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吧 关注:6,061贴子:128,226
  • 37回复贴,共1

薛宝钗不是唯一劝贾宝玉上进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仔细看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警幻仙姑说的明白,她劝宝玉道:“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第十六回的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中,秦钟的临终遗言是:“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红楼梦里面薛宝钗既不是最早,也不是唯一一个劝贾宝玉留意仕途经济的人,但薛宝钗被读者和专家(包括教科书)批评的最严重。


1楼2014-04-12 18:04回复
    史湘云也劝过。


    2楼2014-04-12 18:09
    回复
      2025-08-10 07:49: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别说秦钟、湘云,就连黛玉都劝过。


      IP属地:新加坡3楼2014-04-12 19:35
      收起回复
        三十四回写到当宝钗去看望他的情节,宝玉看了宝钗等人去看他的表情后,居然还是这样想的:“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敬可亲。假若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然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为了博得姑娘们的怜惜而活着,只要有了姑娘们的怜惜之情,他即使死了也值得,这显然是对人生价值的贬低,是极幼稚的极错误的认识,也是心理发展水平偏低的表现。贾宝玉为什么就不能去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像怜惜自己那样地去怜惜贾环呢?如果宝玉得不到贾母的怜爱,还能得到其他人的如此怜惜吗?贾宝玉之所以不会去深入想一想本质问题,就是因为他的心理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就是到了贾宝玉十七岁时,尤氏还是这样评说他的:“只知道和姊妹们玩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而他自己也大言不惭地说:“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第七十一回)一个十七岁的青年居然固守这样的人生价值观,难道不能说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其生理发育水平极不协调吗?我这样说可能会被人讥为用世俗的眼光看贾宝玉。如共的话,我要问一问这些超凡的人:你希望你的儿子如贾宝玉吗?如果你心里的回答是希望两个字,那我就服了;如果你心里的回答是不希望三个子,那你对我的讥讽就是虚伪的。


        4楼2014-04-12 20:33
        收起回复
          贾宝玉的事业就是为女子立碑列传,光耀闺门,打破封建礼教,以情补天。这是贾宝玉存在的使命,所以如果他和封建礼教的仕人一样,他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而封建仕人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是个独特的存在。而且他是神,也不是人。


          5楼2014-04-23 18:00
          收起回复
            确实湘云袭人也劝过,忠言逆耳利于行,宝玉幼稚叛逆不纳良言,终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一生穷困潦倒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4-25 00:04
            回复
              还有袭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4-25 15:44
              回复
                感谢楼主,您是真正的英雄!那天要不是您过来,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的骂帖还全被那杂种删了。


                10楼2014-06-10 18:59
                回复
                  2025-08-10 07:43: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可见薛宝钗的地位了,就好比今天新闻办发言人和一普通百姓说了同样的话,谁得话比较引人注意?


                  IP属地:湖北11楼2014-06-11 10:55
                  收起回复
                    好多人劝过 还有史湘云 黛玉也说过 哎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6-12 0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