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楚歌之姓氏。
注解
【楚歌】
楚歌,中国古代楚地的土风歌谣。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秦末汉初最为盛行。
楚歌在汉代十分流行。自战国以来,南迄江淮,北至鲁南,东到大海的广大地区均属于楚国版图。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楚歌随着以楚为基地并以楚为旗号的起义大军而在全国扩大着它的影响。刘邦,项羽。的军事主力基本上都来自于楚地,他们所歌所咏多为“楚歌”。其中,项羽的绝命之作《垓下歌》和刘邦的还乡之作《大风歌》均为楚歌的代表作。
放眼两汉,楚歌不歇。刘邦除了《大风歌》还有《鸿鹄歌》;汉武帝创作《秋风辞》外还作了《瓠子之歌》;汉昭帝吟出《黄鹄歌》;唐山夫人留下《房中祠乐》;李陵写下《别歌》……
就楚歌的文字内容来看,其特点是多用楚声“兮”字,在句式上横仿楚辞,以七言、四言为主。它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在汉代文学史上作用巨大。这一显著的楚声特点屈原曾经使用,是荆楚方言,楚国生于湖北,春秋主要两湖,战国扩至当时半壁江山,楚声延续了荆楚方言特点,多带兮字。
刘邦作《鸿鹄歌》时,对戚夫人言:“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可见楚歌常有楚舞相伴。由此可见,楚歌的流传,不仅推动了汉代音乐、文学的发展,而且对舞蹈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
故,特取楚歌二字为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