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当时写得痛心疾首的一篇,现在看来却乐观
地址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692653966&z=182087931&pn=0&rn=50&lm=0&word=%D1%A9%C0%E6%D7%D4%D3%C9%C2%DB%CC%B3#1692653966
超女之名,所福?所累? ————好的不好的都是厉娜
超女再熟悉不过的名词。05,所有人惊叹她的魔力,国人集体为了一场
选秀疯狂。从此,诞生了诸如粽子,PK等流传甚广的名词,粉丝也在内地
有了蜷缩未有的发展。横空出世的玉米笔亲凉粉等也是内地历史上规模最
大的粉丝团。
无数女生挤破了头,为的是借超女成名,几万个照出了最后几个笼罩在
光环下的人。当然,也就有另外一些人,急着跳出这个圈,多半是已经成
名了的,且依托强大的粉丝团。
周笔畅就是一个,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和她都懂,只是,初出茅庐,也可以说毫无经验,两方的僵化对双方来说都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抛开这个,就粉丝,自然是容不得自家宝贝受半点气的,在超女大热的2006,便公然怒把超女之名抛,笔亲视为猛兽,视湖卫为洪水,超女之名,这样摘掉。暂且不论效果如何,在当时,此举实属无奈,但在超女鼎盛时期置超女为粪土,精神是值得佩服的,但是这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周本身的高人气。
时间到了2006,随着世界杯的火热进行,其他同类节目的异军突起使超女在06再没一枝独秀的大好形势,超女接连的作品比如《美丽分贝》也以惨败收场,而有名无作品更是令粉丝及尴尬,而中央以及一些有发言权的人士一些关于超女恶俗的话题更令其雪上加霜,盛极必衰,形容再好不过。05粉丝竞相提出抛弃超女之名的论题。尽量少提超女,尽量往艺人这个概念上强调成为主流。
这样的环境下,雪梨死命强调艺人娜娜,极力淡化超女之名。
而超女之名,所福?所累?
06超女的衰是不争的事实,能有雪梨芝麻这样团体的出现已经可以让一些人感到万幸。一味强调抛弃超女之名,其实是不成熟的。首先,就算脱去超女之名对娜利大于弊,那么能真正做的到完全淡化吗,一方面是粉丝团的性质,这已经决定了被人比的对象就只有是这个圈,现在大家万分重视的百度排名,意义大概就真的超女粉丝在意,外界看到的也只相当与超女人气派名,而不是所谓的华人艺人派名,如果抛弃,那么是否也要不争这个派名了,这个雪梨肯定受不了,超女长久以来喜欢讨论人气高低的人也更兴奋了,从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另一方面就是事实,事实是确实是超女,这个不会因为你因为自己的宣传或者形象定位而改变,那就是过往,无法改变,周的情况从粉丝到去其公司早已经淡化超女,但媒体呢,但看客了,三不五时来个三超女比拼的新闻让笔亲愤怒,但有用吗,你明明就是超女。已经一年,还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雪梨这个年龄层偏少的群体。
其次,脱去超女之名也未必对娜就好。人在,所有宣传,所有活动,几乎都是以超女之名。最初的相识或者更多人对娜的印象就是超女,
所以,不要急着想跳出超女圈,时候未到。
当然,不跳出的意思也不是说就在超女里论长比短争个你死我活了。 少提这个话题,多提作品,当你除了超女的经历外有更多被大众熟知的作品 ,传唱的歌曲,自然不必忧心什么超女之名的问题。
比如张曼玉,春晓的点评一向顾左右而言他,唯一让我有印象的就是提到张的名字。当面的港姐之名,之于张就如今天的超女之名之于娜那,接连的几部庸俗的商业花瓶形象,让人依然只想到她港姐的身份。时至今日,当她在嘎那捧的最佳女主角奖杯时,是没人就只当她是港姐的,演技得到世界性的赞赏,港姐的经历发而成了附带。
所以,好作品才是关键,就如张谈及当年世人对其花瓶时期的看法说道。好的不好的,都是我。
好的不好的,都是厉娜。
超女让我们认识娜,应该感谢。
不要总纠结娜的超女之名,娜的实力,雪梨有信心。
等待的是你的好作品。
好的不好的,都是厉娜。
(此篇完,现在看来,或许连纠结的人都已不知道消失在天涯的哪端,
但是,此文的另一层意义还在,有机会还会再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