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谨以此文献给各位劳苦功高的司机大哥-
10:03pm,旺角上海街朗豪坊路段。
站头停泊著一辆火红的小巴,显示版上写著铁划银勾的两个字:「元朗」
黑暗的街道上,小巴车头灯的光芒像极野兽紧盯著猎物的目光。
虽然只是静静地停在路旁,却隐然散发著一股聂人的霸气。
没错,小巴根本就是公路上的野兽!
被誉为「地上最快交通工具」,小巴在黑夜公路奔驰的姿态,富有强烈的生命力。
瞬间的加速、突然的急停、灵活的过弯,简直与一头活生生的怪物无异。
而我开始接触这头怪物,是因为在年多前搬进那鸟不生蛋的新居。
自从搬家后,「坐甚麼车回家」一度成为我生命中的难题。
幸好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旺角有小巴直接到家门口。
那次以后,小巴成为了我回家指定的交通工具。
刚开始坐小巴回家,的确很不习惯。
司机拚命三郞式的驾车方法,往往叫我头昏脑胀,下车时辨不清东西南北。
但是,当每天都坐小巴按照同一路线回家,我的心身在潜移默化之下,也就渐渐适应了小巴的高速行驶。
有时候,还会嫌司机开得不够快,故意说出挑衅的话,来刺激司机。
「今天司机不知道为甚麼开得好慢喔!看来我会比平常晚回到家,不用等我了。」
这句话通常会换来乘客惊慌的目光以及司机狂暴的加速。
然而,尽管我如何胆大包天,也始终不敢在「四大天王」面前造次。
「独眼聋耳,崩牙秃头,旺角元朗,转眼即达。
瞬间飘移,缩尺成寸,四大天王,各显神通。」
只要你是小巴司机,就一定听过这句在小巴业界流传己久的绕口令。
每年的冬至,小巴业界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盛事:「旺元论车」
在那一天,无论空气多冷,气温多低,小巴司机的血始终燃烧。
在那一天,无论路面有多斜,弯位有多急,小巴司机依然拼命狂飙。
为的,是争夺「旺元第一快」的称号。
过往十年的比赛中,独眼李、聋耳陈、崩牙驹和秃头英各夺两届的冠军。
而最神奇的事,发生在最后两年。
「独眼聋耳,崩牙秃头」居然在最后两年,以相同的圈速结束赛事!
比赛结束后,四人相视而笑,笑声响彻元朗康乐路。
在场的小巴司机、乘客观众,无一不为四位的英雄豪迈所折服。
「20分34秒」
这数字不单单是一个纪录,还标示著人类所能达致的极限。
自从纪录被写下后,「四大天王」这名号在小巴界不径而走。
那句绕口令也慢慢在业界流传起来。
其实,「四大天王」开的小巴我都坐过。
独眼李的「90km/hr等速夺命飙」,聋耳陈的「3公分擦栏无差别入弯」,
崩牙驹的「喷射式推动秒加速」,秃头英的「无余地踩白线急停」。
每位天王都身怀绝技,偏偏又风格回异、独树一帜。
唯一的共通点就是那股强烈的杀气。
那股强烈的杀气叫我每次踏上「四大天王」的车,都会听到死神的呼吸声。
有一次坐小巴,我跟独眼李在站头等客时聊起天来。
谈的话题离不开驾驶技术、道路情况以及某某某又撞车进医院了。
当然,还有那两场永远会被历史记住的「旺元论车」
独眼李口沬横飞地说著那两场比赛的每一个精彩片段,而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就在故事快到结尾的时候,独眼李竟然告诉了我一个惊人的秘密!
-谨以此文献给各位劳苦功高的司机大哥-
10:03pm,旺角上海街朗豪坊路段。
站头停泊著一辆火红的小巴,显示版上写著铁划银勾的两个字:「元朗」
黑暗的街道上,小巴车头灯的光芒像极野兽紧盯著猎物的目光。
虽然只是静静地停在路旁,却隐然散发著一股聂人的霸气。
没错,小巴根本就是公路上的野兽!
被誉为「地上最快交通工具」,小巴在黑夜公路奔驰的姿态,富有强烈的生命力。
瞬间的加速、突然的急停、灵活的过弯,简直与一头活生生的怪物无异。
而我开始接触这头怪物,是因为在年多前搬进那鸟不生蛋的新居。
自从搬家后,「坐甚麼车回家」一度成为我生命中的难题。
幸好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旺角有小巴直接到家门口。
那次以后,小巴成为了我回家指定的交通工具。
刚开始坐小巴回家,的确很不习惯。
司机拚命三郞式的驾车方法,往往叫我头昏脑胀,下车时辨不清东西南北。
但是,当每天都坐小巴按照同一路线回家,我的心身在潜移默化之下,也就渐渐适应了小巴的高速行驶。
有时候,还会嫌司机开得不够快,故意说出挑衅的话,来刺激司机。
「今天司机不知道为甚麼开得好慢喔!看来我会比平常晚回到家,不用等我了。」
这句话通常会换来乘客惊慌的目光以及司机狂暴的加速。
然而,尽管我如何胆大包天,也始终不敢在「四大天王」面前造次。
「独眼聋耳,崩牙秃头,旺角元朗,转眼即达。
瞬间飘移,缩尺成寸,四大天王,各显神通。」
只要你是小巴司机,就一定听过这句在小巴业界流传己久的绕口令。
每年的冬至,小巴业界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盛事:「旺元论车」
在那一天,无论空气多冷,气温多低,小巴司机的血始终燃烧。
在那一天,无论路面有多斜,弯位有多急,小巴司机依然拼命狂飙。
为的,是争夺「旺元第一快」的称号。
过往十年的比赛中,独眼李、聋耳陈、崩牙驹和秃头英各夺两届的冠军。
而最神奇的事,发生在最后两年。
「独眼聋耳,崩牙秃头」居然在最后两年,以相同的圈速结束赛事!
比赛结束后,四人相视而笑,笑声响彻元朗康乐路。
在场的小巴司机、乘客观众,无一不为四位的英雄豪迈所折服。
「20分34秒」
这数字不单单是一个纪录,还标示著人类所能达致的极限。
自从纪录被写下后,「四大天王」这名号在小巴界不径而走。
那句绕口令也慢慢在业界流传起来。
其实,「四大天王」开的小巴我都坐过。
独眼李的「90km/hr等速夺命飙」,聋耳陈的「3公分擦栏无差别入弯」,
崩牙驹的「喷射式推动秒加速」,秃头英的「无余地踩白线急停」。
每位天王都身怀绝技,偏偏又风格回异、独树一帜。
唯一的共通点就是那股强烈的杀气。
那股强烈的杀气叫我每次踏上「四大天王」的车,都会听到死神的呼吸声。
有一次坐小巴,我跟独眼李在站头等客时聊起天来。
谈的话题离不开驾驶技术、道路情况以及某某某又撞车进医院了。
当然,还有那两场永远会被历史记住的「旺元论车」
独眼李口沬横飞地说著那两场比赛的每一个精彩片段,而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就在故事快到结尾的时候,独眼李竟然告诉了我一个惊人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