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9,335贴子:10,067,584
  • 27回复贴,共1

曹雪芹为何要住在西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雪芹生于南京,13岁到北京,在这个城市生活了30多年,其不朽巨著《红楼梦》便以北京为背景,杂以南方景色写作而成,书中鼓楼西大街、苇子坑、水月庵、花枝巷等,都是老北京地名。比如薛蟠被打一节,就发生在“苇子坑”,被救回时,因伤重不能骑马,贾蓉只得去前面“关厢”雇了一乘小轿,显然是实写德胜门外地理。
  曹雪芹在老北京住过好几个地方,曹家被查抄后,雍正下令“少留房屋,以资赡养”,留下了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贡院附近)、前门外鲜鱼口、东城烧酒胡同等几处旧房,此外通州还有600亩地和张家湾一家本银七千两的当铺,加上曹寅生前收藏了3000多幅名人书画,足以支撑一时。
  由于曹雪芹在旗,不能参加科举,身份为奴(汉军包衣),又不能担任朝廷部院官员,故无以自养,只能坐食山空,不久陷入贫困境地中,只能以卖画为生,朝不保夕。1745年,他在宗室子弟学校中谋到教职,每月能收入12斗米和几两银子,算是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大约2年左右),可后来又离开了学校,经济再度吃紧,一度不得不到崇文门外卧佛寺中借住。
  1750年前后,曹雪芹生计日蹙,据传说,当年春天阴雨绵绵,曹雪芹住的老房塌了。因他家是被抄家的,平时大家拿他当“坏人”,房塌了也没人给他收拾。这一来,连立足之地也没了。后经朋友介绍,在香山脚下镶黄旗北营子碉楼下帮他找了两间东房,同院只住一个老太太,此地极为荒凉,家后的山坡因狼多,被当地人称为“狼道”。
  曹雪芹在旗时,作为包衣家奴每季度可得4两养赡钱粮,且内务府负责安排工作,但前提是不能离开北京内城,他远避黄叶村,连这点收入也放弃了,由于没有生活来源,只能举家食粥,时时靠友人接济。
  后来,曹雪芹不得不靠扎风筝来糊口,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记载:“其人(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
  1762年,曹雪芹的儿子患白口糊(白喉)病死,令曹雪芹万念俱灰,他借酒浇愁,使原本就不轻的病情又加重了。同年除夕,由于住地太荒凉,无法及时找到医生,一代巨匠溘然长逝,不朽巨著《红楼梦》没能最终完成。
  虽然今天西山黄叶村已成旅游景点,但当年它远离城市喧嚣,只因属于旗地,没有房租,才给了曹雪芹一个容身之所。伟大的创造需要社会的扶持,可短时期人们很难意识到它的价值,而等大家真的意识到时,一切已经太晚了。
  本文主要材料引自《北京志·海淀区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1-13 12:29回复
    沙发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1-13 12:32
    收起回复
      2025-08-24 23:12: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朽巨著《红楼梦》没能最终完成~~~不朽巨著《红楼梦》没能最终完成~~~不朽巨著《红楼梦》没能最终完成~~~不朽巨著《红楼梦》没能最终完成~~~不朽巨著《红楼梦》没能最终完成~~~不朽巨著《红楼梦》没能最终完成~~~


      4楼2014-01-13 13:44
      收起回复
        没钱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1-13 13:45
        回复
          为曹公一大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1-13 18:56
          回复
            红楼梦未完才增添了它无限的想象魅力,只是苦了曹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1-13 19:40
            回复
              我有一次去北京,想找找这个地方,没找到。本身我是带着怀疑去找的,裕瑞离曹公还是有点远,而且他写的东西实在是矛盾的多,只能辩证的认识,相反,敦两兄弟,还原度比较高。
              不过,胡适之没说这东西的原本到底是怎么来的。我又没见过原本。也存疑吧。


              12楼2014-01-14 13:46
              回复
                因为西山有玉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故意改几个字,给你顶顶!


                13楼2014-01-14 18: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