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但是其历史上的发音演变也堪称巨大。现今的标准汉语——普通话(其单字发音以《新华字典》为准),跟唐宋时期的汉语官话(可以从当时流传的《切韵》《广韵》等书了解到其单字发音)相比,几乎一半以上的古汉字读音都发生了改变。
以杜甫的诗句为例:“秋风落日斜,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其韵脚字“斜、蛇、沙”按当代普通话发音根本不算押韵,但在唐代却是同一个韵部的字(按当时的标准读音,其韵母都是a)。若按现代的汉字读音去诵读古人写的诗,你常常会感受到“出律脱韵”的假象,这并不是古代大诗人不会押韵,而是怪汉语发音演变了。如果我们现代人作诗仍遵从杜甫时代的字音,那就过不了朗诵这一关,用普通话一读就蹩拗丛生了。
以杜甫的诗句为例:“秋风落日斜,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其韵脚字“斜、蛇、沙”按当代普通话发音根本不算押韵,但在唐代却是同一个韵部的字(按当时的标准读音,其韵母都是a)。若按现代的汉字读音去诵读古人写的诗,你常常会感受到“出律脱韵”的假象,这并不是古代大诗人不会押韵,而是怪汉语发音演变了。如果我们现代人作诗仍遵从杜甫时代的字音,那就过不了朗诵这一关,用普通话一读就蹩拗丛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