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1日
漏签
0
天
王君安吧
关注:
231,324
贴子:
2,169,793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16
回复贴,共
4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王君安吧
>0< 加载中...
【自成一派】品柳永,搬运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太先生镇楼!以下内容纯属复制,如有雷同,那是必然!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浅品柳永《凤栖梧》
记得早年看过一篇“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现代文,翻查旧书竟不得见。又曾记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人生情感的三境之一。至于出处模糊不清,稍知其味而已。
2025-05-11 20:41:55
广告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近百度网载,方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源出柳永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亦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据赏析者云: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意思是明白。但还得细细读读,看如何曲径通幽的。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数读其词,却也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只觉形神俱美,欲说犹自意会。
上阙景情交融,亦真亦幻。春风和熙,细细入微,长时间地独自倚楼而望,天涯无际,愁绪无极,黯然销魂不已。草色山光好,暮云炊烟缭绕,无奈在残照,怎不能令人油然而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更何况“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如果不是无可奈何,谁又会无缘无故来倚楼扶栏空自嗟。愁绪缠绵中,自然也会联想到前代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正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也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月月人不同”了。人虽不同,情则大同。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李煜因而得以身居西楼。那么柳永又是什么样的愁怨呢?危楼又是一种什么楼?李白有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楼即高楼。但是不是高,就莫去考究的。倒是“危”字,今人很容易理解为常用的“危险”。而柳永所处的楼,正是有点危险的楼,旧称“青楼”。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因我国素以“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为泾渭线雷池步。偏偏这个柳永平生混迹于红尘风月之中,成了个出了名的“风流才子”。较之没落高贵的李煜而言,柳算是不得志的卑微文人的代表了。这不能不看其人身世的。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今人熟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高峰迭起的辉煌。昔知柳永开宋词新风,系婉约派创始人。今翻阅《宋史》,竟不见名。
2025-05-11 20:35:55
广告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百度网载,或说“他在词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一位特立独行、个性鲜明的词人。《宋史》竟无传”;或说“宋朝赫赫有名的词大家柳永柳三变、张先张三影在七卷《宋史文苑传》当中竟没有传,在近百人当中竟没有他们的名字,这说明词人地位是极低的,宋词在宋朝文体中属于最卑微的最下流的地位。”由此可见,历史也有不公之处,概因书写历史的文人得秉承正统的思想。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由于史无传,籍少载,柳永生卒年有推约在(987?~1053?)之间。据《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云:“张先、柳永的出现,使宋代词风为之一变”。主要表现在形体上盛用长调的慢词、作风上脱去花间南唐的清婉、内容上趋于都会生活的表现以及沉溺这种都会生活的男女心理刻划。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前人论词,每以柳永为宋词转变的第一人,实始于张先,而大盛于柳永。柳自称为“才子词人”,平生只做了个屯田员外郎的小官,故世号柳屯田。他是一个都会生活的迷恋者,下层生活的体验者,怀才不遇的环境与颓废生活溶成一片。他终身落魄,穷愁潦倒,结果是人死时家无余财,还由几个妓女合资而葬。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正因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由追求功名转而沉溺于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貌似尽情放浪,其乐无穷;实则身心俱伤,其苦不堪。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知不合时宜,犹自放旷不羁,永不言弃。故在《凤栖梧》下阙直抒胸臆:也准备把粗疏狂放当作一场场大醉,并象当年曹操那样且饮且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由此也可联想到李白的“自古英雄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柳大词人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然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虽寻欢作乐,强颜作笑,也是郁结难解,愁肠不开,只落个“强乐还无味”。明知这样不好,但又还有哪样比这更好的呢?于是乎玩世不恭,我行我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2025-05-11 20:29:55
广告
听戏半调子
曲终不散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斯词结束句也是中心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当年固动伊人心,引无数粉丝掬把泪。而后世坠入情网者,也不乏“悠悠我心”而共鸣。绝唱之余,甚而谓为一大境界。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