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3日漏签0天
纪录片吧 关注:187,768贴子:440,33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纪录片吧
>0< 加载中...

知名纪录片的拍摄成本你知道么?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树大更恋根
  • 纪录圈③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近有人说舌尖是低成本高质量的片,前者很赞同,后者不懂,作为理科生,很好奇,求大神解释
纪录片舌尖1和2,国外知名纪录片《生命》,中英合拍的《美丽中国》等等,1,这些 拍摄成本具体多少,2.成本哪来的,3.成本具体怎么分配的,4,具体某项拍摄技术如航拍成本多少,5,国内外成本来源运作方面有哪些不同……求解释,真心感谢


  • 树大更恋根
  • 纪录圈③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越详细越好,官方资料更好,可信度高


2025-08-13 08:3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树大更恋根
  • 纪录圈③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无语oo7 ,邀请回答,谢谢


  • 夜上红杏床
  • 纪录圈⒁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美丽中国》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主力——中视传媒——合作制作。
《美丽中国》的制作费大约是500多万英镑
曾经用于拍摄《行星地球》的Pole-cam高清摄影技术,能够呈现极为丰富细腻的影像。“这样的摄影机全世界没几台,我们专门带了一台过来。”纪录片总制片人连拜恩(Brian Leith)如数家珍地细数他们用来拍摄各种“不可思议”的镜头的“精密武器”:“我们还带了超高速摄影机,可以拍出比一般摄影机快80倍的镜头。比如一条蛇捕捉鸟的镜头,平常人可能根本都察觉不到这个过程,因为实在太快了,但是用这种超高速摄影机,就可以捕捉到蛇和鸟在这个过程中一帧一帧的详细过程。还有树叶发芽、树枝成长的镜头,用的是专门的延时摄影技术,可以快速地呈现一片森林的生长和变化。”此外还有水下摄影机捕捉中国南海下美丽的珊瑚礁,红外摄影机在黑暗中拍摄岩洞里的黑叶猴。
  “我们还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求偶和交配的全过程。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是第一次;而用高清摄影表现,我相信这也是第一次。”BBC自然历史部主管尼尔·纳庭格(Neil Nightingale)非常自豪。
找到了一些关于《美丽中国》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 夜上红杏床
  • 纪录圈⒁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与第一季相比,《舌尖》第二季在保留相似制作流程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了拍摄时间。主创团队有30多名成员,分为8个摄制组,历时一年时间走访拍摄了150多个地点,以及部分海外拍摄地。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拍摄设备(包括高空、水下、红外、显微、窥镜等),从多个角度呈现中华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使用索尼 PMW-F55 高清 4K 摄像机拍摄。这款摄像机在单反级别 Super 35mm 的 CMOS 面积上,只放置了 1160 万像素,而且可以用过采样的方式拍摄 2K 视频,每个像素点包含真实 RGB 信息,不需要拜尔排列来猜颜色(各位用的数码设备如果没有过采样,除了适马以外都是要猜颜色的),每种颜色采集到 16bit(48 位色,我们日常用的是 24 位色),有非常好的色彩过渡。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拍摄成本是 450 万元,而仅仅国内仅仅版权收益就超过 1 亿元。海外销售额 226 万美元。在带给观众视觉盛宴和味觉期待的同时,还有巨额的盈利。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还没有开播,已经有了两个 4000 多万的广告冠名和 1500 万的广告,而版权收益更有望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大幅提升。
第二季的投入应该在3000万元左右。


  • stkane1st
  • 纪录圈①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举例的BBC的纪录片,属于大制作的纪录片,取景范围广泛,取景难度大。设备只是一方面,对于外国片子来讲,人力成本+人员及设备运输等非直观开销可以占到每部片子成本的一半以上。而且外国节目营销成本会比较大。
舌尖被称为小制作是相对的,对于几千块就能搞出个纪录片的国内独立制片人来说,一生可能都花不到400万的成本。
但是舌尖的选题和叙事风格还是偏小成本,对比一下BBC的冰冻星球,非洲,恒河,那种宏大叙事的胸怀是舌尖没法比拟的。
国外纪录片大部分是制片人牵头找投资方,拍出来之后通过各大电视节向全球电视机构进行销售实现盈利。
国内纪录片基本上是依托各级电视台,报项目,获得批款,然后在投资的电视台平台上进行播出。不过越来越多的独立制作公司已经开始采用投资-版权销售-回报的模式进行纪录片制作了。可惜国内纪录片市场始终不够发达。


  • 看晚风拂柳
  • 纪录圈⑩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层主分析很对


  • XING-
  • 纪录圈⒁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一发


2025-08-13 08:26: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高丨贵
  • 纪录圈②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值得一挖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纪录片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