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吾闻君子不党”。那么,在圣人眼中,君子为什么就不能党了呢?
儒家讲求君子之道,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友善,就象《弟子规》中所说的,人们都生存在同一片天空之下,人们也都生存在同一片大地之上,“凡是人,皆需爱”。不能有分别,如果有分别,就做不了君子了。
按照《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党”即“尚黑”。“党、党人”在汉语中有明显的贬义。《论语》注解为“相助匿非曰党”,中国历史上的小政治集团往往被称为“朋党”,而“结党营私、狐朋狗党”的名词把传统文化中对于小利益集团的不好的行为形容的十分贴切!
君子依据的是不变的道义、天理行事,而“党人”行事的原则往往不是如此。尤其当人类的道德下滑以后,利益就成为各个政治集团引诱人们服从、认可的东西,美国的民主党、共和党选举时拉选票中的种种许诺,就是明显的例子。
至于道德、正义、人权啊,往往成为幌子,真正的人区别于动物的人性的东西,在利益面前,也就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越来越让人觉得你是理想主义而不是现实主义!把现实主义等同于现实利益主义,并不是很过份。
孟子云:“人之异于禽兽者希。”这句话,让我的心变得很沉重。
从新认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做真正的君子,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还需要切实的行动,“不党”也不是很简单的事,因为利益、压力是很现实的。然而,一个坦荡的人,一个坚守做人准则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定会在原则与利益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毕竟,“见义不为,无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