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的是这里重工业是指传统的炼钢,机械制品等。因为近代化工业占据较大比重,化工业已经不算在重工业中了。
首先,我们先看PX的毒性:比食盐还低。
参考文章:http://www.guokr.com/post/373138/
直接复制最关键的部分:
二甲苯的确不是什么大毒物,但毒性真的比食盐低吗?要证明毒性作用,先拿动物来试验下。学术界界定一种物质的急性毒性,通常用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描述。也就是把这种物质通过口服或者皮肤吸收的方式给予实验动物,一般是小鼠或者大鼠,十四天内能使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就是LD50。通常表示为**g/kg,意思是每千克体重摄入多少克。大鼠口服食盐的半数致死量是3g/kg[1],而溶解在玉米油里的二甲苯半数致死量为3.523g/Kg[2],若不经过稀释,二甲苯的半数致死量为8.6g/kg[3],可能是亲脂性的玉米油能促进二甲苯的吸收。也就是说让一半大鼠死亡需要3g/Kg食盐,而PX则只要3.523g/Kg。相比之下,酒精为7.06g/Kg,一种名叫乙酰甲胺磷的杀虫剂为1.5g/Kg,阿司匹林为0.75g/Kg,俄国特工用来谋杀利特维年科的钋-210只要0.00000001g/Kg,地下美容行业经常使用的肉毒杆菌毒素只要0.000000001g/Kg,这里不得不钦佩下不顾一切去整形的女性的勇气了。从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上来看,二甲苯毒性是要低于食盐。关于二甲苯半数致死量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参考瘦驼老师的文章[4]。
可以无视上面那么多废话,总之只要你不脑子不正常去喝它,对人影响非常低。就算食用,还不如食盐有毒。对生物影响非常低,比起什么二氧化硫这些工业废气,粉尘,实在没什么污染。
好吧,PX本身没什么毒性,那生产过程中会不会有污染呢?我们看看PX怎么生产的。
生产PX的原料是对组成成分多达数千种的石油初步处理得到的石脑油(主要成分是含5到11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其成分因生产时的条件不同而有变化。)。
原料要首先被初步处理以去除杂质(只要是氮和硫,还有一些砷、铅、烯烃、水等等),这一过程要用到氢气。然后通过重整装置分离其中分子只含有不高于五个碳原子的成分(戊烷、液化气等等,这类东西提纯后就可以作为产品销售给下家),并将其中的烷烃转化为芳烃。这一过程会产生氢气。
这些芳烃的混合物会被分离,其中的苯作为最终产物转给下家。甲苯往往去(歧化装置)进一步处理用来制造苯和二甲苯。
上一步分离出的混二甲苯会再一次被分离以得到对二甲苯,从混二甲苯中分离出的邻二甲苯也常常作为最终产物转给下家或者送去异构化装置将之转化为对二甲苯。在此过程中分离出的其他芳烃会被不断地循环送往歧化、异构化装置来制造苯、对二甲苯。
还有一些工艺通过处理石油炼化中的其他副产品来生产苯和二甲苯。除前期预处理过程更加复杂外,后面的过程大同小异。
上面废话很多,总结起来如下:
在生产中出现的重要产物有苯、甲苯、二甲苯以及一些芳香烃。其中毒性最强的是苯。当然,如果可能还要考虑石油本身可能含有的一些硫化物算进去,不过除硫是化工产业开始的必然条件,就整个PX项目也就是苯有毒。
不过苯本身也是产品啊!人家会随意排放么???那都是钱啊!!!
首先,我们先看PX的毒性:比食盐还低。
参考文章:http://www.guokr.com/post/373138/
直接复制最关键的部分:
二甲苯的确不是什么大毒物,但毒性真的比食盐低吗?要证明毒性作用,先拿动物来试验下。学术界界定一种物质的急性毒性,通常用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描述。也就是把这种物质通过口服或者皮肤吸收的方式给予实验动物,一般是小鼠或者大鼠,十四天内能使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就是LD50。通常表示为**g/kg,意思是每千克体重摄入多少克。大鼠口服食盐的半数致死量是3g/kg[1],而溶解在玉米油里的二甲苯半数致死量为3.523g/Kg[2],若不经过稀释,二甲苯的半数致死量为8.6g/kg[3],可能是亲脂性的玉米油能促进二甲苯的吸收。也就是说让一半大鼠死亡需要3g/Kg食盐,而PX则只要3.523g/Kg。相比之下,酒精为7.06g/Kg,一种名叫乙酰甲胺磷的杀虫剂为1.5g/Kg,阿司匹林为0.75g/Kg,俄国特工用来谋杀利特维年科的钋-210只要0.00000001g/Kg,地下美容行业经常使用的肉毒杆菌毒素只要0.000000001g/Kg,这里不得不钦佩下不顾一切去整形的女性的勇气了。从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上来看,二甲苯毒性是要低于食盐。关于二甲苯半数致死量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参考瘦驼老师的文章[4]。
可以无视上面那么多废话,总之只要你不脑子不正常去喝它,对人影响非常低。就算食用,还不如食盐有毒。对生物影响非常低,比起什么二氧化硫这些工业废气,粉尘,实在没什么污染。
好吧,PX本身没什么毒性,那生产过程中会不会有污染呢?我们看看PX怎么生产的。
生产PX的原料是对组成成分多达数千种的石油初步处理得到的石脑油(主要成分是含5到11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其成分因生产时的条件不同而有变化。)。
原料要首先被初步处理以去除杂质(只要是氮和硫,还有一些砷、铅、烯烃、水等等),这一过程要用到氢气。然后通过重整装置分离其中分子只含有不高于五个碳原子的成分(戊烷、液化气等等,这类东西提纯后就可以作为产品销售给下家),并将其中的烷烃转化为芳烃。这一过程会产生氢气。
这些芳烃的混合物会被分离,其中的苯作为最终产物转给下家。甲苯往往去(歧化装置)进一步处理用来制造苯和二甲苯。
上一步分离出的混二甲苯会再一次被分离以得到对二甲苯,从混二甲苯中分离出的邻二甲苯也常常作为最终产物转给下家或者送去异构化装置将之转化为对二甲苯。在此过程中分离出的其他芳烃会被不断地循环送往歧化、异构化装置来制造苯、对二甲苯。
还有一些工艺通过处理石油炼化中的其他副产品来生产苯和二甲苯。除前期预处理过程更加复杂外,后面的过程大同小异。
上面废话很多,总结起来如下:
在生产中出现的重要产物有苯、甲苯、二甲苯以及一些芳香烃。其中毒性最强的是苯。当然,如果可能还要考虑石油本身可能含有的一些硫化物算进去,不过除硫是化工产业开始的必然条件,就整个PX项目也就是苯有毒。
不过苯本身也是产品啊!人家会随意排放么???那都是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