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的作家王小波,曾在他的随笔中,跟读者讲过他经历的一个故事——
我在美国留学时,认得一位青年,名叫戴维。我看他人还不错,就给他讲解中华文化的真谛,什么忠孝、仁义之类。他听了居然不感动,还说:“我们也爱国。我们也尊敬老年人,这有什么,我们都知道!”我听了,不由得动了邪火,真想扑上去咬他。
“邪火”还是被压住了,也没发生“咬人”事件,为什么呢?王小波接着讲了另一件事情——
我有位阿姨,生了个傻女儿,比我大几岁,不知从几岁开始学会了缝扣子。她大概还学过些别的,但没学会。总而言之,缝扣子是她唯一的技能。我到她家去坐时,每隔三到五分钟,这傻丫头都要对我狂嚎一声:“我会缝扣子!”
我知道她的意思:她想让我向她学缝扣子。但我就是不肯,理由有二:其一,我自己会缝扣子;第二,我怕她扎着我。
最后,王小波的结论是——
之所以没有咬那个美国人一口,是因为想起了傻大姐,想起了缝扣子。或者说,是不想当傻大姐,不想干硬教别人缝扣子的傻事儿。
但,这样的“傻大姐”,中国人当中,岂止一个?这样的“傻事儿”,中国人过去在干,现在在干,将来还会不亦乐乎地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