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有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在现代化战争的条件下,这可说是一支部队的最高标准,而对一个特种作战大队而言,这更是对其中每一名战斗人员素质的根本要求。
成才的训练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在各种人为或非人为设置的极端环境中,拉开了帷幕。
诡雷架设与反爆拆除、15米直升机无安全扣具垂降射击、手枪的伟佛射击与反应射击、狙击步枪的冷热枪管归零、滑翔翼、无声击杀技、特种工具格斗技……一项接一项的高强度训练让他应接不暇,体能极限被一次次地突破,过度疲劳却导致中枢神经时刻紧绷,甚至连睡梦中都保持着高度警觉。这使得成才甚至有些感谢自己住的这间小黑屋,如果不是这绝对的黑暗,他真担心自己会完全无法入睡,因为现在哪怕是光线的轻微晃动都足以令他调动全副警戒。
大约6周的全面训练过后,大部分项目都顺利结束了,雪鹰开始针对成才的一些弱项,有计划地加大了训练强度,其中训练方式最简单,可过程却最艰难的项目莫过于稳定性训练。
须知狙击手所应保持的稳定并非一个动态瞬间,而是贯穿射击的全过程——扣动扳机释放撞针之后,连续保持全神贯注直到后坐过程完全结束。这种稳定性的强化会使狙击手养成一种心理和身体上的习惯,使他在射击的瞬间不受任何干扰。甚至可以说,对他而言,这一枪根本没有被射出。
要达到这个效果,在普通气候条件下也许还不算很难,可问题是狙击手会经常发现他必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和气候中,采用不平衡的、违背人体工学的甚至是难以忍受的姿势射击。这就要求他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控制能力必须臻至完美,如此方能在最糟糕的环境中使自己能够清晰地看见目标,并使手中的武器最大限度地稳定下来。应该说,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动用狙击手自身的全部体能与智能,想方设法适应困难的天气条件和地形环境,以顺利完成任务。
为此,成才必须在狂风暴雨中的墙根下,臭气熏天的烂泥塘里,一个加强排的长程火力压制范围内,乃至东北零下几十度的雪窝子里,一趴就是十多个小时,瞄准近千米外不知何时会冒个头出来的目标靶,细致地体会不同子弹、不同温度、不同距离、不同气象环境下的弹道及弹着……
他的表现无疑是非常优异的,雪鹰现在对他的态度和缓了许多,不像初期那样处处为难,甚至对前来察看他训练情况的大队长铁路说:“袁朗定出来的这套训练计划,一般人可真吃不消,就我手下那几个牛气冲天的小子,我都没把握他们能练出这个成绩,这个成才,真的不错。”
当时铁路就放下望远镜,瞟了雪鹰一眼,表情肃穆地说:“一个好的狙击手可以抵上一整个特战小队,你要对他多上点心,不单是作战技能方面,心理素质也要注重。当初许三多的那件事,可把袁朗折腾得不轻,差点就毁了那棵好苗子。”
雪鹰点点头,继而有些不乐意地说:“队长,为什么这一个两个的都跑到三分队去了?我们一分队这一年多来可一个新人王都没落下!”
铁路嗤笑了一声,对他翻了个白眼说:“去甲种部队选拔是个吃力不讨好专门得罪人的事情,袁朗可是牺牲了他在这些老部队的风评才换回来这几个小子的,当初我也让你去,你干吗不去啊?这会儿倒好意思来跟我喊冤。跟你说,你不用打这个成才的主意,袁朗对他那可是寄予厚望了,你只管好好训他,不把他训成个狙击王我唯你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