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失信者须付出更大代价
随着简政放权等一系列社会改革,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如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公司注册程序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减少、企业信贷增量放宽等。这些新变化在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也相应弱化了政府监管,随之,非法经营、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商业欺诈、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事故等诚信缺失问题一段时期内可能会更加严重。1月20日,在正在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蔡中堂认为,诚信缺失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以日照港集团的发展实践为例,日照港作为全省纳税百强企业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塑造了“阳光港口、传载真诚”的服务品牌,以良好信誉赢得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信赖。然而,在合法经营过程中,近几年日照港集团也深受诚信缺失企业之害,并呈逐年加重之势。仅2013年,由贸易争端、港口费拖欠、合同纠纷、物流诈骗等引发的经济案件就达27起,给港口集团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6300余万元。此类行为若不得到限制和惩戒,势必削弱全社会信用基础,从而引发与经济相关的其他损害信用原则的社会行为和现象,更有甚者可能危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诚信守诺的社会氛围,蔡中堂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社会诚信的法律保障。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框架内,适时制定出台有关信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完善有关企业信用信息披露与评价、个人信用征信及评价、信用信息网络管理和信用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体系,为开展信用征信、信用评估和信用咨询提供法规、制度支持。
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实行“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培育信用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公司等信用服务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的信用产品,帮助规避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双赢乃至多赢,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由政府协调,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信用数据库,汇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形成集征信、评估、查询、公示于一体的完整信用档案体系,并明确主管部门,加强对社会信用的激励约束,发挥良好信用群体的示范引导作用。
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对守信者除授予荣誉称号等奖励外,对其在政策扶持、税费减免、市场竞争、信贷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加强信用分类管理,对有失信记录的组织和个人采取限制性措施,使违法失信者在公共服务、银行信贷等方面丧失便利,增加其失信成本。强化新闻舆论的监督职能,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诚信典型、曝光失信行为和失信主体,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加强诚信理念的宣传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违约失信为耻的道德风尚。
随着简政放权等一系列社会改革,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如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公司注册程序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减少、企业信贷增量放宽等。这些新变化在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也相应弱化了政府监管,随之,非法经营、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商业欺诈、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事故等诚信缺失问题一段时期内可能会更加严重。1月20日,在正在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蔡中堂认为,诚信缺失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以日照港集团的发展实践为例,日照港作为全省纳税百强企业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塑造了“阳光港口、传载真诚”的服务品牌,以良好信誉赢得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信赖。然而,在合法经营过程中,近几年日照港集团也深受诚信缺失企业之害,并呈逐年加重之势。仅2013年,由贸易争端、港口费拖欠、合同纠纷、物流诈骗等引发的经济案件就达27起,给港口集团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6300余万元。此类行为若不得到限制和惩戒,势必削弱全社会信用基础,从而引发与经济相关的其他损害信用原则的社会行为和现象,更有甚者可能危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诚信守诺的社会氛围,蔡中堂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社会诚信的法律保障。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框架内,适时制定出台有关信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完善有关企业信用信息披露与评价、个人信用征信及评价、信用信息网络管理和信用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体系,为开展信用征信、信用评估和信用咨询提供法规、制度支持。
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实行“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培育信用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公司等信用服务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的信用产品,帮助规避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双赢乃至多赢,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由政府协调,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信用数据库,汇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形成集征信、评估、查询、公示于一体的完整信用档案体系,并明确主管部门,加强对社会信用的激励约束,发挥良好信用群体的示范引导作用。
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对守信者除授予荣誉称号等奖励外,对其在政策扶持、税费减免、市场竞争、信贷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加强信用分类管理,对有失信记录的组织和个人采取限制性措施,使违法失信者在公共服务、银行信贷等方面丧失便利,增加其失信成本。强化新闻舆论的监督职能,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诚信典型、曝光失信行为和失信主体,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加强诚信理念的宣传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违约失信为耻的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