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这个曾经活跃的很的ID,恍然间发现最后一次在溢吧的发言已是在去年的三月末。“溢涵灏炅”的小号变成了大号,而这个大号,反而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小号。不知为何,发言不再如往日勤快。偶尔在贴吧里转上一转,好似不断的多了些新面孔,很开心,也还好旧面孔大部分也都还在。
不得不说,我是个怀旧的人。
怀旧?怀旧。
也许是说得好听些罢了吧。与其说是怀旧,倒不如说是喜欢沉浸于过去的世界,当然是于我个人而言。一路风景变幻,或晴空万里,或电闪雷鸣;也许前方路上布满荆棘,倒也可能顺畅无阻。正是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样子的事情出现,也就更加珍惜身边人,眼前事。就像电视剧,我喜欢最初的剧情,如谍战剧里地下党永远潜伏,如家庭片男女主角永远在恋爱,如警匪剧警察永远在追捕…感觉只有这样,才可以留住所有人。多想时间静止。因为不知道一旦走上这条轨道,会得到些什么,但怎样都难以摆脱的经历,就是会失去一些人,错过一些事。
从7岁到18岁,从赤峰到奥克兰,可以说沙溢陪伴了我的整个少年时期。从02年的炊事班开始, 从05年的武林开始,从08年加入溢吧开始…从一开始在吧里,一口一个沙兔子,到后来觉得不够尊重集体改称某沙,再到现在脱口就是老沙。几年间改变太多。原来吧里的“小孩子们”也都长大了,老沙也从单身变成一家三口。于是我们记得的日子除了2月15日,还有12月1日和7月16日。
第一次看话剧,是《收信快乐》,从此难以抵挡话剧的魅力;第一张签名照,是他的;第一次买电视剧杂志,是他的“三十而立”专访;第一次改变成为导弹工程兵的目标,转而想当空军,是因为他的“鹰隼大队”;第一次PS图的主人公是他;第一次拍祝福视频,是为他的生日会;第一次买礼物送人,是为了录他的节目;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骄傲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偶像,就是他…如此简单总结一下,发现好像很多第一次都是属于他。
小学时写日记,老师说我写的最好的一篇是“武林外传人物点评”;初中时写作文,我的第一篇满分作文是“邻家大哥——沙溢”,老师甚至因为我的作文特意去看了当时正热播的《甜蜜蜜》和很久不播了的《男人底线》。细细回想,原来每次写老沙时,都是思如泉涌。我没有与老沙的合影,但有生日会时熊姐发给我的彩信照片,有《收信快乐》留下的张张书签,还有《影视风云录》台下握手留在手心的点点温暖。
写着写着,好像又写远了…那就再说回来。
一直都在,从未走远。
是我顶喜欢的一句话。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以这句话为题目了,但向来都觉得用来形容像我这类人是再贴切不过了。即使不常出现,但一直都在,并记得一切。记得和小扇子在吧里拌嘴取乐,记得和流水开的酱油铺,记得和车车、小扇组建的“捣乱铁三角”,记得贴吧被黑的只剩几页帖子时,消失很久不见的人又全都回来时的情景。尤其记得四年前想让佳姐帮我带封信到上海生日会给老沙,但让佳姐跑了很远都没能跟我接上头。这件事我一直心存歉意。借此机会,真心地说一声:佳姐对不起。
不知不觉扯了这么多,最后只想说,佳姐、幕幕姐、车车、流水、猫子姐、丹丹姐、鸵鸟姐、俊书姐、小白姐、本本、呆板、小千、惠姐、溢雯、凤凰、小玉涵、溢路、小扇子……某嘉从未走远…
不得不说,我是个怀旧的人。
怀旧?怀旧。
也许是说得好听些罢了吧。与其说是怀旧,倒不如说是喜欢沉浸于过去的世界,当然是于我个人而言。一路风景变幻,或晴空万里,或电闪雷鸣;也许前方路上布满荆棘,倒也可能顺畅无阻。正是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样子的事情出现,也就更加珍惜身边人,眼前事。就像电视剧,我喜欢最初的剧情,如谍战剧里地下党永远潜伏,如家庭片男女主角永远在恋爱,如警匪剧警察永远在追捕…感觉只有这样,才可以留住所有人。多想时间静止。因为不知道一旦走上这条轨道,会得到些什么,但怎样都难以摆脱的经历,就是会失去一些人,错过一些事。
从7岁到18岁,从赤峰到奥克兰,可以说沙溢陪伴了我的整个少年时期。从02年的炊事班开始, 从05年的武林开始,从08年加入溢吧开始…从一开始在吧里,一口一个沙兔子,到后来觉得不够尊重集体改称某沙,再到现在脱口就是老沙。几年间改变太多。原来吧里的“小孩子们”也都长大了,老沙也从单身变成一家三口。于是我们记得的日子除了2月15日,还有12月1日和7月16日。
第一次看话剧,是《收信快乐》,从此难以抵挡话剧的魅力;第一张签名照,是他的;第一次买电视剧杂志,是他的“三十而立”专访;第一次改变成为导弹工程兵的目标,转而想当空军,是因为他的“鹰隼大队”;第一次PS图的主人公是他;第一次拍祝福视频,是为他的生日会;第一次买礼物送人,是为了录他的节目;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骄傲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偶像,就是他…如此简单总结一下,发现好像很多第一次都是属于他。
小学时写日记,老师说我写的最好的一篇是“武林外传人物点评”;初中时写作文,我的第一篇满分作文是“邻家大哥——沙溢”,老师甚至因为我的作文特意去看了当时正热播的《甜蜜蜜》和很久不播了的《男人底线》。细细回想,原来每次写老沙时,都是思如泉涌。我没有与老沙的合影,但有生日会时熊姐发给我的彩信照片,有《收信快乐》留下的张张书签,还有《影视风云录》台下握手留在手心的点点温暖。
写着写着,好像又写远了…那就再说回来。
一直都在,从未走远。
是我顶喜欢的一句话。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以这句话为题目了,但向来都觉得用来形容像我这类人是再贴切不过了。即使不常出现,但一直都在,并记得一切。记得和小扇子在吧里拌嘴取乐,记得和流水开的酱油铺,记得和车车、小扇组建的“捣乱铁三角”,记得贴吧被黑的只剩几页帖子时,消失很久不见的人又全都回来时的情景。尤其记得四年前想让佳姐帮我带封信到上海生日会给老沙,但让佳姐跑了很远都没能跟我接上头。这件事我一直心存歉意。借此机会,真心地说一声:佳姐对不起。
不知不觉扯了这么多,最后只想说,佳姐、幕幕姐、车车、流水、猫子姐、丹丹姐、鸵鸟姐、俊书姐、小白姐、本本、呆板、小千、惠姐、溢雯、凤凰、小玉涵、溢路、小扇子……某嘉从未走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