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518,281贴子:4,211,386

回复:【有关科技与魔法】托·阿·爱迪生VS哈利·波特---柳文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宗教中虽然有些神秘成份,但是成熟的宗教好像都不主张追求肉体的长生
在圣经里,除了上帝和天使们之外,没有哪位永远不死的。耶稣都不免在骷髅地受了几钉几枪。
佛教也是一样,追求的是精神的觉悟和超凡,连最伟大的佛,最终也在娑罗双树下入灭了。
唯有我们中国土生的道教,比较现实,挑明了要的就是肉体永生
道教追求长生的方法非常多,有吐纳、导引、听息、守静、辟谷、服饵、内丹、外丹,乃至房中术。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4-04-19 21:32
回复

    魔法师不需要研究生理学,或者,他们学的是另一种生理学。
    如中国古代的道士们,其“生理学体系”是非常“玄妙”的,可以把一位医学博士讲晕。(哈哈,中医粉们该自豪了
    葛洪烧丹求长生,因为金和玉性质持久不变,所以他认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
    可是服玉多了容易得胆结石,服金多了会中毒而死,他却没有告诉消费者。
    他说:服用金丹得道的人,可以白日飞升,谓之天仙;吃灵芝、练气功得道的人,聚集在昆仑、峨眉等度假胜地,无忧无虑,成天打游戏,谓之地仙;吞服草木药材得道的人,先死去然后复活,谓之耶稣基督……不,原话是:“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抱朴子葛洪,喜欢炼丹。
    他发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久又成丹砂,于是觉得这种东西非常神奇,可以吃(这都什么逻辑?)。
    其实是硫化汞加热后,其中所含的硫变成二氧化硫,游离出水银,然后水银又与硫磺化合,生成硫化汞。
    葛洪觉得丹砂性质神奇,黄金性质持久,把它们加在一起弄一弄,吃了就可以长生。
    虽然长生丹没炼出来,但是葛洪应该称为一位古代化学家
    他的《抱朴子》一书,列举了二十多种天然药物、矿物质以及它们的烧炼方法。他还记载了用铁置换硫酸铜里的铜的实验。
    葛洪认为用药物可以人工降雨、降雪,甚至“冬起雷、夏造冰”。
    这些成就使他不仅仅局限于魔法派,而可以说是个技术专家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4-04-19 21:34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古代药方,可能是利用了某些物质的天然特性
      比如葛洪说“服金者寿如金”,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唯物论和逻辑推理
      在古籍中可以看到很多好玩的药方。
      比如下面一条:“铜头锻灰,酒服,治便秘。”
      铜头,就是蝼蛄,因为它善于挖掘硬土,喜欢“下行”;
      把它烧成灰,用酒吞服,蝼蛄的……灵魂,大概还跟着灰在一起,下行啊,下行啊,咦,看到那边堆了好多硬东西,于是挖呀挖,就挖通了!
      这真是一种天真可爱的推理。
      但是,按照这种逻辑,“砂子及水泥,水冲服,治拉稀”,也就成立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14-04-19 21:35
      回复
        古代术士们寻求永生的魔法,还有练气。
        人活着就要呼吸,他们把这个原理加强了一下,变成只要合理地呼吸就能永远活着。
        还有一个重要的魔法,就是“辟谷”,即不吃饭。
        不吃饭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不大便。“若要长生,肠中常清。如欲不死,肠中无屎。”(“欲练神功,引刀自宫!”东方不败在旁边插言道。)道士们认为没有什么“抢救无效而死”,人都是被肠中的便便毒死的。所以要辟谷,如果辟不了谷,大概应该每天三次服用泻药,把中毒的机会降至最低。
        “辟谷”的另一个解释是“饿杀三尸”。古人认为,人体内有邪恶的“三尸神”,青姑、白姑和血姑,她们三位姑,是喜欢把人整死的。人不吃饭,就将她们饿死了,而人就会永远不死了——如果没有跟着一起饿死的话。这好像说的是治某些肠道寄生虫。
        前些年又兴过一阵“辟谷”,饿死了一些三尸和人,但是没有人因此长生不老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3楼2014-04-19 21:36
        回复
          【长生不老】这项事业上,技术派和魔法派没有分出高下。
          因为现在还没有真正能永远不死的人。
          但是,他们各自都有一些成就。
          技术派们发展了现代医学,使人类的平均寿命确实延长了。
          魔法派不小心搞出了针灸、中医中药甚至某些化学上的知识,也有功劳。但这些成果已经算作“技术”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楼2014-04-19 21:37
          回复
            在三个方面比试过后,技术与魔法还是拥有各自的拥护者。
            但魔法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所有人服务。
            当然,像“水变油”那样号称也要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的“技术”,其实是另一种魔法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5楼2014-04-19 21:38
            回复
              有人说,科幻小说里面有很多超越现实的东西,你把它们算作技术呢,还是魔法?
              我觉得不能因为“科幻”二字,就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归为技术类。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中的机器人“读心术”,和变异人“骡子”的心灵操控术,可能要算是魔法。
              很多科幻作家为了写出更天马行空的作品,不惜使用魔法派的手段。所以在外国,科幻和魔幻有时是不分家的。
              如果非要说出孰强孰弱的话,魔法永远可以走在科技的前面,它比科技更方便、更神奇、威力更大、更能吸引好奇和贪心的人类。
              而科技面对魔法,却只有一条优点:它永远是真实可靠的。


              从古到今,人类生活中每一项或大或小的改进,都是凭借“技术”而不是“魔法”实现的。
              同意吗,哈利?


              【THE END】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6楼2014-04-19 21:40
              收起回复
                如果柳文扬还没死,我们还有的多少好文章可以读!
                如果今敏还活着,我们还有多少好电影可以看!!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4-04-20 08:3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科学魔法区别不懂 但是我只知道不懂科学的中二病患总爱幻想自己有魔法


                  IP属地:上海29楼2014-04-21 11:33
                  回复
                    科学的逻辑出发点是具体的客观的不言而喻的可以证实并以证伪确定范围的事实。
                    魔法的逻辑出发点是超自然的不可言喻的神秘启示。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观察得出的经验。科学和魔法的区别在于,科学使想象从属于观察;魔法使观察从属于想象。
                    科学的唯一特征在于合理预测,魔法的最大特征就是神秘论本源。


                    30楼2014-04-21 11:43
                    收起回复
                      魔法更多的是在没有证据之前,为这个世界做的一个解释,不然,如果什么都不知道,人会害怕,比如,莫名其妙被雷劈死,为什么啊,有解释,这是这个人做坏事了,看看,一举两得,既让百姓有了敬畏之心,也顺便解释了自然现象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4-04-21 12:29
                      收起回复
                        确定不能实现的是,幻想。
                        不知道能否实现的是,魔法。
                        能实现未能论证的是,神秘。
                        能实现已论证的是,科技。
                        还有什么呢……


                        IP属地:广东32楼2014-04-21 12:41
                        收起回复
                          魔法和科学的区别是:哈利波特拿着魔杖念个咒语能出来的结果,换了别人拿着同样的魔杖念同样的咒语就出不来那个结果;爱迪生做一遍实验把过程方法详细的做出来,哪怕换个小学文化的扫地大妈也能做出来一样的结果。前者就是魔法,后者是科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4-04-21 15:51
                          收起回复
                            什么乱七八糟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4-04-28 0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