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玉兰合唱团6年来已为群众义务演出800多场
www.henanci.com 2011-12-9 9:11:32 进入商城 进入论坛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每月的23日,是南召县玉兰合唱团的活动日。晚7点30分,华灯初上,南召县城滨河公园里,老年大合唱节目正在进行,随着指挥唐魁的指挥棒在灯光下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队员们雄壮嘹亮的歌声在公园里响起......
在南召县城,提起玉兰合唱团指挥唐魁,几乎无人不识。他虽是南召第一高中的一位普通职工,但在谱曲、演奏和演唱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现任南召县音乐舞蹈协会主席的他,正在为繁荣南召的群众音乐舞蹈事业奋斗着。
文化夜宴 情动山城
2005年春,县里几位退休老同志向唐魁反映,老年生活枯燥,喜欢唱歌唱戏,可连个表演的地方都没有。唐魁心中萌生了创办老年合唱团的想法。唐魁说,南召是革命老区,每逢早春,南召漫山遍野开满鲜艳的望春玉兰,取名玉兰合唱团,喻意革命精神永远传唱。
经过精心筹备,当年3月18日,南召县玉兰合唱团终于在县城滨河公园闪亮登场。合唱团组建之初,没有乐器和活动器材,唐魁把自己珍藏多年的10多件乐器拿出来,无偿让老人们使用。
玉兰合唱团成立后,得到了南召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里为他们划批了演出场地,并出资两万元,修建演出舞台。如今的玉兰合唱团,团员近百人之多,每逢县里重要活动,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至今,合唱团已义务演出800多场, 成为南召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精神欢歌 播撒基层
作为南召县音舞协会主席,每逢重大节日和县里重大活动,唐魁都会主动请缨,组织文艺节目助阵演出。仅2010年,县音舞协会就组织各种文艺晚会100多场次,不仅扩大了协会的影响,也用艺术点亮了群众的生活。
此外,唐魁每年还要带领协会人员走进南召社区、乡村、企业、军营,教人们唱歌跳舞,辅导他们学习乐器演奏,把欢乐永留基层。2004年冬,音舞协会来到大山深处“疙蚤窝”连队,发现军营里仅有的几件乐器放得生了锈也没人会用,驻守在这里的部队官兵过着“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枯燥生活。唐魁当即向部队领导表示:“战士们学音乐的事儿俺们包了!”从此,他和协会会员们不怕山高路远,经常到连队辅导战士们唱歌。2008年,南召县音舞协会被该军区授予集体一等功。
音舞事业 后继有人
赵东晓是唐魁众多艺苑子弟中的佼佼者。当初,这只“丑小鸭”站在他面前时,是个不敢张嘴的“闷葫芦”,唐魁从基础发声练习教起,悉心教导十几年,终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2008年,唐魁带她进京参加由文化部等8家共同举办、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绿色梦想”中国青少年电视艺术展演比赛,夺得声乐类青年组特等奖,并被特邀为节目主持人;同年,她又参加“迎奥运、爱中华”国际文化节总决赛,再次捧得声乐(民族)青年组金奖。
教师出身的唐魁,以培养文艺人才为己任。在他的帮助下,南召音舞协会会员所办的音乐、舞蹈学习班就有8个,每年参加学习的少年儿童近500人。仅2008年,南召青少年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37个。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繁荣我县的音乐舞蹈事业尽职尽责。”唐魁说。
来源:南阳日报 作者:王鑫 编辑:唐丽君
www.henanci.com 2011-12-9 9:11:32 进入商城 进入论坛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每月的23日,是南召县玉兰合唱团的活动日。晚7点30分,华灯初上,南召县城滨河公园里,老年大合唱节目正在进行,随着指挥唐魁的指挥棒在灯光下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队员们雄壮嘹亮的歌声在公园里响起......
在南召县城,提起玉兰合唱团指挥唐魁,几乎无人不识。他虽是南召第一高中的一位普通职工,但在谱曲、演奏和演唱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现任南召县音乐舞蹈协会主席的他,正在为繁荣南召的群众音乐舞蹈事业奋斗着。
文化夜宴 情动山城
2005年春,县里几位退休老同志向唐魁反映,老年生活枯燥,喜欢唱歌唱戏,可连个表演的地方都没有。唐魁心中萌生了创办老年合唱团的想法。唐魁说,南召是革命老区,每逢早春,南召漫山遍野开满鲜艳的望春玉兰,取名玉兰合唱团,喻意革命精神永远传唱。
经过精心筹备,当年3月18日,南召县玉兰合唱团终于在县城滨河公园闪亮登场。合唱团组建之初,没有乐器和活动器材,唐魁把自己珍藏多年的10多件乐器拿出来,无偿让老人们使用。
玉兰合唱团成立后,得到了南召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里为他们划批了演出场地,并出资两万元,修建演出舞台。如今的玉兰合唱团,团员近百人之多,每逢县里重要活动,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至今,合唱团已义务演出800多场, 成为南召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精神欢歌 播撒基层
作为南召县音舞协会主席,每逢重大节日和县里重大活动,唐魁都会主动请缨,组织文艺节目助阵演出。仅2010年,县音舞协会就组织各种文艺晚会100多场次,不仅扩大了协会的影响,也用艺术点亮了群众的生活。
此外,唐魁每年还要带领协会人员走进南召社区、乡村、企业、军营,教人们唱歌跳舞,辅导他们学习乐器演奏,把欢乐永留基层。2004年冬,音舞协会来到大山深处“疙蚤窝”连队,发现军营里仅有的几件乐器放得生了锈也没人会用,驻守在这里的部队官兵过着“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枯燥生活。唐魁当即向部队领导表示:“战士们学音乐的事儿俺们包了!”从此,他和协会会员们不怕山高路远,经常到连队辅导战士们唱歌。2008年,南召县音舞协会被该军区授予集体一等功。
音舞事业 后继有人
赵东晓是唐魁众多艺苑子弟中的佼佼者。当初,这只“丑小鸭”站在他面前时,是个不敢张嘴的“闷葫芦”,唐魁从基础发声练习教起,悉心教导十几年,终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2008年,唐魁带她进京参加由文化部等8家共同举办、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绿色梦想”中国青少年电视艺术展演比赛,夺得声乐类青年组特等奖,并被特邀为节目主持人;同年,她又参加“迎奥运、爱中华”国际文化节总决赛,再次捧得声乐(民族)青年组金奖。
教师出身的唐魁,以培养文艺人才为己任。在他的帮助下,南召音舞协会会员所办的音乐、舞蹈学习班就有8个,每年参加学习的少年儿童近500人。仅2008年,南召青少年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37个。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繁荣我县的音乐舞蹈事业尽职尽责。”唐魁说。
来源:南阳日报 作者:王鑫 编辑:唐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