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难易,人有能干与否。一个能干的人,再难的事,到他手中都能做得有声有色;不能干的人,大事做到后来也成了无声息的歌唱。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有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智能。懂得克服困难,便具备了处事的智能,所以「处事四智」,有四点说明:
第一、任难任之事,要有力无气:做事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时候要用意志力去克服困难,要加倍的努力、认真去做,千万不能生气,也不要赌气、泄气,更不能以气势来压人。能以诚心、毅力来赢得大家的信任,取得大家的共识与拥护,再困难的事都能迎刃而解。一个人能完成一般人难以承担的艰钜任务,不但肯定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
第二、处难处之人,要有知无言:人与人相处,要懂得「跳探戈」∣你进我退,我退你进,彼此心照不宣。尤其对于一些难以相处的人,更要「有知无言」,凡事心知肚明,但不说破。因为不管你说好说坏,到了对方耳中,都会变了质,所以最好不说,静观其变,这是处难处之人最好的方法。
第三、行难行之道,要有信无惧:学佛修行,有所谓「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分。一般说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的易行道,参禅开悟则是利根行者才能入门的难行道。其实最难修行的是菩萨道。菩萨发心为人,「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因为他肯定这是修行的真意,他有了信心,就无所畏惧,就能舍身忘躯,难行能行。因此不管任何行业,都要如修行人一般,行难行之道,要有信无惧。
第四、忍难忍之苦,要有容无怨:佛经说「人身是一大苦聚」。生而为人,除了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八苦以外,我与境、我与事、我与心,甚至我与人的不协调,都会产生身心的各种苦。例如听不顺别人的一句话,看不惯别人的一个作风,就觉得很难忍受。其实面对各种不顺己意的境界,要能容他、化他,而不要有怨。因为愈是怨恨,只有苦上加苦,所以忍难忍之苦,要有容无怨。苦难折磨的人生,如磨刀之石,多一份苦难,便多一份坚忍,多一份折磨,便多一份毅力。
所以「处事四智」有四点:
第一、任难任之事,要有力无气。
第二、处难处之人,要有知无言。
第三、行难行之道,要有信无惧。
第四、忍难忍之苦,要有容无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