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吧 关注:73,474贴子:243,056
  • 7回复贴,共1

书经有一句看不懂,请教各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惟口出好兴戎


1楼2007-11-07 17:37回复
    谢兄久违,问声好。我根据孔疏作个解释: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其实细读当为: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君出言有赏有刑,“出好”谓爱人而出好言,故为赏善。“兴戎”谓疾人而动甲兵,故为伐恶。此句意谓为人君者,当一言九鼎,平时若想赏善罚恶,必须深思熟虑之后,方可为之。说出之后,就不可改变了,故曰:“朕言不再”。


    2楼2007-11-07 18:38
    回复
      2025-11-26 11:10: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是啊,不过这篇《大禹谟》属梅赜的伪古文尚书的一篇,作伪者为了仿求上古汉语之难解,总要“学习”前人一下以求高古


      4楼2007-11-08 15:23
      回复
        我看的和3楼一样```还是觉得2楼的好解释些
        谢谢2位
        不知4楼什么意思?


        5楼2007-11-09 18:02
        回复
          尚书可以说是上古史官们的记录结集,一般认为原先是几千篇,后来经过孔子的删定,定为了百来篇,通行起来,这是第一个版本。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的博士叫伏生的,把这版的尚书藏在墙壁里,等到汉初天下平定了,又从壁中取出它,此时已只能找到二十八篇了(有说二十九篇的)。由于第一版本的完整版在战乱中失传,所以伏生的这个残缺版尚书不久得到官方承认,是为《今文尚书》,这是第二个版本。汉武帝时,鲁共王造房子坏孔子宅,却在孔宅的壁中发现另一版的《尚书》,是用“古文”书写的(即先秦文字)。这版的尚书比伏生版的多出了十六篇,且其中的文字也有所不同,后来被孔安国得到,经过后人训解,是为《古文尚书》,这是第三个版本。但是古文尚书很长时间都未得到官方承认,所以无法压倒《今文尚书》。时代推进,直到西晋末年发生永嘉之乱,中原遭到严重破坏,图书大量损失,《今文尚书》经此兵燹,竟至于彻底失传。第三版的《古文尚书》由于长期在民间发展,所以得以保留。然而到了晋室南渡,有豫章内史叫梅赜的,献了一部《孔传古文尚书》,这版的《古文尚书》,共计五十八篇,据梅赜讲说此书来源于魏晋时代的郑冲所传,这是第四个版本。这个版本的《古文尚书》看起来比第三版的孔壁《古文尚书》要全要完整,所以第三版又被此版压下去,及至唐代,此版被正式定为国家正式版,留传了下来,而第三版也因此失传。


          7楼2007-11-10 16:33
          回复
            然而经过宋代以来一直到近现代各时期各家的大量证伪,可以证明这个第四版是个伪版的《古文尚书》,所以又称伪《古文尚书》。这版里面的二十五篇经文是伪造的,全书的序文和注解也全系伪造。这全伪的二十五篇包括: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说命(三篇)、泰誓(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冏命。其余各篇也有真伪混杂的情况。然而时至今日,传世的也只有这个版的伪《古文尚书》了。所以我说这些比较怪的句子,当是魏晋时人模仿古人语法而为,由于他们本身是伪托前人,刻意在模仿,所以对这个意思能自圆其说则可了。


            8楼2007-11-10 16:47
            回复
              • 219.135.230.*
              诚为高哉。

              ——kmvaan


              9楼2007-11-13 1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