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老师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又是些防患于未然的提醒,然后当然是冯厦第一个掀开了白布,没有再看死者的脸部第二眼,他们动手了,刘晓晖捧着个笔记本迅速地记录。陆续有小组步他们的后尘,老师则去别的解剖室说些注意事项,不能再拖了,我和李慧对视一眼,她把解剖刀递给我。深吸一口气,我一下掀开白布。
当~~~,解剖刀落地的声音在周围的安静中分外清脆,相伴的是呀的一声惊呼。
是她,江兰!江兰,江兰。。。。。。头脑空白了接近十秒钟才从错愕中醒来,我把惊慌的目光投向身旁的李慧,触及的是更加惊慌的眼神,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我左边的胳膊。看来,她也认出了江兰?到这里你该想到了,刚才是我掉了手术刀,而惊呼的是李慧。当你见到面前解剖台上的任人宰割的即将支离破碎的是相识的人,你会是什么感觉,对了,是没有感觉,是瞬间失去了感觉的能力。她才十九岁,她才只有十九岁啊!别组的人也有的叫出声来,不过只是由于没想到有女子的尸体而吃惊,并没有不知所措的慌张。很多人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我们,在他们看来我是大惊小怪了,毕竟人一到了解剖台上就不分什么男女了,只是你要完成的一项任务。众多的射来的目光中,我注意到了两束:一束冯厦的,带点蔑视;一束刘晓晖的,无动于衷。被竞争对手小看是很令人不快的,我该解释?可现在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四周的议论声大了起来,我下意识地用白布又遮住了江兰的身体。老师,原谅我没有用医学术语,应该是尸体。剩下的时间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别的小组依然继续,我和李慧成了两尊塑像,脑子里的思绪纷乱而过,却始终没办法定格,只觉得李慧还抓着我的左臂,无力地靠在我身上。
下课时间到了,冯厦和刘晓晖已经像对熟练的屠夫一样把解剖台上的尸体大卸八块,他们无疑是完成的最快和最好的,别人都默契地让他们最先走出教室,在经过我们时,我又见到了胜利者的姿态,冯厦轻蔑地看我们一眼,刘晓晖则看也不看我们一眼。
检查的老师走过来,看到台子上的状况和我们失魂落魄的表情,有点吃惊,他对我们招招手,我木然地拉着李慧走进办公室。
“你们。。。”“那是江兰。。。”老师话没说完我就低声说。“哦,你们认识她?对不起,事先没想到这一点。”老师沉吟了一下“这样吧,明天你们再来,调换一具尸体。”“不!别换。”我几乎脱口而出,“老师,我们明天再来。”李慧吃惊地看了我一眼,我谢过老师,拉着她的手走出门去。像刚刚做过一场梦一样,阳光和新鲜空气又回到了身边。李慧突然问我:“你为什么不同意。。。调换?”略微迟疑了一下,我坚决地说:“因为我不放心把她留给别人去解剖,不管是哪个人。”李慧停下来,把目光直射到我的眼睛里。良久,低声说:“我也是。”我第一次有些看懂了她的目光。
晚一些的时候,我找到冯厦,向他要解剖试验室的钥匙,他递给我,说:“刚才我去送作业,老师都对我说了,那是江兰?”“是。”“理智些吧,我们都替她难过,但现在她的遗体已经捐给了学校,理论上讲和别的被解剖的尸体没什么两样。”我很感激冯厦对我的劝慰,但我现在已经知道了要怎样做。
江兰是医大儿科的学生,小我们一届,一年前死于脑瘤。在她病重抢救时我们还为她捐过款,后来听说她还是去了,现在看来她死后的遗体捐给了学校。
你一定奇怪于我介绍的简略,因为我只知道这些,严格上讲我和江兰并不能算是认识,只不过是一面之缘。那是我大二的时候,一天路过球场,突然一个羽毛球斜里飞来,穿过低矮的围栏落在脚边,我捡起球,直起身向场内张望,几乎是立刻一个女孩停在我面前,她穿一件淡绿的连衣裙,白皙的脸很漂亮,有一双很善意的眼睛,她笑着向我伸出手,好像在说:“拿来。”我把球放在她手心上,她嘴角掀了掀似乎要说些什么,但这时场内的同伴已经在催促她,她又对我笑了笑,转身跑回去,留下我对着她的背影发了三十秒的呆。事后那一幕总是出现在我脑子里:一个女孩笑着伸出手,好像在说:“拿来.”把球递过去,她该说:“谢谢。”然后我说:“不用谢。”我会有点慌。那是春天,春天也是个想入非非的季节。哪里知道下一次见到她是在自己面前的解剖台上!其实江兰病重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我就没来由地想到一袭淡绿色的连衣裙,但立刻又极力否定并埋怨自己的胡思乱想,这么可爱这么有活力的女孩,才只有十九岁,怎么会得那种病呢?但从那以后我的确没有在校园里见到她,直到刚才,她居然已经成了。。。不再会笑,也无法向我伸出手。。。。。。
嚼蜡般地吃过晚饭,脑子里乱七八糟,我突然想再见江兰一面,向她做最后地告别,明天,我就要。。。。。。
实验楼里总是很安静,何况早已入夜,深深暗暗的长廊里,钥匙在锁孔里轻轻转动的声音都分外清晰,清晰的令人心悸。我注意到解剖试验室里的窗帘是两层的,不做实验时内层深绿色的窗帘会被收到两侧,紧贴窗户的是一层薄薄的纱障,既能挡住外面好奇的目光,又不影响光线的进入。所以此刻的整个屋子就浸泡在清清朦朦的,隔着薄帘不甚明亮的月光里,映在墙上的不是银色,而是蓝色。走到我和李慧的解剖台前,为了不惊动外面路过的人我只打开了台子上的手术灯,接着,我沉默了一会儿,让自己的情绪安定一点儿,再安定一点儿,然后用颤抖着的手拉开了白单,露出江兰的脸。
江兰,江兰。我直到此时才敢于正视她,白天是一眼也没有敢多看。她不再有我初次见到时的活力,而是很沉静。在橘红的灯光下,江兰暗紫色的皮肤呈现一种红润的错觉,仿佛生前的样子,脸色也好像生动起来,似乎只要再穿上一袭淡绿色的连衣长裙就可以坐起来。她闭着眼,长长的睫毛盖在眼睑上,神态比熟睡还要安详自然。
我屏住了呼吸像是怕惊动什么,心砰砰地跳动,不是害怕,也不是悲哀,只是对一个美丽的曾经的生命的叹惋,我感到一种活着的严肃和紧张,真的,平时你我很少会觉得活着本身是件严肃而紧张的事,但当你面对一个曾经同样沐浴在阳光下的早夭的生命时,你会感到这些,我想起了曾经快乐和不快乐的时光,冯厦,刘晓晖,李慧,江兰,江兰。。。在这一刻,我仿佛忘记了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仿佛感到生是一种境界,死也是一种境界,没有一点面对一具尸体的感觉,我只是觉得在面对另一种形式的生命。
当~~~,解剖刀落地的声音在周围的安静中分外清脆,相伴的是呀的一声惊呼。
是她,江兰!江兰,江兰。。。。。。头脑空白了接近十秒钟才从错愕中醒来,我把惊慌的目光投向身旁的李慧,触及的是更加惊慌的眼神,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我左边的胳膊。看来,她也认出了江兰?到这里你该想到了,刚才是我掉了手术刀,而惊呼的是李慧。当你见到面前解剖台上的任人宰割的即将支离破碎的是相识的人,你会是什么感觉,对了,是没有感觉,是瞬间失去了感觉的能力。她才十九岁,她才只有十九岁啊!别组的人也有的叫出声来,不过只是由于没想到有女子的尸体而吃惊,并没有不知所措的慌张。很多人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我们,在他们看来我是大惊小怪了,毕竟人一到了解剖台上就不分什么男女了,只是你要完成的一项任务。众多的射来的目光中,我注意到了两束:一束冯厦的,带点蔑视;一束刘晓晖的,无动于衷。被竞争对手小看是很令人不快的,我该解释?可现在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四周的议论声大了起来,我下意识地用白布又遮住了江兰的身体。老师,原谅我没有用医学术语,应该是尸体。剩下的时间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别的小组依然继续,我和李慧成了两尊塑像,脑子里的思绪纷乱而过,却始终没办法定格,只觉得李慧还抓着我的左臂,无力地靠在我身上。
下课时间到了,冯厦和刘晓晖已经像对熟练的屠夫一样把解剖台上的尸体大卸八块,他们无疑是完成的最快和最好的,别人都默契地让他们最先走出教室,在经过我们时,我又见到了胜利者的姿态,冯厦轻蔑地看我们一眼,刘晓晖则看也不看我们一眼。
检查的老师走过来,看到台子上的状况和我们失魂落魄的表情,有点吃惊,他对我们招招手,我木然地拉着李慧走进办公室。
“你们。。。”“那是江兰。。。”老师话没说完我就低声说。“哦,你们认识她?对不起,事先没想到这一点。”老师沉吟了一下“这样吧,明天你们再来,调换一具尸体。”“不!别换。”我几乎脱口而出,“老师,我们明天再来。”李慧吃惊地看了我一眼,我谢过老师,拉着她的手走出门去。像刚刚做过一场梦一样,阳光和新鲜空气又回到了身边。李慧突然问我:“你为什么不同意。。。调换?”略微迟疑了一下,我坚决地说:“因为我不放心把她留给别人去解剖,不管是哪个人。”李慧停下来,把目光直射到我的眼睛里。良久,低声说:“我也是。”我第一次有些看懂了她的目光。
晚一些的时候,我找到冯厦,向他要解剖试验室的钥匙,他递给我,说:“刚才我去送作业,老师都对我说了,那是江兰?”“是。”“理智些吧,我们都替她难过,但现在她的遗体已经捐给了学校,理论上讲和别的被解剖的尸体没什么两样。”我很感激冯厦对我的劝慰,但我现在已经知道了要怎样做。
江兰是医大儿科的学生,小我们一届,一年前死于脑瘤。在她病重抢救时我们还为她捐过款,后来听说她还是去了,现在看来她死后的遗体捐给了学校。
你一定奇怪于我介绍的简略,因为我只知道这些,严格上讲我和江兰并不能算是认识,只不过是一面之缘。那是我大二的时候,一天路过球场,突然一个羽毛球斜里飞来,穿过低矮的围栏落在脚边,我捡起球,直起身向场内张望,几乎是立刻一个女孩停在我面前,她穿一件淡绿的连衣裙,白皙的脸很漂亮,有一双很善意的眼睛,她笑着向我伸出手,好像在说:“拿来。”我把球放在她手心上,她嘴角掀了掀似乎要说些什么,但这时场内的同伴已经在催促她,她又对我笑了笑,转身跑回去,留下我对着她的背影发了三十秒的呆。事后那一幕总是出现在我脑子里:一个女孩笑着伸出手,好像在说:“拿来.”把球递过去,她该说:“谢谢。”然后我说:“不用谢。”我会有点慌。那是春天,春天也是个想入非非的季节。哪里知道下一次见到她是在自己面前的解剖台上!其实江兰病重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我就没来由地想到一袭淡绿色的连衣裙,但立刻又极力否定并埋怨自己的胡思乱想,这么可爱这么有活力的女孩,才只有十九岁,怎么会得那种病呢?但从那以后我的确没有在校园里见到她,直到刚才,她居然已经成了。。。不再会笑,也无法向我伸出手。。。。。。
嚼蜡般地吃过晚饭,脑子里乱七八糟,我突然想再见江兰一面,向她做最后地告别,明天,我就要。。。。。。
实验楼里总是很安静,何况早已入夜,深深暗暗的长廊里,钥匙在锁孔里轻轻转动的声音都分外清晰,清晰的令人心悸。我注意到解剖试验室里的窗帘是两层的,不做实验时内层深绿色的窗帘会被收到两侧,紧贴窗户的是一层薄薄的纱障,既能挡住外面好奇的目光,又不影响光线的进入。所以此刻的整个屋子就浸泡在清清朦朦的,隔着薄帘不甚明亮的月光里,映在墙上的不是银色,而是蓝色。走到我和李慧的解剖台前,为了不惊动外面路过的人我只打开了台子上的手术灯,接着,我沉默了一会儿,让自己的情绪安定一点儿,再安定一点儿,然后用颤抖着的手拉开了白单,露出江兰的脸。
江兰,江兰。我直到此时才敢于正视她,白天是一眼也没有敢多看。她不再有我初次见到时的活力,而是很沉静。在橘红的灯光下,江兰暗紫色的皮肤呈现一种红润的错觉,仿佛生前的样子,脸色也好像生动起来,似乎只要再穿上一袭淡绿色的连衣长裙就可以坐起来。她闭着眼,长长的睫毛盖在眼睑上,神态比熟睡还要安详自然。
我屏住了呼吸像是怕惊动什么,心砰砰地跳动,不是害怕,也不是悲哀,只是对一个美丽的曾经的生命的叹惋,我感到一种活着的严肃和紧张,真的,平时你我很少会觉得活着本身是件严肃而紧张的事,但当你面对一个曾经同样沐浴在阳光下的早夭的生命时,你会感到这些,我想起了曾经快乐和不快乐的时光,冯厦,刘晓晖,李慧,江兰,江兰。。。在这一刻,我仿佛忘记了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仿佛感到生是一种境界,死也是一种境界,没有一点面对一具尸体的感觉,我只是觉得在面对另一种形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