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巴拉太空计划吧 关注:83,322贴子:1,887,777
  • 13回复贴,共1

新地平线号升力体试验机首飞记录,果然,纯升力体还是缺乏实用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升力体飞行器的叫法并不严谨,普通飞机也是一个升力体。这里指的是翼面积很小,高度翼身融合,主要以机体产生的升力飞行的飞行器,总之就按照俗称升力体飞行器吧。
之前由于FAR更新了体积升力的算法,升力体飞行器成为了可能,再加上那架丑鸭看得人心动,KSC决定要搞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升力体飞行器。于是就有了新地平线计划。
升力体飞行器在大气内飞行特性相当恶劣,应该说用途不大。但作为SSTO来说却有着诸多优点:入轨时阻力低,效率高,没有机翼的死重,太空机动性好,再入时虽然很难像飞机一样落到跑道上,但却可以在大气内大范围机动寻找合适的降落场……
以下是实验过程 (推荐那个Hot rockets mod,尾焰的颜色十分逼真)




总而言之,现在的升力体缺乏基本的实用性。主要在于1.失速攻角太低且一旦失速有很大的上仰发散倾向。2.配平问题。跨音速段的升力焦点前移十分难以应付。同时,升力体所需要的静安定性远远大于常规飞机,这导致高速下配平阻力过大。
综上,除非能模拟乘波体,否则还是老老实实造飞机吧。不过在设计普通飞机的时候,可以考虑更高程度的翼身融合,会在高空有很大益处。至于纯升力体SSTO,建议垂直发射,不然低空跨音速实在是太难控制了。


IP属地:四川1楼2014-01-26 14:50回复
    前排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1-26 15:01
    回复
      2025-09-03 22:32: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核电!


      IP属地:广东4楼2014-01-26 15:05
      回复
        悲剧hot rocket只能玩原版


        5楼2014-01-26 15:13
        回复
          还是不错的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1-26 15:15
          回复
            @迪神的诅咒
            看起来升力体模拟的BUG还是太多。先不说Turbo那个显而易见的BUG, 光是升力体的阻力模拟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看这里,我不明白为什么启动火箭发动机以后始终无法加速。当时TWR有1.19,检查配平也没有问题,但是速度始终加不上去。不能理解阻力是哪来的。估计又是算法上的BUG,包线右上的模拟明显有问题。
            然后,你之所以能冲出大气除了Turbo的BUG以外,你的TWR很高也有关系。现实中,哪怕是KSP里,实用化的飞机推比都不可能那么高。比如,妖精的白骑士高空TWR略过1,我的极光高空推比接近0.7。
            估计得等作者修复了。




            IP属地:四川7楼2014-01-26 16:48
            收起回复
              不玩FAR 电脑太水了 不过想问下在far的条件下 前掠翼和后掠翼有无区别 如果是可变机翼是否能改善飞行状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27 08: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