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葬礼•诗歌的胜利
——谈海子的行为诗歌
海子是现代中国我唯一认可的诗人,也是我认为唯一称得上真正意义上诗人的诗人。密茨凯维支在上个世纪的巴黎讲述斯拉夫文学时,谈到拜伦对东欧诗人的启迪时说:“他是第一个向我们表明,人不仅要写,还要像自己写的那样去生活。”海子也正是这样的诗人。他不止用笔写诗,更多的是在用他的行为书写诗歌,而表达的意象就远不止纸面上的符号的想象了——其行为本身就是一首诗歌,一首纯粹的永恒的诗歌。而他的文本诗歌因而更加接近于纯诗的境界,是一般诗人无法抵达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海子为了诗歌而住进了诗歌,他能放下世俗的一切!他以一个诗歌先驱者的身份,以至最终用自己的葬礼赢得了诗歌的胜利。
《文学理论教程》说纯文学才是文学本真之所在,但我认为文学的本真还不仅仅是纯文学,或者文学的本质应该在纯文学之上的行为文学——而非远离行为本身而作的空艺术,即便不否认它的审美价值的存在——空文学里文学的本真美却未必得到尽可能完全的释放和实现,而行为文学完全就高一个层次了,它标志着文学虚无审美的实在化和积极化。这里的行为诗人海子就是行为文学(行为诗歌)的先驱和佼佼者。
诗歌是文学中的贵族,不是所有人甚至不是所有文学爱好者能享受的。而行为诗歌更是贵族中的贵族,它贵在稀有,贵在超级浪漫主义英雄的气概,贵在极度的近乎疯狂的审美。这一点海子都具有。他在物质生活中是贫穷的,甚至有时到了窘迫的地步。但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劈柴、喂马”,“关心粮食和蔬菜”,体会“黑土高溅,扑打面颊”;虽然“我的外套肮脏,扔在河岸上,我的心情开始平静而开朗”;他是个幸福的“远方的忠诚的儿子”、“物质的短暂情人”;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做着挑战极限审美的冲击。他像一颗高速燃烧的流星,留给天际最美的诗歌,然后消失在那个“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的“远方”。他崇尚麦地,崇尚太阳,崇尚得不到的爱情,崇尚他可爱的乡村:
他说:“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 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他说:“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他从古到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他说:“你既然不能做我的妻子,你一定要成为我的王冠,我将和人间的伟大诗人一同佩戴,用你美丽的叶子缠绕我的竖琴和箭袋。”
他说:“这是黑夜的儿子, 沉浸于冬天, 倾心死亡不能自拔, 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骆一禾说:海子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悲剧,正如酒和粮食的关系一样,这种悲剧把事件造化为精华;西川对海子的评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一种伟大的灵感”。海子自称“乡村知识分子”、“孤独的王”,他在《祖国》中写道:“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是的,他必将失败,因为他生活在物质的世界,因为他太多地占有了大自然和人类的审美,他太过浪漫和赤诚因此也太过软弱。但是他的早逝不是消亡,而是他诗歌的继续,是诗人的继续飞翔。他的诗歌胜利了,他的葬礼也天天在举行,因为有世界上最赤诚的浪漫的心灵为他祝福和祷告——那是我们这些随从们和曾被他深深热爱的大地本身。
——谈海子的行为诗歌
海子是现代中国我唯一认可的诗人,也是我认为唯一称得上真正意义上诗人的诗人。密茨凯维支在上个世纪的巴黎讲述斯拉夫文学时,谈到拜伦对东欧诗人的启迪时说:“他是第一个向我们表明,人不仅要写,还要像自己写的那样去生活。”海子也正是这样的诗人。他不止用笔写诗,更多的是在用他的行为书写诗歌,而表达的意象就远不止纸面上的符号的想象了——其行为本身就是一首诗歌,一首纯粹的永恒的诗歌。而他的文本诗歌因而更加接近于纯诗的境界,是一般诗人无法抵达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海子为了诗歌而住进了诗歌,他能放下世俗的一切!他以一个诗歌先驱者的身份,以至最终用自己的葬礼赢得了诗歌的胜利。
《文学理论教程》说纯文学才是文学本真之所在,但我认为文学的本真还不仅仅是纯文学,或者文学的本质应该在纯文学之上的行为文学——而非远离行为本身而作的空艺术,即便不否认它的审美价值的存在——空文学里文学的本真美却未必得到尽可能完全的释放和实现,而行为文学完全就高一个层次了,它标志着文学虚无审美的实在化和积极化。这里的行为诗人海子就是行为文学(行为诗歌)的先驱和佼佼者。
诗歌是文学中的贵族,不是所有人甚至不是所有文学爱好者能享受的。而行为诗歌更是贵族中的贵族,它贵在稀有,贵在超级浪漫主义英雄的气概,贵在极度的近乎疯狂的审美。这一点海子都具有。他在物质生活中是贫穷的,甚至有时到了窘迫的地步。但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劈柴、喂马”,“关心粮食和蔬菜”,体会“黑土高溅,扑打面颊”;虽然“我的外套肮脏,扔在河岸上,我的心情开始平静而开朗”;他是个幸福的“远方的忠诚的儿子”、“物质的短暂情人”;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做着挑战极限审美的冲击。他像一颗高速燃烧的流星,留给天际最美的诗歌,然后消失在那个“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的“远方”。他崇尚麦地,崇尚太阳,崇尚得不到的爱情,崇尚他可爱的乡村:
他说:“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 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他说:“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他从古到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他说:“你既然不能做我的妻子,你一定要成为我的王冠,我将和人间的伟大诗人一同佩戴,用你美丽的叶子缠绕我的竖琴和箭袋。”
他说:“这是黑夜的儿子, 沉浸于冬天, 倾心死亡不能自拔, 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骆一禾说:海子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悲剧,正如酒和粮食的关系一样,这种悲剧把事件造化为精华;西川对海子的评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一种伟大的灵感”。海子自称“乡村知识分子”、“孤独的王”,他在《祖国》中写道:“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是的,他必将失败,因为他生活在物质的世界,因为他太多地占有了大自然和人类的审美,他太过浪漫和赤诚因此也太过软弱。但是他的早逝不是消亡,而是他诗歌的继续,是诗人的继续飞翔。他的诗歌胜利了,他的葬礼也天天在举行,因为有世界上最赤诚的浪漫的心灵为他祝福和祷告——那是我们这些随从们和曾被他深深热爱的大地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