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艺术媒体吧 关注:11贴子:74
  • 4回复贴,共1

意外』意粉在现场:草间弥生其实没有那么难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一大早就不断有意粉发来消息给小意,说是今天在上海看展了。“莫奈展”无疑是现在最火爆的,但是在莫奈来之前,甚至来之后,有一个展览也从来没有冷清过,那就是草间弥生大展。正在上海看展的意粉“四脚朝天小姐”“双子”美眉,上午去看了莫奈,下午就奔赴到了草间弥生展览现场,在大声惊呼“太棒了、太有意思”之后,这两个可爱的女孩子还不忘“众乐乐”,把自己拍摄的现场照片发给了小意,说是也让去过草间弥生展的小伙伴们重温美好,没去过的可要抓紧时间。


IP属地:福建1楼2014-03-24 13:54回复

    意粉“双子”靓照
    其实,小意在草间弥生大展刚刚开办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专题来说过这个传奇的老太太的故事。三个月下来,草间弥生展览火爆的状况与她的江湖地位绝对匹配,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咱们国人欣赏、消费艺术的习惯在慢慢养成,因为大家发现艺术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懂。如果借助新媒体,把展览布置成更有意思的形式,那简直就没人能拒绝了。但是小意也看到,许多国内的优秀艺术家的展览,却从未有过如此盛况?这位被加上“波点女王”“怪婆婆”“精神病患者”等诸多标签的日本艺术天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从“四脚朝天小姐”发回来的照片可以看到,展览充斥着草间弥生标志性的波点,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点分布在绘画作品中,巨型南瓜、八爪鱼触角等雕塑作品上,以及充满神秘感的空间装置里。
    现在看来,在物品上加一堆波点或许没什么了不起,然而,在半个多世纪前第一个为波点吃螃蟹,并将波点做到极致,具化成各种各样表现形式的,只有草间弥生。她“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反观国内艺术圈,经常爆出某知名艺术家抄袭西方艺术家作品的丑闻,虽然一再澄清只是向大师“借鉴”或“致敬”。近年来饱受诟病的作品,包括无论从选材还是形式上都明显模仿博伊斯的蔡国强的《撞墙》、邱志杰的《纪念碑》,模仿安塞姆·基弗《罂粟与记忆》的尹秀珍作品《风机》等,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借鉴”到这种程度,除了留下一串争议,没能创造出任何属于自己的风格。


    IP属地:福建3楼2014-03-24 13:57
    回复
      2025-07-30 07:00: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草间弥生的成功启示:好的艺术是创造审美而不是迎合

      除了山寨之风盛行,中国艺术界还向两个方向越走越远:太保守和太做作。“保守”派过分迎合传统审美观,为的是参加全国美展、青年美展,或是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做作”派则搞一些别人看不懂的伪艺术,附以高深莫测的解释,以为就是当代艺术。国内艺术市场的不良炒作又助长了这两种趋势的蔓延。
      草间弥生告诉我们:艺术既不是保守,也不是做作。
      她不迎合审美,她创造审美。草间弥生当然不是一出道就受热捧,她曾被批评为日本坏品位的代表人物之一,1957年到达美国时,不受美国艺术界待见,饱受经济和精神双重折磨,然而,年逾80岁的她用半个世纪的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终于成为艺术风尚引领者。如今,她的银质南瓜一个可以卖到50万美元。

      她也不故弄玄虚。观众不需要过人的审美功力,也会觉得她的作品可爱又有奇幻色彩。不过,看似简单的波点背后,意义却严肃又深刻,她之所以如此宠爱波点,是因为“波点拥有太阳的形状,这是世界和生活力量的象征;它也有着月亮的形状,这意味着宁静。圆形、柔软、色彩斑斓、无知无觉、不可捉摸,波点成了一种运动。波点是通往无限的方式。”


      IP属地:福建4楼2014-03-24 13:58
      回复
        ==============================封==============================


        IP属地:福建6楼2014-03-24 14:00
        回复
          贴心小提示:
          草间弥生上海展持续到3月30日,没有去的盆友们要抓紧咯


          IP属地:福建7楼2014-03-24 14: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