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吧 关注:4,764贴子:204,840

康师品李清照词(不断添加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了康老师的讲座,非常喜欢,尤其是对词赏析部分非常非常喜欢,所以我想把它们攒在一块儿欣赏~~~素材摘自霜风哥整理的文字稿,霜风哥~~~~~~~~~~~~~嘿嘿


1楼2007-11-10 15:07回复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


    2楼2007-11-10 15:11
    回复
      2025-08-23 06:04: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李清照在她的少女时代,她的生活在她的眼睛里边是充满了色彩的,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这很集中地体现在她这首著名的词《如梦令》当中: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词写得太好了,为什么?她非常集中地体现出李清照的词特有的对瞬间的那种准确的把握,是不多见的。“常记溪亭日暮”,我经常想起来那一天的傍晚,我经常想起在那一天的傍晚所发生的一切,可见,那个傍晚在李清照的记忆当中是多么地深刻,多么地愉快,多么地让她不能忘怀,那是个什么样的傍晚呢?她说了,“沉醉不知归路”,喝醉了,我们觉得这很不像话,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按现在来算的话上高一高二,怎么能“沉醉不知归路”呢?她们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在一块儿玩,玩儿得还很高兴,何以见得呢?说“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她们是干嘛去了?划船去了,在船上弄点小零食,喝点小酒,一边唱着歌,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着灿烂的夕阳和晚霞,可是时间一长,喝多了,那船就“误入藕花深处”,这就点出来,她不是在海上划船,也不是在江面上划船,而是在一片优美的湖面划船。 

      “误入藕花深处”,一个“误”字和前面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什么呢?喝多了,喝多了以后,船的航向就有点变形,所以就划到藕花的深处,这说明她们不但欣赏着夕阳西下的晚霞,同时一边喝着酒,一边也在欣赏着什么呢?美丽的荷花,我们想想,你不管你闭上眼睛想,还是睁着眼睛想,你都能想到眼前那种非常绚烂的景象,灿烂的晚霞,静静的湖面,让她们这一划,就不是静静的湖面了,绿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还有醇香的美酒,还有她们欢快的笑声,如果你要再仔细看,可能因为她们兴奋,还有她们绯红的脸庞。最重要的是,“误入藕花深处”之后,“争渡,争渡” 还不是一艘船,当时不知道租了多少艘,我刚才说了,她们是一群人在玩儿,玩儿得很高兴,高兴在哪儿?就是大家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地栽到藕花的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扑啦啦的,一群的水鸟从一望无际的田田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作家,给我们描画出了这样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的画面,你能说它的作者是一个娇滴滴的,终日以泪洗面的闺中的小姐吗?那不是。非常地活泼,非常地有生机,而且非常地有性格,而且她跟别的女孩子一个最大的不同在哪儿?她不但能享受这样的快乐,她还善于描写这样的快乐,把这个快乐留给我们一起分享。不然,将近一千年后的我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到在宋代的社会,一个少女她所享受到的快乐的生活时光呢?那是不可想象的,这首词也因此具有史料价值。


      3楼2007-11-10 15:18
      回复
        之二---如梦


        4楼2007-11-10 15:22
        回复
          之三--浣西


          6楼2007-11-10 15:51
          回复
            晕哉,打错字了~~~谁不小心看到了别往眼里揉沙子哦~~~
            [品析]
            秀面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已经到了出阁年龄的李清照,也一定会对自己未来的爱情生活有着一番浪漫而温馨的憧憬,这首浣溪纱即传达了这一点。这个少女向芙蓉花一样美,靠在“宝鸭”香炉上,香炉的形状做成鸭子的形状,靠在那个“宝鸭”的香炉上,正在回味那甜美的一瞬间,回味的过程当中她觉得特别美好,这个美好就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住,终于那一丝笑容就像芙蓉花绽开一样,在她脸上就绽放开了,绽放得是如此地开,以至于人家路过的人,一看就能猜出她心里在想什么,所以说什么呢“眼波才动被人猜”,她一边想着一边情不自禁地就笑出来了。我们平常生活中也能遇到这样的事,所以你的面部表情容易泄露你内心的秘密。特别是她眼波一动,想的时候不是说俩眼死盯盯地盯着一个目标物在那儿想,而是一边想呢,滴溜溜、滴溜溜眼睛转来转去的,这代表她有活思想。她想了很多,就在这想的时候,路过一个人,当然这个人是假想的,看到这个姑娘,脸上荡漾着一层淡淡的、浅浅的、美好的、憧憬的微笑,眼珠还动来动去,美个滋儿地在那想什么呢?就把一个少女的一番情怀都泄露出来。 

              所以我们说李清照写词,她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她的天才。我前面一再讲过,李清照写词有个突出的特点,是其他人都不大具有的,就是特别擅长写一刹那、一瞬间的动作,“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一瞬间的动作被她捕捉到了,而且还有个特点,她写这一瞬间动作的时候,这用的词,用的语言特通俗,不难懂。既然你的动作是一瞬间的,那你表达这一瞬间的动作,如果表达得特学究气,那就不像是一瞬间了,好像在读历史一样。 

              她说“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本来刚跟那个她的那一个约会过,又写了一封信,约会的信,寄出去了,等,等着等着就发狠了,她叫“娇恨”。“娇恨”这词恐怕是一种创造,有什么“娇气、娇滴滴、娇媚、娇生惯养”,没听说过一种恨叫“娇恨”,就是一边恨着,一边撒娇着,就是在撒娇当中生出恨意来,其实是因爱而生恨。为什么恨呢?就是怎么还不回信呢?等死我了你。其实是特甜蜜的,就是甜得要死,蜜得要死,但是呢,那人他还没来,所以说“半笺娇恨寄幽怀”,我这一番心思,什么叫幽怀呢?我这心思很密、很深,别人不知道,其实人早都知道了,那一笑,眼珠一转,人都知道她想什么呢,她自己以为这还是多大的秘密,写得特别地形象,这是很难写的。写文学作品,写诗词,比方说写一个杯子,它的外形,写一个桌子,它的外形,这很好描写,正方形,立方体。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最难写,特别是写女性的内心活动,更难写。以往都是男性作家写女性的内心活动比较多,在古代文学作品里边。女性写自己的,好象是容易写,其实也不好写,为什么呢,人看自己最难。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一个女性,为爱她的男人而打扮自己,但她说实话,她不一定说是我这么打扮,女性自己就喜欢,她主要是为这男的看的。写人物内心活动也一样,是吧,所以爱得太深,又见不了面,见不了面就有点儿发狠,发狠就恨他,恨他是为了让他更快点儿来。就是古人说的写东西要搔到痒处,不可隔靴搔痒。这一下就把这个人物的所有的内心的隐秘的情感全部暴露出来了,所以叫“月移花影约重来”。最后放一句大白话,什么时候约会的时间才能到呢?别着急,慢慢就到了。 

              我们姑且不论这首词是不是李清照写自己的爱情生活的,但是,她写得太精彩了。我们说文学来源于生活,即便不是真正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故事,但是,我可以体验,这种体验是不是也有憧憬的意味在里边,肯定有,所以我们说这首词在李清照的少女时期,可以看做是她对未来的美好的爱情生活的一种向往,一种憧憬,同时,正是这首词,也让我们感觉到,李清照写“情”,的的确确具有天赋,具有很高的天才。


            7楼2007-11-10 16:10
            回复
              小结一下:
              之一:惊起一滩鸥鹭--活泼烂漫的少女时代
              之二:应是绿肥红瘦——敏感多情的少女情思
              之三:秀面芙蓉一笑开——对爱情的无限憧憬

              之四:却把青梅嗅(点绛唇)——人生若只如初见


              8楼2007-11-10 16:25
              回复
                之五:徒要教郎比并看——一对神仙眷侣两情相悦的幸福生活

                1.


                10楼2007-11-11 10:49
                回复
                  2025-08-23 05:58: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11楼2007-11-11 10:50
                  回复
                    (品析)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和赵明成喜结良缘,终成百年之好,这一对新人这么有才华,这么般配,他们的生活是怎么幸福的,换句话说他们的幸福指数能有多高?关于幸福这个话题,李清照在这一首词里做了回答。
                    春天到了,卖花郎挑着这个花担卖花,李清照看到了,买来了一枝鲜花,这个鲜花上面还有点点的露珠,看上去是楚楚动人,非常地漂亮,左看右看,真好看,看了一会儿啊,就看出点犹豫来了,也看出点担心来了,她担心什么呢?她担心说,这花这么好看,我拿回家了以后,让我丈夫赵明诚看了,他就老喜欢这个花了,就不一定喜欢我了,因为什么呢?他可能会觉得这个花比我这个人长得还漂亮,所以她说: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我就害怕他看见这个花以后犯猜疑,就觉得这个花怎么长得比我夫人还要漂亮。其实我们想想,李清照这会也就才十八、九岁,本来就是青春年少、青春焕发,她又饱读诗书,气质是清丽而高雅,怎么会担心连一枝花都比不过呢?她之所以这么故意要猜疑赵明诚的想法,之所以要故意这么样去嫉妒这一枝鲜花,有另一层含义,其实就是想很柔情地告诉赵明诚,我是多么多么地在乎你,也是想顺带着告诉别人,在我们家赵明诚的眼睛里头,我永远都是最漂亮的那个惟一。这个词人写词,尤其是女性词人写词,那种纤细的内心的活动,往往她要表达一个意思,要从反面去说,当她说是的时候,往往是说她不是;当她说不是的时候,往往说就是。所以她接下来才说“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好,你这朵鲜花,你不是很漂亮吗?好,我们就来比一比,我就把你插在我的云鬓间,插在我的头发里头,鲜花和美人的脸庞并列,然后等到赵明诚从太学放学回来以后,看一看咱们俩到底谁更漂亮,那就得让赵明诚来说个答案。其实她心里很清楚,非常喜欢她的赵明诚肯定会有一个肯定的答案说,这朵鲜花确实是美啊,不过我的夫人确实更美。 
                    所以我们说通过这样一首词,我们能够非常细微地体察到李清照对自己婚姻的状态那种满意的程度,她恨不能给全世界的人都宣布,我太喜欢,太欣赏,太爱我的丈夫赵明诚了,我太喜欢太爱我这个家庭了,但是她借助的意象只是一枝鲜花而已,她翻来覆去地说,看上去是在嫉妒这枝鲜花,其实还是在突显自己的美丽 。这首词写得这么好,以至于有人怀疑这词根本不是李清照写的,为什么呢?李清照是大文学家呀,这首词思想内容不是那么深刻,立意不是那么高远,甚至显得有点太浅切、太通俗了,大文学家写的东西应该看不懂才对,这不是李清照写的。他们不知道有一句话叫什么,叫“真名士,自风流。”往往是大文学家,卓越而杰出的文学家写出的作品才那么意味深长而又通俗易懂,所以我们发现凡是伟大的文学家写的那些杰出的作品,为什么能够流传,就是我们老百姓喜闻乐见,一看就懂。 ---真名士,自风流!


                    12楼2007-11-11 11:02
                    回复
                      顶啊,小邮票加垫子和枕套,还真漂亮,枕着赏析入眠,哈哈哈:)


                      IP属地:江苏13楼2007-11-11 18:54
                      回复
                        这个图片是咋弄的?明月你用ps处理的吗


                        IP属地:陕西14楼2007-11-11 18:58
                        回复
                          嘿嘿,光影魔术手啊,还是霜风哥告诉我的呢~~PS有日子不摸了~~


                          15楼2007-11-12 14:42
                          回复
                            继续:)
                            前三集的词赏析完了,第四集呢,实在让人郁闷,央视把青州十年的生活给抹杀了,只听得康师说--赵明诚和李清照在回到青州了以后,夫妻之间的感情是越发地深厚了,他们彼此相爱、相知、相敬..赵明诚虽然在政治失意和人生低谷的时候回到了青州,但是他依然得到了李清照的宽容,李清照的谅解,李清照的关爱,包括李清照对他的一如既往的爱恋...总之,青州这十年是赵明诚夫妇生活最安逸、也最愉快的十年,也是李清照本人这一生当中生活得最愉快的十年...青州十年的隐居生活,使得李清照和赵明诚更加恩爱,夫妻俩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继续撰写整理《金石录》一书,他们依然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至于具体怎么个美好法,广大观众无从得知,因为删减怠尽,突兀接到青州生活结束两人感情发生变化时期,让人觉得心里很空很别扭,相关词作也就一并无缘品味了..

                            之六:多少事欲说还休——那些无奈重复着的俗套故事..


                            16楼2007-11-12 15:18
                            回复
                              2025-08-23 05:52: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哦,又有啦,真好,继续赏析,哈哈:)


                              IP属地:江苏18楼2007-11-12 16: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