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伞发亮吧 关注:36贴子:3,690

反思的再反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虽然没人砍


1楼2007-12-25 17:40回复
    这几天一直在反反复复的思考着同样的事情,连本单位的球赛都看的心不在焉。这种游戏总是格外让人投入,玩了三年还乐此不疲。毕竟是参与其中,看得到一些内幕,但又不是操盘手,无法全局思维


    2楼2007-12-25 17:45
    回复
      2025-08-08 23:15: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倾城的帖子,刚开始看,好像是比较写实的。这两天再回过头来一想,也不对。因为那回忆录写的时间与事情发生隔的太近,失败的懊丧情绪还在,所以有很重的非此即彼隔离感。

      这个大概算,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反思篇。不过,如果再相隔一段时间,对本篇反思打一个补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3楼2007-12-25 17:58
      回复
        这两天还想到的一个事。

        粉丝群体本来就更像是宗教团体,纯粹是以信仰联系在一起的人,以世俗政治的方式来管理,是否妥当?

        以前我经常会提到的见证家族,但是在玉米里,这几个人的团体更像是“普遍皇权的”的拥有者。不但是管理者,同时也是拥有话语权的名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政教合一。她们的独立,只是相对于唱片和经纪公司而言的。但是在花生地里,这种政教合一的奇里斯玛的人物是不存在的。倾城曾经想建立的这个制度,虽然是个民主的形式,但是目的却是为了相对于公司的独立性。天娱收买一两个人是难免的,难的是收买一群人。可惜的是,在推行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认同,只是带来了一些附加的效果,比如惊醒了一些曾经参与过集资的粉丝。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里提到,政治是人类的各个团体用以维系自身的发展所必须要采用的一种手段。这是无法避免的。任何具有宗教性质的团体,在最终都会从纯粹的信仰中发展出来世俗的观念。

        小莲与高醒的对话,有点像以前看一些论争集的读后感。阶层的认同比民族认同似乎来的更容易。要整合力量发起全一场革命,只有掀起民族主义的狂潮,这是历史教训。光推行一场自由主义的政治改革,宣扬一些理念,显然,失败是个必然的结果。


        6楼2007-12-26 12:58
        回复
          对于我来说,这种实验室里才能出现的微观历史事件,确实是一个极好的观察机会。确实也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

          对于大部分没有任何选秀粉丝经验和没有基本历史观念的人来说,这次的事件不过尔尔。争权夺利或者是镜花水月不切实际的政治实践,嘲笑一番,挖苦一番表示高明。这也是正常反应。赌局楼的最后我也说过,一切事实都在价值取向当中。


          7楼2007-12-26 13:11
          回复
            前几天晚上和某位仁兄对话。他认为,财务问题是所有选秀粉丝的死结。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财务上的揭露,只需要背地里散布一些言论就可以了。

            我同意他的观点。制造舆论本来就是任何革命运动或者改革的先行举动。不管是造谣还是添油加醋,总之是三人成虎。无法预计的是不断有人往空中打了碘化银炮,强行催化了这场降雨。在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被赶到了倒吧的第一线,换成是任何人,都会慌不择路的去找一根救命稻草。但是这根救命稻草,实际上是一个手榴弹的引线。


            8楼2007-12-26 13:40
            回复
              最需要厘清的仍然是视角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已经被我反复多次申明,以后也将继续申明下去


              9楼2007-12-26 20:12
              回复
                立场问题,这个是无可掩饰的。忽视长期留守百度的老白小白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谈论起理性和自由时候的情绪远远高于谈“爱”和“奉献”,对粉丝问题跟踪三年也只是研究,而非“同情”。尽管分析出粉丝以宗教性质为主导,但是还在鼓吹最为现实的世俗政治体制……这都是我本人在行事和判断时候流露出的态度。

                事后不少人对改革派提出批评,批判,甚至彻底否定。有的还分析出了原因一二三。搞事后原因分析我向来是觉得无聊的。因为在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某些原因能起到的作用完全无法估算。因果律这玩意是从自然规律中借用过来的,在历史事件中总是采用因为有A,所有有B这一套,是看不到事实本身的。几个因为A所以B加一起还能说是原因和结果么?只有参与在其中的时候,对于当时情况的直观感受,才能说是亲历了一次事实。

                对于倾城和小莲,两个当事人本身具有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方式,无疑是极大的影响了事件的发生。因为价值观的接近,以“理解之同情”来看待是很容易的,但是事情本身经历的几个“可能”,还有背后的几股博弈力量,都会做出一些分析和判断。


                10楼2007-12-26 21:13
                回复
                  2025-08-08 23:09: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相对于倾城和小莲的极端态度,对楚楚耳钉的话“一个字都不相信”。我更倾向于选择性的解读。

                  之前在贴吧建立的天涯精灵楼百度分楼,本来是楚楚耳钉想要透露一些信息但却碍于身份而采取的奇特方式。让管理组的成员披着粽子衣上阵,爆一些料,然后借此解决问题。这些爆料不但都是真的,而且也明显有一些正面的作用,比如《一个人唱情歌》就因此被讨回了演唱权。

                  另外,被看成是捏造和污蔑的那两个消息,一个是“北京花生组织帮苏醒投票”,另外一个是“金花生建立慈善基金,联系勇往直前”,两个事情,本身都是存在的。但是真正的作用,一个是“为了把张杰压下去”,另外一个则是“找了勇往直前,但是未能成行”。

                  按照我的理解,楚楚耳钉的消息,除了透露她与陈楚生关系的那部分纯粹捏造之外,其他的消息,有70%以上的真实性,但是需要经过视角的处理。

                  作为最官方的信息来源,楚楚耳钉的爆料,如果连管理组内部的人员都不足以取信,那她基本上也无法守住钦定的这个神圣外衣。因此,在对于陈楚生过去的生活语焉不详,完全凭借臆测和猜想之外,其他的事实爆料部分,基本上都经过了楚楚耳钉自身的信息选择与价值过滤,尽量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描述,但是事情本身,却是存在的。


                  13楼2007-12-27 19:52
                  回复
                    如果不是这次的129抗议事件,楚楚耳钉对花生地的控制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虽然无功,但却也没什么大过错。财务问题虽然关键,但是如果没有129的事件,被提出来摆到台面上说,彻底查账这种要求更不可能出现。

                    楚楚耳钉的错误在哪里呢?我认为是她做出了最危险的一个举动,就是把自己亲手建立的平衡一手打破了。


                    小心翼翼建立的各方制衡,才使得楚楚耳钉完全只依靠她那一套管理机构就能存活下来。天涯在这个制衡里面起了一个很微妙的作用。虽然天涯只是一个虚拟的社区,天涯花生也并不是实体的利益团体,只是以兴趣爱好作为依托暂时联系在一起,但是不论在比赛时还是赛后,都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首先,选秀明星是很依靠网络人气,而天娱更是喜欢依据网络来考察;第二,我们通常所谓的花生,很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固定的网络活动空间,并在里面寻找志趣相投的人组成一个小团体,网络生活和交流占到秀粉生活的很大比重;第三,天涯作为一个影响力较大的公共论坛,秀场的重要作用更是得到了芒果和番茄的承认,变成了选秀明星网络形象宣传的火力密集区域,在里面活动的秀粉有一部分属于粉丝团里的核心成员。

                    原来的全国管理组,大部分成员来自天涯。而各个小组中技术门类的成员都是来自天涯的花生。如果是逐步的剪除天涯的激进势力,也顶多是丧失这个占有舆论制高点和形象宣传门户兼技术支持团队,楚楚耳钉自己的管理机构就完全龟缩到百度吧一处,成了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但是这次的清洗过于激烈,完全把自己对天娱妥协软弱的态度表露无疑,丧失了任何可能的舆论占优机会,还把擅长舆论攻势的天涯花生激进派推到了管理组的对立面。清洗这一步棋,在开始的时候,是杀的淋漓酣畅,但是却导致最后满盘皆输。做出这一谋划的盛夏,聪明有余,但是远虑不足。


                    14楼2007-12-27 20:33
                    回复
                      关于盛夏

                      尽管现在盛夏在整个事件中所做所为仍然不能完全确定,我始终认为,她的问题在于性格。倾城把盛夏描述成了一个极度精明腹黑,权力斗争手段高超的角色,这多少有点被欺骗后的情绪发泄包含在里面。

                      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盛夏的聪明能干——深圳巡演的“我从远处赶来,赴你一面之约”就是出自于她的创意。更重要的是,她确实对权力斗争这回事谙熟于心。前面提到的深圳临时巡演工作组架空原有工作组,还有后来清洗天涯激进派的釜底抽薪,都是很好的例子。我甚至于认为,以深圳和上海来制衡北京,也是盛夏的考虑。以楚楚耳钉的能力,或许有制衡的想法,但是要明确如何实行,还是需要盛夏这样的干将来出谋划策。

                      盛夏开始进入权力核心,是始于上海巡演后,柏莲安的退出。之前她一直是和幽幽直接联系,带来的消息也是以幽幽的对话记录居多,到深圳巡演后,就逐渐换成了楚楚耳钉的消息。在海南巡演后,基本上就开始扮演楚楚耳钉心腹干将这样一个角色,一直到伞亮群消失。

                      盛夏被楚楚耳钉收编,我一直坚持是由于性格上的原因。盛夏公认的聪明,也因为这点聪明,有很强的智力优越感。每次在会长群开会完毕之后,在伞亮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那真是一个SB横飞的世界”。如果她不能进入权力的核心,对她本人来说,恐怕也是一种侮辱。


                      15楼2007-12-28 21:34
                      回复
                        盛夏最被人诟病的事情有二。一个是EP发行的问题,一个是在对待管理组的其他成员采取的釜底抽薪。

                        这两点问题,都有一个关键,就是她对楚楚耳钉的信任程度和认识程度。之前天涯花生有不少人曾经想把楚楚耳钉的真实身份弄清楚,但是都因为忌惮“女友”身份而退却。盛夏数次与楚楚耳钉见面,多次对话,按理说破绽看的比任何人都多,但她却是楚楚耳钉身份的最忠实维护者。到12月17日当天,还在坚持说“耳钉真的是小弟的朋友,BB,耳钉,小弟之间有一个对彼此身份的保密协议。”这样漏洞百出的谎言,盛夏也深信不疑,实在是和她之前在谋事上表现出来的聪明极度不相符合。

                        但是这其中又有一个行为矛盾。盛夏釜底抽薪清洗了天涯激进派,毫不顾及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除了对楚楚耳钉钦定身份的信赖,似乎没有其他的原因可以解释。任何人在了解假冒身份之后,估计都会采取一种保守的姿态,避免过分刺激去打破权力的平衡。

                        盛夏在说服楚楚耳钉“退位”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对话中看,害怕的情绪有,洗白的企图有,隐瞒的事实也有。被妖魔化的盛夏瞬间被打回原形。


                        16楼2007-12-28 22:25
                        回复
                          楚楚耳钉根本不是女友。这点毫无疑问


                          18楼2007-12-29 18:11
                          回复
                            关于百度与花生

                            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次的倒吧不应该划分什么天涯花生与百度花生,大家都是陈楚生的迷。说个不恰当的比喻,这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的。花生团体就是一个麻袋,把各个兴趣不同,性格差异极大的个体都装在了一起,“一口袋马铃薯”。即使是陈楚生的迷,但首先也是个体的存在。

                            百度贴吧的氛围,可以称之为温馨,也可以称之为沉闷。在网络这样开放的空间,百度可以把这空间割裂成很多小块,然后帖上不同的思维标签,以示老死不相往来。以前05年还有个任何粉丝都可以吐槽的超级粽子,06年之后,这样的贴吧就完全不存在了。

                            比赛结束后,对秀场互黑环境的厌倦,天涯花生很多响应号召回百度精卫填海。但是发现自己完全不能适应百度的环境——充满了口号,整齐划一的格式,漫无目的的灌水,单一的思维方式——于是选择了潜水,或者重新回到天涯。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只混百度吧的某些花生,一直选择的是潜水,只有当“理想照进现实——探讨陈楚生的未来之路”或者是海外姐姐的那样的帖子出现之后,才会挤进来冒个头。我有一段时间潜水百度的时候,经常在一些讨论问题的帖子里,看见一些很不常见的ID,但是又屡屡出现在纯讨论帖里。

                            无论如何,这种分歧是不能忽视的。长期在百度吧里养成的思维定式,或者说是本来就适应这种这种环境的花生们,本身就习惯一种温馨的环境,一种由整齐划一带来的安全感。又因为接触不到或者说避免接触到迥然不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环境,一旦遭受任意的刺激就纠结成麻花的特点,很像“温室里的花朵”。


                            21楼2007-12-29 19:29
                            回复
                              2025-08-08 23:0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讨论可以,别歪楼了……

                              前面我就说过了,我写这个东西绝对不分析原因。事情的结果是不会有什么固定的原因的。因果律这玩意只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一切可逆的情况,可以用于严密的单线证明。过去发生过的这件事情每一步是可逆的吗?

                              每一股力量在其中也不过是一股支流,只是造成各种偶然现象的。获得谁谁的支持一点都不重要,只不过各方力量的博弈使得事情变得很好看,很扑朔迷离。

                              我只描述过程,最后给出一个结论。不总结经验教训。


                              29楼2007-12-29 2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