性。同时在演播室内应得到好的扩散声场。传声器也要采用锐指向性的。将乐队布置好,传声器调整准确后,把各传声器拾取的节目信号送至调音台,对每一个传声器拾取的信号进行逐一的调整。此时,相邻的两路传声器之间的声字隔离度至少要在15dB以上。再将这些送至调音台的节目信号进行各种音质高速或人工延迟、混响等声处理,然后再将节目信号输出到多轨录音机记录设备,把所有不同声道的节目信号录制到多轨磁带所对应的声迹上去,也可记录在多轨载体所对应的声迹上。

          把录好的多轨磁带或其他多轨载体进行重放,把各轨信号分别输入到调音台,再分别进行均衡、混响、延时等声处理。按节目要求再进行音色、音量、声像的艺术加工。这个过程称作合成节目。

          多声道分期分轨录音,在不同的时间里把声源信号记录在多轨磁带或(多轨载体)的不同声道(轨)上,这就是分期分轨录音。它与同期分轨录音的区别是:在不同时间里进行录音,而同期分轨则是在同一时间里进行录音。多声道分期录音相对同期录音而言,它把一个完整的乐队划分为若干组,每组或每件乐器进行录音,较同期多轨录音有较大的录活性。其具体录音、合成与同期录音基本相似。


          8楼2007-12-28 13:06
          回复
            JIA,我居然又忘记签名了...手工复制的小孩...

            好了,又到工作时间了,就不继续贴了,顺便鄙视一下某些不让用复制键的网站,那个累啊,T.T...

            欢迎楼下的同学继续跟帖补充,或发表下意见的说~

            啊哈哈哈~好在广播剧这个东西貌似不是我们第一家在做也不是只有我们一家在做,SO,资料这种东西么,总还是会有D~

            (传说说某饭腹黑的本质啊...摊手...JIA,私认为呢,偶们不仅要有智商也要懂得合理运用相关资源嘛,啊哈哈哈~而且IQ这种东西么...好像我也不是太差的说,继续得意的偷笑~辰马我果然爱你~啊哈哈哈~)


            10楼2007-12-28 13:16
            回复
              本着自攻自受的基本原则,于是吧主大人华丽丽的出现了,于是,此贴继续精华了,偶好XE,偶好XE,偶好XE,啊哈哈哈~


              11楼2007-12-28 13:26
              回复
                文4: 家庭业余设备的前期录音相关问题 

                大家好~,各位热爱配音的朋友。

                在下在UC听了这里相当部分配音作品,被各位的演绎水平所折服...。能看到很多使用家庭业余录音设备的朋友,都能做到高水平的配音作品,真的很高兴呀~

                当然,作品中,依然存在一些鲜为人知的缺点和不足,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人声录音品质普遍不高,成为了整个作品的最主要瓶颈之一。

                这里,我想谈谈演员在录音过程中容易碰到的几个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会决定录音的质量。注:这里仅仅针对家庭业余录音设备的情况进行说明。

                前期录音中,容易碰到的问题就是:

                1.音量过载和音量欠缺;
                2.噪音、喷麦、回音;
                3.存储格式


                下面我一一说明:

                (一)音量

                众所周知,音量,是前期录音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配音演员录音音量的大小,通常会决定整个作品的成败。至于如何发音,如何控制演绎的音量,这个是演员的自身训练问题,我不懂,因此不敢妄加谈论。而我只谈谈录音设备音量这个物理因素,对作品质量的影响。

                音量过载,就是录入的音量超过了设备或者软件、存储格式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电脑录音中,最大信号标准是0分贝(小的音量,用负数表示),如果录入的信号超过了0分贝,系统会自动削掉超出的部分,削掉的部分就意味着数据的丢失,最大的表现就是声音破了,产生爆音,它是不可弥补的,无论你后期做任何调整,这种因为过载而出现的失真都不会消失。所有参加录音的朋友,一定要杜绝过载这种问题。

                为了避免过载,在录音的过程,您应该注意下面的操作:

                以大家常用的录音软件Adobe Audition (CoolEditPro)为例:

                软件的下面,自带实时表示音量输入输出情况的电平表,在录音的过程中,电平表会随着输入的音量而跳动,当音量很大的时候,电平表会到头呈现红色,如果最右边的两个小格子内的红色指示灯亮了,就说明你的录音电平已经超标过载,如图:

                http://tinypic.com/6em07q.jpg

                这时,您就要把输入音量调小后再重新录制。调小音量,可以调整麦克风的音量控制滑竿,同时也可以调整麦克风与嘴巴的距离。

                http://tinypic.com/9qfl81.jpg

                还有一个问题,每个麦克风所能承受的声压是不同的,如果您的嗓音超过了麦克风本身所承受的能力,也会产生过载失真哦,所以在录制较大嗓音时,请距离麦克风远一些。

                也许有人就问了,那我把录音音量调得小小的,不就完全杜绝过载了吗?的确,录音音量过小是不会过载了,但是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细节的严重损失,即细微的声音会听不到、而且后期处理容易增加噪音。

                因为在后期中,合成师要对人声素材进行音量调整操作,如果您的录入音量很小,合成师为了听清您在的素材中细微的声音部分(比如:呼吸、叹气、哽咽等等...),就要在后期提升音量,而这个提升音量的过程,并不能非常有效的还原细节,反而还会把细小的噪音给放大了。最合适的情况,就是在不过载的前提下,尽量录入足够的音量,不要怕噪音大,因为你将每一轨的电平都录到最大,后期合成师缩混的时候肯定要降低,这样,反而会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下面这个图,就是录音音量过小了,请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

                http://tinypic.com/6em0ci.jpg


                12楼2007-12-28 21:50
                回复
                  2025-09-04 06:04: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存储格式


                  我听了大家的作品,发现很多朋友人声都有一些显著的问题:

                  1.高音怪异
                  2.声音模糊
                  3.有气泡音、带有毛刺、有金属声
                  4.过载(并非前面我说的那种)

                  通常,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大家使用了比特率很低的mp3格式或者错误的WAV格式来保存人声文件,这样,传给合成师后,经过一系列后期处理,声音破坏更严重了(特别是不正确使用采样降噪时)。到最后成品出来,又经过一次编码,人声已经不成样子了。

                  Adobe Audition (CoolEditPro)默认的mp3编码参数是:128kbps CBR,这样出来的文件,高频会被砍掉很多,假如给后期合成师再次进行采样降噪或者噪音门,高音就很怪了,随之而来的还可能有气泡音、金属声等等。因此,请保存为标准的WAV格式,是必要的。(尽管Adobe Audition可以保存更高比特率的mp3,但我还是建议大家保存为标准的WAV格式。)

                  我们家庭前期录音,需要的是至少CD音质的标准WAV规格:16位(16bit)的采样分辨率、44100KHz采样频率.

                  有些朋友说自己已经保存为WAV格式了,但音质还是有问题,那肯定是选择了非CD标准的WAV格式。

                  比如:一些WAV格式,最高只能支持8比特(8bit)的采样分辨率,这样您录下声音时,听起来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存盘后再次导入它,就发现声音过载了,为什么呢?因为8比特的WAV文件,只能承受大约48分贝动态范围的声音,而这个动态范围,根本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很容易过载。目前,至少要96分贝动态范围以上(16bit) ,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专业录音,基本都是更高的24比特录音。)

                  又如:一些WAV格式,最高只能支持22050KHz采样频率,这样您录下声音时,听起来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存盘后再次导入它,就发现声音变得模糊了。原因很简单,采样频率减少了一半,没有足够的频率范围来表现我们的人声频率(特别是泛音延伸)。


                  如何确保您保存的WAV格式是标准的?用Adobe Audition (CoolEditPro)来说:

                  在录音前,您一定要新建一个标准的空白文件(单轨视图)或者空白工程(多轨视图),新建的过程中,系统会询问您使用何种文件标准,我们要选择:设置采样频率、声道模式、采样分辨率信息,请按我下图进行设置:

                  单轨视图:(空白文件,可以在录音过程中随时覆盖)

                  http://tinypic.com/6elymp.jpg

                  多轨视图:

                  http://tinypic.com/6izosm.jpg

                  到最后,录制完成后,请您在保存文件的格式选项中,选择:Windows PCM(*.WAV),就绝对没有错了,如图:

                  http://tinypic.com/9qi741.jpg

                  这里,一定有很多朋友抱怨,WAV格式体积太大了呀...... 

                  可是我要说的是,前期录音的文件质量是最重要的,使用WAV自然是首选,只有合成师最后发布作品,才建议使用有损编码器。既然大家都能有耐心地排练、策划、制作出优秀的配音作品,但最后却因为音质问题而影响了最后成品的质量,这可是非常郁闷的事情哦。目前大家基本都是宽带了,传送一个几十兆的文件的耐心,我想大家都应该有吧?其实,一个WAV文件,用WinRAR打包以后,体积会减小一半哦,更高级一些,我们还有很多无损编码格式,比如:APE、FLAC等等...。以后大家都熟练了,人声传送甚至可以采用单声道模式,这样文件体积就更小了。


                  大家进行庞大的远程合作,就是应该尽量避免每个环节的音质损失,每个环节都注意一点,就不会把很多问题积累下来到最后暴露出来.....

                  我写这么多,都是希望大家的心血不要因为一些音质上的问题而留下遗憾....


                  我对于配音而言,完全就是外行,只能在音频方面为大家提供一点点帮助,希望大家广泛提出问题以及及时更正我的错误。先谢了~

                  ----------------------------------------------------------------
                  因为图片比较多,所以贴了链接来代替...全文阅读地址:http://www.peiyin.com/bbs/simple/index.php?t11210.html


                  14楼2007-12-28 21:53
                  回复
                    这个贴好精华啊,可以转载么?


                    17楼2010-05-21 10:29
                    回复
                      太Perfect啦!哪天一定要试下~


                      18楼2010-06-01 1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