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成了一桌麻将,但是这桌麻将永远不会开局。
因为黄家驹的以外早逝,因为歌迷心中不变的遗憾,BEYOND不再是一个三人乐队,而是成了一桌待开的、但永远三缺一的麻将迷局。歌迷心中燃烧着“三缺一”的情结,这种情结永远不会消退。因为家驹的离开,所以总感到BEYOND是蹒跚在起点,而不是行进在中途。因为总在等一个人的到来,所以总在原地寂寥的徘徊,但这个人却永不在来。所以这种情结也只好永远延续下去。
现在的BEYOND要来做告别演出,新一轮的怀旧和新一轮对家驹的怀念已经开始。《真的爱你》作为 真正的成名作,如核子裂变般流行,迅速把被歌咏的母爱拓展成了一切意义上的爱。《海阔天空》中的自责和豪气,所有这一切,也使当年经历过这一切的一代重新记起,自己曾是朴素少年,岁月就是这样被自己清清松松地走过了。
家驹的死并没有宣告BEYOND的结束,歌迷们却下意识地宣告了BEYOND的结束。所谓的灵魂人物的说法就是这样,它暗示着一种规则,而在规则里,它无形地主宰着一种标准,让你无处可逃。有评论认为,在唱工上,音色最佳的是黄贯中,虽然他多一吉他手的身份吹,但在粤语版《大地》的演绎上,他的确可圈可点。不过“大腕”还是黄家驹,家驹的才华横溢到倾泻,他的创作功力,令人叹为观止。家驹富有特色的拖腔长音,是BEYOND音乐的胎记之一。过去有人说BEYOND是香港乐坛的良心,可能是称赞他们坚持本土原创的风骨。音乐的社会学意义我懂一点,但我从来认为它的美学意义要远远大雨其社会学意义。我不懂良心,我只懂他们的音乐曾经令人非常动心。
失去家驹的BEYOND渐渐复归于舒缓和平静。即使家驹未曾离开,我想这种轨迹也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他的离开成了助力,加速了这一趋势。
如今,“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后没有家驹的BEYOND、成军22年行将挥别的BEYOND,要与我们重温旧梦,我们既欣喜又害怕。欣喜的是往事的历久弥新,怕的是记忆深处潜藏的痛会沉渣再泛。如今,再听BEYOND的老歌是需要勇气的,听歌如同醉酒,醉酒像一句流传的古诗:欲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先已悲。
BEYOND永远的“三缺一”而BEYOND的歌迷们也永远地失去了一些永不再来的东西。
因为黄家驹的以外早逝,因为歌迷心中不变的遗憾,BEYOND不再是一个三人乐队,而是成了一桌待开的、但永远三缺一的麻将迷局。歌迷心中燃烧着“三缺一”的情结,这种情结永远不会消退。因为家驹的离开,所以总感到BEYOND是蹒跚在起点,而不是行进在中途。因为总在等一个人的到来,所以总在原地寂寥的徘徊,但这个人却永不在来。所以这种情结也只好永远延续下去。
现在的BEYOND要来做告别演出,新一轮的怀旧和新一轮对家驹的怀念已经开始。《真的爱你》作为 真正的成名作,如核子裂变般流行,迅速把被歌咏的母爱拓展成了一切意义上的爱。《海阔天空》中的自责和豪气,所有这一切,也使当年经历过这一切的一代重新记起,自己曾是朴素少年,岁月就是这样被自己清清松松地走过了。
家驹的死并没有宣告BEYOND的结束,歌迷们却下意识地宣告了BEYOND的结束。所谓的灵魂人物的说法就是这样,它暗示着一种规则,而在规则里,它无形地主宰着一种标准,让你无处可逃。有评论认为,在唱工上,音色最佳的是黄贯中,虽然他多一吉他手的身份吹,但在粤语版《大地》的演绎上,他的确可圈可点。不过“大腕”还是黄家驹,家驹的才华横溢到倾泻,他的创作功力,令人叹为观止。家驹富有特色的拖腔长音,是BEYOND音乐的胎记之一。过去有人说BEYOND是香港乐坛的良心,可能是称赞他们坚持本土原创的风骨。音乐的社会学意义我懂一点,但我从来认为它的美学意义要远远大雨其社会学意义。我不懂良心,我只懂他们的音乐曾经令人非常动心。
失去家驹的BEYOND渐渐复归于舒缓和平静。即使家驹未曾离开,我想这种轨迹也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他的离开成了助力,加速了这一趋势。
如今,“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后没有家驹的BEYOND、成军22年行将挥别的BEYOND,要与我们重温旧梦,我们既欣喜又害怕。欣喜的是往事的历久弥新,怕的是记忆深处潜藏的痛会沉渣再泛。如今,再听BEYOND的老歌是需要勇气的,听歌如同醉酒,醉酒像一句流传的古诗:欲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先已悲。
BEYOND永远的“三缺一”而BEYOND的歌迷们也永远地失去了一些永不再来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