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吧 关注:81,636贴子:1,408,765

回复:【随谈】赵云不是五虎将?真是个可笑的说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59.174.168.*
但赵云的空营计破绽太大,如果不是运气,早就被曹公灭了,不是瞎猫碰上死老鼠是什么。

曹操在官渡,周瑜在赤壁,所用的计谋有赵云的空营计那么大的破绽吗??当然,我不否认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但当运气超越了计谋时,那就是瞎猫碰上死老鼠了



用兵之妙,存乎一心,这个的确。但是一条计谋出现这么大的破绽时,成功就变成了不是靠用兵了。临时定计退敌,如此画蛇添足反成败笔,这场仗是赢了,但这条计谋实在是不足称道。



最后,云MM能带我穿越,我不介意捡几只死老鼠给你看看,甚至可以立碑感谢云MM。如果你不能,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妙


46楼2007-12-07 20:51
回复
    你作为后人,清楚前因后果,自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轻松至极!既然如此,不妨来分析分析。

    先来看“空营计”
    “如果不是当时天黑,曹操大意没看到,如此古怪的现象早就让曹操派人去查探了。”
    这是你说的话,曹操打了一辈子仗,你怎么知道他这回一定就大意了?是赵云的运气?行,行,运气真好,正好碰上曹操不知怎么地昏了头,居然就大意了!

    再来看官渡之战,若是袁绍听了张郃等人的话派能人守乌巢,曹操的计能成?袁绍的听与不听,完全在于一念之间。曹操真知道袁绍这回一定不听?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用运气来解释?曹操的运气太好了,袁绍居然真的不听!


    47楼2007-12-07 20:59
    回复
      2025-11-29 04:21: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9.174.168.*
      先来看“空营计” 
      “如果不是当时天黑,曹操大意没看到,如此古怪的现象早就让曹操派人去查探了。” 
      这是你说的话,曹操打了一辈子仗,你怎么知道他这回一定就大意了?是赵云的运气?行,行,运气真好,正好碰上曹操不知怎么地昏了头,居然就大意
      =====================================================================
      曹操的胆气如何,只是看看于禁的大军被大水淹了,他就不问情由,要迁都这一事可知,那他只看到赵云一人站在门口,就先入为主的认为有伏兵,根本没胆留下来认真观看,这不是大意是什么





      再来看官渡之战,若是袁绍听了张郃等人的话派能人守乌巢,曹操的计能成?袁绍的听与不听,完全在于一念之间。曹操真知道袁绍这回一定不听?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用运气来解释?曹操的运气太好了,袁绍居然真的不听! 
       
       
       作者: 云慈 2007-12-7 20:59   回复此发言 
       
      --------------------------------------------------------------------------------
       
      那是曹操相对于袁绍的行为而造就的,而且当时曹操所造的有赵云空营计那么大的破绽吗,没有。曹操当时的行为计谋并没有。这是曹操看准了袁绍没派兵才有了火烧乌巢之计,这不同于赵云被逼无奈的空营计


      48楼2007-12-07 21:10
      回复
        曹操的胆气如何,只是看看于禁的大军被大水淹了,他就不问情由,要迁都这一事可知,那他只看到赵云一人站在门口,就先入为主的认为有伏兵,根本没胆留下来认真观看,这不是大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说的这些,说明的不是曹操的大意,而是赵云对曹操判断的正确,知道他的用兵,知道他的心性,从而作出正确的行为。


        49楼2007-12-07 21:17
        回复
          • 59.174.168.*
          你说的这些,说明的不是曹操的大意,而是赵云对曹操判断的正确,知道他的用兵,知道他的心性,从而作出正确的行为。 
           
           
           作者: 云慈 2007-12-7 21:17   回复此发言 
           
          --------------------------------------------------------------------------------
           
          非也,首先空*计要么是被逼出来的(如赵云),要么是通过对敌人的分析才作出的(如郑国推楚公子)。赵云不了解曹操,毕竟他们从来没见过(包括相交或敌对),那赵云就不可能去分析判断曹操,所以我说赵云的计谋是临时逼出来的。

          第二,就算赵云能对曹操作出判断,也不应该留下偃旗息鼓那样大的破绽,如果曹操身边的人发现了这一点,那不是功败垂成吗???所以恐怕赵云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大破绽,


          50楼2007-12-07 21:28
          回复
            非也,首先空*计要么是被逼出来的(如赵云),要么是通过对敌人的分析才作出的(如郑国推楚公子)。赵云不了解曹操,毕竟他们从来没见过(包括相交或敌对),那赵云就不可能去分析判断曹操,所以我说赵云的计谋是临时逼出来的。 
            ==========================
            嗯,不错,这就是临时之计,临危不乱已能显出大将本色。何况不但不乱还能定计。

            第二,就算赵云能对曹操作出判断,也不应该留下偃旗息鼓那样大的破绽,如果曹操身边的人发现了这一点,那不是功败垂成吗???所以恐怕赵云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大破绽, 
            ================================
            你说来说去我都不知道“偃旗息鼓”算是什么破绽?就是“偃旗息鼓”才让人疑心。“兵者,诡道也!”


            51楼2007-12-07 21:39
            回复
              笑,说到底还是你在以后人身份臆测罢了。赵云虽说不一定认识曹操,但对他这个人的用兵,对他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有所了解肯定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临时定计,你说逼出来也可以,而结果就是,此计奏效!偃旗息鼓,为什么你认为是破绽而非埋伏?

              同理再来看官渡之战。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作出错误处置,只派一小部分兵力救援乌巢,而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主营。然而曹营坚固,攻打不下。

              你上面曾说,“这是曹操看准了袁绍没派兵才有了火烧乌巢之计”,但他怎么知道袁绍不听张郃等人的说法,只派一小部分兵力前去救援乌巢?袁绍的这个决定显然曹操是不可能事先知道的!(事先知道了的是袁绍派淳于琼守乌巢)袁绍身边就没有能人?只可惜袁绍却没有听!这个,照你的逻辑,难道不是运气?他居然没听!跟赵云的空营计,你说“曹操居然大意,没派兵侦查”,有什么不同?


              52楼2007-12-07 21:41
              回复
                ……那个我先说一下,59.174.168.* 这位不知是先生还是女士的同志,您似乎认为空营计的最大矛盾在于“偃旗息鼓”+“赵云单枪匹马立于营外”?

                抱歉,首先,“单枪匹马”那部分是演义来着。《云别传》的记录是:
                “而云入营(看好,他人进去了哟),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是一条“虚则虚”之计。而赵云用此有一变,营中有兵,但是兵力不如曹军多,采用张翼的方法,闭门固守未必不可以,但是一定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赵云想到的就是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明明有实,却示之以虚,让一座实营看起来成为一座空营。让曹操产生怀疑,此地有埋伏,是在诱敌。于是“公军引去”。趁着曹军部队刚刚撤退、阵形变化之际,赵云只让蜀汉最强的弓弩部队攻击,引发曹军的恐惧惊慌心理,造成慌乱下的溃退,恐怕曹军“自相蹂践,堕汉水”造成的自我伤害,比蜀汉弓弩造成的伤害要来得大许多。

                不要说赵云不了解曹操,他跟着刘备这么多年过来,对于曹军的战斗方法、曹操的个性,恐怕除了刘关张,没第四个比他熟了。


                53楼2007-12-07 21:50
                回复
                  2025-11-29 04:15: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9.174.168.*
                  嗯,不错,这就是临时之计,临危不乱已能显出大将本色。何况不但不乱还能定计。 
                  ======================================================================
                  所以我只是说这计有破绽而不是说它失败



                  你说来说去我都不知道“偃旗息鼓”算是什么破绽?就是“偃旗息鼓”才让人疑心。“兵者,诡道也!” 
                  ==========================================================================

                  兵者,诡道也。这句话没错。但我想问一句,打开门,只身站于门外,已经是诡道了,何须再作出“偃旗息鼓”这样的行为来自找麻烦呢???




                  笑,说到底还是你在以后人身份臆测罢了。赵云虽说不一定认识曹操,但对他这个人的用兵,对他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有所了解肯定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临时定计,你说逼出来也可以,而结果就是,此计奏效!偃旗息鼓,为什么你认为是破绽而非埋伏?
                  ==========================================================================
                  首先,你能告诉我能分析判断姚明的行为吗??你对姚明的了解可能比赵云对曹操的了解多啊。偃旗息鼓,那真的引来曹操的试探,那会如何?





                  你上面曾说,“这是曹操看准了袁绍没派兵才有了火烧乌巢之计”,但他怎么知道袁绍不听张郃等人的说法,只派一小部分兵力前去救援乌巢?袁绍的这个决定显然曹操是不可能事先知道的!(事先知道了的是袁绍派淳于琼守乌巢)袁绍身边就没有能人?只可惜袁绍却没有听!这个,照你的逻辑,难道不是运气?他居然没听!跟赵云的空营计,你说“曹操居然大意,没派兵侦查”,有什么不同?
                  =========================================================================
                  曹操对袁绍的了解远远大于赵云对曹操的了解,知道袁绍的刚愎自用,这是建立于对袁绍的理解之上的。


                  54楼2007-12-07 21:56
                  回复
                    兵者,诡道也。这句话没错。但我想问一句,打开门,只身站于门外,已经是诡道了,何须再作出“偃旗息鼓”这样的行为来自找麻烦呢??? 
                    =======================================
                    来,看看书上的记载:
                    “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
                    注意:“云入营。”
                    好好看看53楼的,我就不多说了。


                    55楼2007-12-07 22:00
                    回复
                      “首先,你能告诉我能分析判断姚明的行为吗??你对姚明的了解可能比赵云对曹操的了解多啊。偃旗息鼓,那真的引来曹操的试探,那会如何?”

                      我很好笑呀!怎么扯上姚明了?姚明是古人吗?你能以后人的身份去臆测他吗?

                      “兵者,诡道也。这句话没错。但我想问一句,打开门,只身站于门外,已经是诡道了,何须再作出“偃旗息鼓”这样的行为来自找麻烦呢??? ”

                      这个我也不说了,同楼上建议去看云别传原文


                      56楼2007-12-07 22:03
                      回复
                        • 59.174.168.*
                        “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
                        你从哪里看出赵云的营中有兵,前者,黄忠去劫粮,不知到哪里去,赵云只是带了几十骑出去,这说明赵云营中根本只有很少兵,根本说不上是“实营”。赵云如果理解曹操,更不应该偃旗息鼓,曹操不比袁绍,曹操不是刚愎自用的人,曹操手下无人吗??当然不,而曹操能听从手下的意见,那赵云偃旗息鼓去诱敌还不是自杀的行为吗。打开门和偃旗息鼓这样的冲突,不就是叫曹操来打打看吗





                        我很好笑呀!怎么扯上姚明了?姚明是古人吗?你能以后人的身份去臆测他吗?
                        =======================================================================
                        那赵云相对于曹操谁是古人啊????姚明和你是同一时代的人,赵云和曹操也是同一时代的人,而且他们的时代通讯还比不上我们,那你都不了解姚明,赵云如何了解曹操呢???


                        57楼2007-12-07 22:19
                        回复
                          那赵云相对于曹操谁是古人啊????姚明和你是同一时代的人,赵云和曹操也是同一时代的人,而且他们的时代通讯还比不上我们,那你都不了解姚明,赵云如何了解曹操呢??? 
                          _________________

                          我说你这人怎么有理解障碍啊!好好看看我52楼的话,我说的"以后人身份臆测",好象说的是你吧!我的意思就是,你那些“要么……要么……”不过是你在臆测古人罢了!你可真会拉扯!你是有意的还是真没看懂?要是有意的,我可要不客气了!


                          58楼2007-12-07 22:24
                          回复
                            • 59.174.168.*
                            我说你这人怎么有理解障碍啊!好好看看我52楼的话,我说的"以后人身份臆测",好象说的是你吧!我的意思就是,你那些“要么……要么……”不过是你在臆测古人罢了!你可真会拉扯!你是有意的还是真没看懂?要是有意的,我可要不客气了! 
                             
                             
                             作者: 云慈 2007-12-7 22:24   回复此发言 
                             
                            --------------------------------------------------------------------------------
                             
                            算是吧,赵云不了解曹操是好事,所以才有那错误,如果了解好出那种错,问题就大了(看57楼前半段)


                            59楼2007-12-07 22:26
                            回复
                              2025-11-29 04:09: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1.221.107.*
                              “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
                              如果真的没兵,那守都别守了。直接跑才是正理,不然就算关门也守不住。
                              “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
                              至少有兵够“雷鼓震天”,至少设伏的“戎弩”部队还在营里。
                              赵云调一部分兵去和黄忠“取米”,偷粮并不是大部队行动。至于赵云为什么要分兵给黄忠,个人觉得是赵云“统时选士”——统带精兵的缘故。劫粮这种特种行动,兵力贵精不贵多。
                              赵云带几十骑出去,不代表没兵,而是要出去看情况,在不知道黄忠与敌军情况下,不能引大军轻出,这也是兵家的常理。

                              赵云不了解曹操……那您觉得刘备了解曹操吗?对一个和对方打了半辈子仗,甚至还在一起呆过好几年的人,他们会不了解对方吗?赵云就是没直接和曹操处过,听刘备说,还不够吗?


                              60楼2007-12-07 2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