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552,997贴子:16,887,482
  • 7回复贴,共1

【交流】从进化和发展角度谈欲望的何去何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篇文章写在与一位吧友的讨论,希望他能心平气和的讨论。
先谈欲望的起源,事先说明,欲望的起源的观点主要基于进化论,如果不支持进化论的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欲望是生物的机能之一,在生物出现之前是不会有的,而生物的初始,也不存在欲望机能,欲望的机能是一个系统的机能,对于生物刚出现的时候并不会产生这么复杂的机能。所以欲望是在生物出现之后,经过不断进化不断积累产生的复杂机能。
我在这里并不准备从科学的具体细化的角度谈论欲望的产生,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逻辑讨论欲望的形成。进化论解释进化,简单来说就是生物产生随机的变异,然后较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并遗传给后代,而不适应环境的很容易死亡,难以遗传给后代,于是经过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的筛选,最后进化到整个物种都比原来的物种具有更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那么欲望同样如此,比如生存欲望,一开始不存在生存欲望,该物种毫无欲望的生存,生存非常被动,很容易就死亡。然后因为变异,开始产生生存欲望,有了生存欲望的个体因为具有比没有生存欲望更主动求生,于是该个体比起其他没有生存欲望的生物更容易活得久,活得久意味着,这个个体留下的后代更多,而后代很多也会继承该个体的生存欲望,于是后代接后代,逐渐有生存欲望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后成为绝大多数。
通过上面一段,欲望的形成是因为这个机能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有利,所以欲望才得以扩散到很多生物上,而人类同样继承了这个对生存有利的机能。
然后讲讲欲望对人类的发展。欲望是生物的一种机能,但同样我不准备讲欲望的机能具体如何,而是讲欲望在逻辑上如何影响人类的发展。人有很多欲望,但不仅人有多种欲望,其他动物也有,比如饿了就有吃东西的欲望,渴了就有喝水的欲望,成年了与异性有交配的欲望等等。这些欲望基本都是为了保存个体自己,这个保存不仅仅是自身的,还包括后代遗传。可以说欲望是为了保存个体自己这个大目标而分解成许多小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是因为小目标更容易实现。反观人类,人类的欲望比起动物的欲望要多得多,其实这就是目标不断细化的过程,这种细化跟科学的细化是一脉相承的,其实这就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细化回归到最初,其实最初的欲望就是保存个体自己,而保存后代遗传仅仅是因为个体寿命有限这个客观规律下产生的生存策略。其根本还是生存欲望。也就是我们所有的细化,只不过是在为了达到生存这个大目标而不断分解细化成多个小目标。了解到这点,我们就很容易明白我们的发展方向。
@llxxllin
回到与你讨论的话题,如果你是认真不带偏见的看我的文章,你就会明白,我没有否定任何学科,通过哲学的层次,我们可以看到学科的不断细化正是一个必需且必然的发展,包括你所说的心理学。心理学有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角度,它也有其他细分或与其他学科共同研究产生更多研究方向和角度,具体说明欲望的产生机制和实现原理,的确需要靠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共同细化具体化的研究。
我看了你曾经对我的一篇文章的回复,你说你认同我的归纳
http://tieba.baidu.com/p/2911836988?pid=47757926613&cid=#47757926613
我不知道你当时的心态如何,至少比现在要平和,希望你能保持那时的态度去看我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谢谢。


1楼2014-03-24 10:39回复
    en 没错对这个帖子也都认可
    1确实当时很平和 也是认可态度
    2我说的心理学其实就是这些心理层面所包含的所有现象 。(不过你好像没把它归在心理学里边)
    还可以细化,直至理解现在社会中所有的事物的合理性,包括冲突和不和谐。我倾向认为你是简略介绍所以没做深入分析。
    哲学吧中大多数提到的所谓哲学问题 。在心理学方面确实很容易就解开了啊,不是解开,是理解:哦,客观就是那么回事。许许多多
    又或者像盖某种建筑一样,这种建筑要求边架梁边往上盖。而许许多多的人光打梁去了


    IP属地:山东2楼2014-03-25 20:26
    回复
      2025-08-15 02:27: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llxxllin
      谢谢,你能以平和的态度回复我。其实认不认可,我并不看重,如果有其他意见和批评我是乐意接受的。但我看重的是态度,如果不能以平和的态度进行讨论,那么讨论就会变成吵架,那样毫无意义。
      “心理学方面确实很容易就解开了啊”,的确如果有科学态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心理学的人,的确可以从心理学获得一定的认识,问题在于这种人并不多,甚至有些人因持有消极的哲学态度,否定一切,当然就连科学也否定,包括心理学。扭转这种哲学态度,要么去看心理医生,要么用浅显的道理说服。既然我不是心理医生,那我就选择后者。其实有些人我无法说服,而他自认为需要改变消极的想法,我也是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
      而对于其他的人,浅显的道理也只不过是引子,如果认同并开始想深入了解的话,我会继续深入。但问题在于如果不认同或者不想深入了解,那么继续讲是没有意义的,人是一旦持有否定态度的话,就难以继续听下去,如果无法认同,或者不想深入,那我就不会再继续了,点到为止。
      这里顺便说一下即使认同但“不想深入”这点。“不想深入”除了浅显的道理已经够用外,还有一些人是还未能体会。因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即使朦胧地认同,但无法真正理解。尽管我是认为什么都可以沟通说明,但有时候真得如某些意会者所说的“不可言传”。这点在我工作就深有体会,我培训新人的时候体现的最明显。技术上的知识还好,新人掌握起来还是很快的,但业务上的知识就很难在短时间教会,新人们在课后对业务的概念仍然非常模糊,就算亲身去体验业务,掌握业务也是一年半载的事情,更不用说没有体验,不像技术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掌握了。这并不是说无法通过沟通说明,但需要很长的边幅说明,需要针对每个场景每个情形一个一个去说,还未培训完,估计交任务的时间就已经到了,所以新人就算不明白,能给到一个概念就已经够了。对于哲学,我同样如此,种下一个概念的种子在听者心中,至于继续不继续深入,我要看听者是否有意愿。
      回到是否要心理学去解释的话题。首先,这里是哲学吧,既然能够跑到这里来的都是希望通过哲学思考问题,如果是要心理学去解释,那他为什么不跑去心理学相关的吧或论坛呢?其次,正如我楼顶的那个链接,你也认同我的分类,哲学和其他学科都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并不存在某个问题就某个学科完全解释,不需要其他学科。最后,真需要心理学去解释,应该用心理学的方式和内容进行稍微详细的解释,而不是一句“这些都可以用心理学解释”就完事了,这样的话语跟宗教所说的“你只要信神就可以了”没有多大区别,真的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解释,也可以转载或者给出链接,等别人去了解。
      许许多多的人光打梁是因为梁没打好,还有的是因为没时间没精力往上盖,因为主职并不是盖这栋房。


      3楼2014-03-26 09:41
      回复
        你3楼分析的有道理。。。
        但是我也提出一条路线。
        先说你观点的思路主线:先提“心理学很容易”到底这么说的方法方向方法对不对。
        然后逐个分析实际面对的交流对象的接受能力。
        及是否愿意接受。
        最后是一个总结。
        这样是有道理,一直围绕务实的态度。但是道路不是唯一的。
        1人就是生物,高级生物,生物没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叫生物。既然有,就应该洞察这个领域(动物心理领域)对我们所面临的一些哲学问题,是不是产生了影响。
        2观察生物进化,揣摩生物有机体结构的复杂与变化,跟以上提到的心理领域和哲学问题的关系
        3从大方向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包含了哲学。
        4以上三点看似没围绕务实的态度,但是第四点绝对务实。就是直接百度或谷歌。比如我们提出一个哲学或不怎么哲学的问题,其中用到的字词,可以直接在百度理解具体概念。很快,不用交流,心里也有个大概了


        IP属地:山东4楼2014-03-27 13:11
        收起回复
          好长 ——请仔细看我的头像和ID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3-27 13:15
          回复
            @llxxllin
            直接百度和谷歌,这个我也有习惯,但目前的科技水平并未达到,能够随心所欲的查到需要的内容,一些词语的概念是有,但更专业的内容就没有了。我是做IT的,当我去培训新人的时候,一些基础知识,比如代码如何编写,某些功能如何实现这些我是不会培训的,但我培训的基本是网络查不到的,或者难以查到,比如业务。所以如果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解释,最好能够提供准确的对应位置,不然让别人找,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去简明解答,也是一个好办法。
            其实你如果有看过我其他的回复,我从来不会让别人查,就算某些人的概念与公共概念不一样我也不会让他去查,而是分析和交流理解这些人的概念,然后沿着这个概念再进讨论。不过我的目的主要是吸收别人的观点看法,而不是要所有人有共同的观点和看法。
            既然你不想说具体在哪里,我也无所谓。就这样。


            6楼2014-03-27 13: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