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间,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傅聪应邀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傅聪虽已年过花甲,但在国际音乐节中的两场钢琴音乐会上,仍以出神入化般的演奏和对作品精湛独到的诠释折服了听众。之后,他又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时五天的讲学。他这次的演出和讲学系列活动,再一次在国内钢琴界掀起了一股新的傅聪热。
傅聪从他青年时代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而一举成名,此后便以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的身份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并受到国际钢琴界的尊崇。作为一名中国的钢琴家,如何能够在群星荟萃的世界钢琴舞台上和教学领域中保持高水准并长时间获得承认?如何用东方的文化精神阐释西方钢琴音乐?又如何既吃透西方钢琴音乐的精髓而用中国的人文精神贯注于其中?听了傅聪的钢琴音乐会你可能会有一个感性的领悟,但是当你听了傅聪讲学的全过程,你才会对他在钢琴演奏上所追求的美学境界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傅聪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学中,采取上公开课的形式,主要讲授了莫扎特和肖邦的钢琴作品。它们是:莫扎特的[b]B大调《变奏曲》《协奏曲》K467,肖邦的《谐谑曲》N01、4《夜曲》《玛祖卡》《船歌》《幻想曲》《24首前奏曲》。此次讲学并不是理论性质的专题讲座,故未特别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但是在他的授课之中,渗透了他对艺术与技术、音乐与人、作曲家与作品、演奏家与作品、音乐与人文精神、音乐与哲学、音乐与其它艺术等方面的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傅聪是如何经历数十年的探索与积累,将东西方的人文、哲学、美学的思想融入到钢琴演奏之中的。
傅聪从他青年时代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而一举成名,此后便以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的身份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并受到国际钢琴界的尊崇。作为一名中国的钢琴家,如何能够在群星荟萃的世界钢琴舞台上和教学领域中保持高水准并长时间获得承认?如何用东方的文化精神阐释西方钢琴音乐?又如何既吃透西方钢琴音乐的精髓而用中国的人文精神贯注于其中?听了傅聪的钢琴音乐会你可能会有一个感性的领悟,但是当你听了傅聪讲学的全过程,你才会对他在钢琴演奏上所追求的美学境界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傅聪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学中,采取上公开课的形式,主要讲授了莫扎特和肖邦的钢琴作品。它们是:莫扎特的[b]B大调《变奏曲》《协奏曲》K467,肖邦的《谐谑曲》N01、4《夜曲》《玛祖卡》《船歌》《幻想曲》《24首前奏曲》。此次讲学并不是理论性质的专题讲座,故未特别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但是在他的授课之中,渗透了他对艺术与技术、音乐与人、作曲家与作品、演奏家与作品、音乐与人文精神、音乐与哲学、音乐与其它艺术等方面的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傅聪是如何经历数十年的探索与积累,将东西方的人文、哲学、美学的思想融入到钢琴演奏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