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本人是82年生人,匆匆那年出版的时候大概是08年?那时我已经硕士毕业开始工作,也跟高中时期的恋人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所以好多事情要忙也顾不得追什么所谓的80后”青春文学”,因为在我看来提80后多半就是个噱头,而且印象中写80后青春文学的差不多就是88左右的那一批可以算作90的80后,跟我毕业后教的第一批学生差不多大,所以先入为主地觉得不是一路人。直到最近机缘巧合看了匆匆,才直到原来写的就是我们这一批最早的80后青春、爱情的故事,其中也有好多我们上高中和大学那会儿经历的”大事”:港澳回归、北约轰炸南联盟、北京申奥成功等等,虽然我不是北京人,但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经历我都有相似的体会。匆匆看了一圈儿吧里朋友对匆匆里男女主角配角的各种纠结,我想我在看的时候也会为方茴不值,为她和陈寻的爱情唏嘘,为林嘉茉感叹、为沈晓棠不平,但这些情感也只是当阅读把我带回到那些年让我想起那些曾经的人和事时一时的情绪波动,站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回望我二十多岁和我当时的男友现在的老公以及一众好友之间的往事我只觉得很淡然,因为我们现在都过得不错,那些曾经要死要活撕心裂肺现在也逐渐变成了相濡以沫,可能因为我们坚持过来了也正坚持地走下去所以也没什么遗憾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