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上“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肢体冲突。 第二天,杨帆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致有关院领导的信”,对前天晚上的事件做了简要说明,并要求学校处理相关学生。 同时委托其研究生公布了该课堂“未坚持听完课学生”的名单,称“原则上缺席者不能及格”。
看完这则新闻,我为杨帆教授拍案叫好!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一个知名的教授学者与学生发生冲突有辱斯文,有辱师道尊严,但是杨教授的做法是为了维护课堂的尊严,维护高等教育的尊严,即使丢失了自己的颜面和一个小女生发生冲突,也没什么大不了。
最近两年,大学生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上的表现也无法令人满意,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没有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整个大学期间很多人就是混日子去的。上课的时候睡大觉,看小说,和异性朋友卿卿我我,或者干脆逃课,考试的时候想尽办法蒙混过关,还口口声声地说老师教的东西没有用处,学了也是浪费。同时,学生对老师也越来越不尊重,搞得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
也许有人会说,之所以有人签到后溜出课堂,是因为老师的课不吸引人。说这话有时候会有道理,但是,更多的时候,学生根本不在乎那课有没有意思,他们就是不想听,他们一味是要混日子的。这样的人估计你我都见过。另外,说句实话,有多少有用的知识是有意思的?做学问本来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如果受不了,干嘛要选这门课?
这些年一直都在喊要尊重学生,结果却是老师不敢管学生了,老师也不受尊重了。看看我们的大学课堂上,一百多个学生去上课,二十岁正当年,却数百双眼睛看着年迈的老师擦黑板,这样的事情,不是我编出来的吧?学生见了老师装作不认识,大摇大摆的走过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吧。很多老师习惯了学生的冷漠,除了无奈的叹气,也说不出什么了。
但是,今天还是有人站出来了,并且还在课堂上骂了学生。我说,骂得好!对这些不知道尊重他人,不知道尊重知识,一味混日子的年轻人,就该有人好好的骂他们了。学生把课堂当茶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学生把老师当路人,想看到就看到,想漠视就漠视,完全没有一点尊师重道的思想,这是很危险的。当一个民族开始漠视教育,漠视师道尊严,这个民族就完了,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似乎是教育部长说的。
“杨帆门”事件,希望能敲醒更多仍然无奈的老师,希望能惊醒更多混日子的学生。足够了。
杨帆,著名经济学家,1951年生于北京,2003年调入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环境保护促进会常务理事、国防经
济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