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医验药吧 关注:283贴子:1,784
  • 0回复贴,共1

你们为什么信中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们为什么信中医——与中医粉丝谈心
南风
在中国,中医信徒之众,当数以亿计。不仅大量普通百姓对此深信不疑,很
多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受过理工背景高等教育的人,也是中医的粉丝。排除其中
“不信装信”、借以从中牟利的那部分伪信徒,也确实很多人对中医的相信,是
发自内心的,绝不是装出来的。中西医大讨论震撼一时,惊醒了一些中医粉丝的
迷梦,但大量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信徒还处在浑浑噩噩的状态而不自知,对这部
分人,很有必要对他们的思想和动机,进行经验上的归纳和逻辑上的分析,以找
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走出迷信,促使他们更快的清醒。
中医信徒信中医,原因诸多,我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很难准确的搞清楚他们
的心态,只能凭自己的观察和逻辑分析加以推测。如果哪位中医粉丝看到了拙作,
并且认为您不是因为我在下文所说的原因之一而相信中医,请您告诉我并不吝指
教!
第一是普通百姓文化素质不高,分不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分不清医学与文化
的差异。中国的广大百姓,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现代科
学所知甚少。身边的人信,他们就跟着信。至于什么是科学,科学有哪些特征?
科学作为一种方法和非科学有何差异?普通百姓是不懂的。比如“以形补形”、
“以毒攻毒”的理论,在老百姓心目中或许都是科学的理论。“蚂蚁强力胶囊”
(类似名称)为什么可以治类风湿?因为蚂蚁不怕水,从不得关节炎。“虎鞭”
为什么可以壮阳?因为老虎乃百兽之王,“阳刚之气”十足!鸡蛋为什么是暖性
的,鸭蛋为什么是寒性的?因为鸡在地上、鸭子在水里……所有这些牵强附会的
说法,真真实实被很多人当作是一种科学。“上火”、“败火”这些肤浅的表述
更是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不否认在经验层面有一定意义,但显然称不上科学,显
然没有揭示问题的本质)。那些“高深”的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穴道理论,特别
是用文言书写的晦涩难懂的经典著作,无不使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医学
心生敬畏!特别是现代的中医很懂得借助科技的手段进行包装、推销,什么“全
息保健枕”、“微波穴位治疗仪”,“纳米生发”……把古老的阴阳五行与现代
科技融为一体。而科学知识匮乏的人,特别是老人,早就被唬得一楞一楞的。就
是一些科学素养比较差的知识分子,也可能上这个圈套。
第二是出于祖先崇拜的情节。我们中国人,祖先崇拜的情节是很深厚的。农
业国家重经验,不重科技,重家庭,而不重个体,故此缺少了科学与民主。因为
传统的农业生产,一要靠“天”,风调雨顺,就是好收成,风不调雨不顺,农业
生产就遭殃。所以古人对“天”是很敬畏的,皇帝经常祭天,以乞求个好年成,
皇帝也自称天子,以借天的名义统率万民;二要靠人的经验。谁最有经验呢?显
然是老年人,胡子越长、皱纹越深、牙齿越少,就越有经验。小孩子不懂事,老
人一句话“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小孩子不听老
人言,吃亏的日子在眼前”,就把你骂得心服口服。在农业社会中,那样一种生
产方式就导致了一个以家庭为基础、以家长的经验及其派生出来的权威为中心的、
以伦理规范取代法制作为熟人社会(农业社会人口流动少,形成熟人社会)调节
手段的社会结构。国就是放大的家,皇帝就是放大的家长,长幼尊卑贵贱的社会
观念就是放大的家庭等级秩序。在这样的一种社会,先辈的经验被固化成一种不
可违反的传统,形成了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导致了“道不变,天亦不变”,“祖
宗之法不可变”的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求稳不求变、厚古薄今的社会心态。几
千年的思想是不能一下子被扭转过来的,厚古薄今、祖先崇拜、“向后看”的文
化坐标至今仍扎根于很多国民的心中。凡是古人的东西,凡是经典的著作,都是
“高深”的,后人的智慧与知识均不能超越,只能对其顶礼膜拜。扁鹊、华佗
(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张仲景、李时珍等神医(很多都是传说中的事迹)一个
个犹如神人,有“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之超凡能力,令现代高明医生也望
尘莫及。在非医学领域,孙子兵法指导现代企业管理、易经指点前程……也是火
热一时。对祖先的崇拜,导致对祖先创造出来的医学体系的崇拜,从不去怀疑,
从不去思考,这就是一些人典型的浆糊式脑袋的思维特征。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1-14 19: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