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步步惊情的标签之一是商战,但稍微有点商业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作为一家上市,为了保证持股结构的稳定,震天集团是不可能出现80%的股份在外流通的,在全世界这个比例通常不可能超过3成。还有一点就是,一但出现一个法人或者自然人采用收购的方式持股超过30%,必须发起全面收购,如果董事会拒绝被收购而采取一些反收购策略的话,收购人想继续收购,就只能采取恶意收购的方式。如果不可能出现这种都被收购了这么多股份之后,董事会才刚刚知道这么搞笑的事情。编剧完全可以一些更好的方式来很容易避免这种低级错误:一家公司在上市之后通常原始股东的股权会被大量稀释,可以把康震天的持股减至3成以下,但凭借这个持股比例足以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了,取得对震天的控制权。这时候只要殷成贵在市场上低价吸纳接近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再说服一些股东出让手中的股份,比如那个汪总就很适合这样的角色,这个时候取得震天的控制权就不是难事了。
作为一个历史迷,我感觉步步惊心在历史事件的拿捏上是非常到位的,除却若曦这个角色,跟正史中的九子夺嫡事件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步步惊情在编剧上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令人感叹。
作为一个历史迷,我感觉步步惊心在历史事件的拿捏上是非常到位的,除却若曦这个角色,跟正史中的九子夺嫡事件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步步惊情在编剧上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