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回到这个贴吧,恍如隔世。前年回六安,看云露桥下水光接天,变幻了天地,皖西学院算得上是月亮岛了,不再是当年徒有虚名。然而校门口脏兮兮的大排档;云露桥下干涸得没有河水却能通行的便道;更久远一点还没有拆迁的黄大街上聒噪地讨价还价;桃林里几瓶酒、一堆偷偷燃起的篝火上支起烧烤架、烧着红芋或土豆;一食堂二楼的小餐厅里比较美味的煲仔饭……这些都不失为大学生活的印记,无关乎好坏,尽管当时抱怨的只能随着抱怨而消歇,当时翘盼的,亦随着毕业而无关紧要。平淡、甚至捉襟见肘的大学生活,多年后却必然也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偶尔在梦里重游故地,仍是温暖的,总是三四月桃李芳菲时。母校和故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比如你在她怀抱中的时候总想着挣脱,最好能远走高飞,出去开疆辟土;走出去以后,刚开始,也会得意于这挣脱的刺激与喜悦,然而、慢慢的,大浪淘沙,把一切感情沉淀下来,你便开始有了乡愁——这些特征也适用于母亲。故而,或许你读了无数首唐诗、到最后会觉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最美。
前年回皖院,看师弟妹们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乎从中看到往昔的自己,一惨绿少年,于呖呖莺声、杏花春雨中晨读诗词,杳然无处可循。步步行至今日,常常忘了来时之路,蓦然发现,我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才有了一路读研、教书、读博。从皖西学院本科到今年读武大博士,这几年中我没有一刻离开过高校,这福报是以皖院为起点的。
追忆便止于此吧。那时名校的梦想很遥远,如今得偿所愿,却也有欲说还休的懒散。不过,为了激励来者,还是贴上几张所谓“世界最美大学之一”的武大的风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望师弟妹们延绵薪火。[图片][图片][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