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升力体飞行器的叫法并不严谨,普通飞机也是一个升力体。这里指的是翼面积很小,高度翼身融合,主要以机体产生的升力飞行的飞行器,总之就按照俗称升力体飞行器吧。
之前由于FAR更新了体积升力的算法,升力体飞行器成为了可能,再加上那架丑鸭看得人心动,KSC决定要搞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升力体飞行器。于是就有了新地平线计划。
升力体飞行器在大气内飞行特性相当恶劣,应该说用途不大。但作为SSTO来说却有着诸多优点:入轨时阻力低,效率高,没有机翼的死重,太空机动性好,再入时虽然很难像飞机一样落到跑道上,但却可以在大气内大范围机动寻找合适的降落场……
以下是实验过程 (推荐那个Hot rockets mod,尾焰的颜色十分逼真)




总而言之,现在的升力体缺乏基本的实用性。主要在于1.失速攻角太低且一旦失速有很大的上仰发散倾向。2.配平问题。跨音速段的升力焦点前移十分难以应付。同时,升力体所需要的静安定性远远大于常规飞机,这导致高速下配平阻力过大。
综上,除非能模拟乘波体,否则还是老老实实造飞机吧。不过在设计普通飞机的时候,可以考虑更高程度的翼身融合,会在高空有很大益处。至于纯升力体SSTO,建议垂直发射,不然低空跨音速实在是太难控制了。
之前由于FAR更新了体积升力的算法,升力体飞行器成为了可能,再加上那架丑鸭看得人心动,KSC决定要搞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升力体飞行器。于是就有了新地平线计划。
升力体飞行器在大气内飞行特性相当恶劣,应该说用途不大。但作为SSTO来说却有着诸多优点:入轨时阻力低,效率高,没有机翼的死重,太空机动性好,再入时虽然很难像飞机一样落到跑道上,但却可以在大气内大范围机动寻找合适的降落场……
以下是实验过程 (推荐那个Hot rockets mod,尾焰的颜色十分逼真)




总而言之,现在的升力体缺乏基本的实用性。主要在于1.失速攻角太低且一旦失速有很大的上仰发散倾向。2.配平问题。跨音速段的升力焦点前移十分难以应付。同时,升力体所需要的静安定性远远大于常规飞机,这导致高速下配平阻力过大。
综上,除非能模拟乘波体,否则还是老老实实造飞机吧。不过在设计普通飞机的时候,可以考虑更高程度的翼身融合,会在高空有很大益处。至于纯升力体SSTO,建议垂直发射,不然低空跨音速实在是太难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