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时间嘀嗒嘀嗒地向前走着,高三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拨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班主任崔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新来的插班生郭嘉,就立刻开始了她高三的第一节课。这个崔老师一直是带毕业班学生的,教学经验颇丰,当然,她其他方面的经验也是相当充足的。比如说禁止早恋这种事情,她的打击手段可是出了名的简单粗暴。
郭嘉坐在第一排,曹操坐在最后一排,丁灵坐在中间第三排。每次下课,曹操都要经过丁灵去第一排找郭嘉,丁灵总会顿住做题的笔,然后抬起头瞥向曹操,课桌上高高的书成为了掩护丁灵看曹操时最佳的堡垒。
高三的日子,不是顺着过,而是倒着过的。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早已经改成了高考倒计时,每天减一。不断减少的数字鞭策着这群有志少年。
高三的国庆假期,更是奢侈的。
即便是奢侈的,丁灵还是决定鼓起勇气找曹操说出她心里的话。
“曹操,你明天有时间吗?可不可以——可不可以一起去看场电影?”这应该是丁灵跟曹操说的最长的一句话了。
“啊?电影啊——”
“哟,佳人有约啊~”荀彧毫不客气地在曹操背上拍了一记,他身后是郭嘉,郭嘉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叫人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郭嘉呢?有安排么?要不要一块去看?”曹操突然这么一问。
旁边的丁灵甚为尴尬,曹操是块木头,毫无疑问。
“我们明天要去乡下,就不做电灯泡了。”荀彧颇有深意的看了眼丁灵,又拍拍曹操的肩膀。
丁灵羞赧地都不敢抬起头。
“好吧,那丁灵,我有时间的。”曹操最终还是答应了丁灵。
有时候,我们对于不关心的人总是神经大条,满不在乎的。可是对于关心的人,我们又是那么想知道他此刻在哪里,在做什么,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在某个角落偷偷地想着他。
荧幕上的画面一帧一帧的在放映,可曹操的心思却完全不在那上面。他现在心里想的是郭嘉。
电影放映完,丁灵还意犹未尽地跟曹操讲着电影里的男女主角是如何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在一起了。“郭嘉——丁灵,我得回去了。”曹操脱口而出的郭嘉让丁灵的心猛地颤了一下。
“这么早就回去吗?”丁灵挤出了这几个字。
“不好意思啊,我才发现我家里还有事情。下次我请你看电影,我真得走了——”曹操向她挥了挥手,便走了。
丁灵想好的所有话,都还未来得及跟曹操说。刚才曹操的确把她叫成了郭嘉。她看着曹操远去的背影,没法大声地喊他回来。她和他,只是同学,大概也止于同学了。
丁灵想跟曹操说她喜欢他的,她觉得一旦这样说出口的话,那么只有两种情况,那就是要么曹操答应做他男朋友,要么曹操给她发好人卡,然后她继续过着那独自等待的生活,在后面偷偷地看着他。
丁灵叹了口气,走出电影院。这是世上最没法子的事儿了,她这样想着,心里也就舒服多了。
另一边,郭嘉和荀彧到了乡下,开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当然他们找的不是他们的爹妈而是他们的爷爷奶奶。
“奶奶,我回来了!”郭嘉进了院子,朝屋子里喊道。
“是小嘉回来了啊,你看谁在这里。”
进了屋子之后,郭嘉才发现有个人坐在长凳上,而那人就是郭扬。
“你怎么来了?”郭嘉把背包往钩子上一挂,有点不耐烦地问道。
“小嘉你怎么这么没礼貌,你大哥好不容易能回来一趟。”奶奶从厨房里拿来了一些水果,对着郭嘉嗔怪道。
“奶奶,爷爷呢?”郭嘉没有继续接着话说下去。
“你爷爷去荀彧家了,今晚在我们家吃饭。小扬,吃点水果。”
“谢谢奶奶。小嘉,听说你跳级了?想好考哪所大学了嘛?”郭扬试探性地问道。
“关你什么事?”郭嘉似是意识到在奶奶面前这样冷言冷语不好,于是又加了一句,“我还没想好。”
“去北京吧。我现在在北京的工作也稳定下来了。”
郭嘉没有接过话,而是望着窗外。院子里的橘子树上已经结满了黄橙橙的橘子,秋风一吹,一个个摇曳得欢实。
郭扬比郭嘉大了整整十岁。郭嘉呱呱坠地的时候,郭扬看着这个弟弟是及其欢喜的。但是年龄的差距终究摆在那里,两个人除了一些假期的交集,其他也就没了。郭嘉会跑的时候,郭扬上了初中,住了校,没有出现弟弟追着哥哥满世界跑的景象。郭嘉背着小书包蹦跳着上小学的时候,郭扬已经去了北京念大学。兄弟两差了十岁,各自的世界也越来越远。郭扬很想跟郭嘉好好谈谈,但郭嘉总是以各种借口逃避着。郭嘉越逃离,他们之间的隔阂就加深一层。
所以,在郭嘉的记忆里,郭扬就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父母因为工作的缘故,远在他方,本应该最最亲的哥哥,却始终没有和郭嘉心贴心。
郭嘉的童年,只有一个人的假日,一个人的双人床,一个人的毕业会。
郭扬一次次的食言让郭嘉再也不想跟他多说一句话。所以郭嘉打心底里讨厌郭扬的一切。郭扬问他大学考哪里,他心里想的是,不去北京就行。郭扬在北京,青年才俊,风头正劲。
郭嘉高一就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拥有了保送资格。然而他却毅然决定放弃保送而选择跳级参加高考。郭扬给他打过电话。
“你要是保送,北京的学校不是任你挑吗?”
“我的事情要你管?”
“我跟你说话你怎么老是——”
嘟——
毫不留情地掐断郭扬的电话,郭嘉冷哼一声,彼此彼此。
比起郭扬,郭嘉觉得,荀彧更像他兄长,这个刀子嘴豆渣心的少年。
他俩一起吃,一起住,一起上下学。之所以选择跳级,也有部分是因为荀彧吧。
那天吃过饭之后,郭嘉和荀彧来到了天台。
他们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看星星,话说北斗星还是荀彧指给郭嘉看的,现在这两个已经成为少年的人,再在天台上席地而坐,总有一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感觉,虽然那所谓的往昔不过就是两个穿开裆裤的小男孩的小打小闹。
“小嘉,还记不记得北斗星啊?”荀彧首先开口了。
“喂,文若,我的地理一向都很好的!”郭嘉笑着说道。
“我又没说你地理不好着什么急?!你说咱们两要一直不长大就好了,不经历变声期,永远停在七八岁,一起去隔壁袁绍家打枣子,看袁绍那个小胖墩追着我们跑,嘿嘿,太有趣了!”荀彧开始怀念起小时候了,嘴角弯弯。
“嗯,我也不想长大。”郭嘉说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曹操,那个比他高半个头,笑起来阳光灿烂的男孩,如若不长大,怎么会碰上他呢?
“郭嘉,你打算考哪里?” 荀彧是第二个问郭嘉这个问题的人。年纪一大,到了特定的年纪,各种烦恼就接踵而至,各种选择让你应接不暇。
荀彧一本正经的,可是并没有引起郭嘉的注意。他仍旧徜徉在自己的思绪里没有出来。
“郭嘉,郭嘉?你在听嘛?”荀彧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
“啊?对不起,走神了。”郭嘉微笑着说道。
荀彧也只好无奈地敲敲郭嘉的脑袋,“想什么这么要紧?”
“没什么。”郭嘉不会告诉荀彧自己在想曹操。虽然曹操这个人很聒噪,一直粘着他,但是现在看不到他,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那我刚才问你的话你听清楚了吗?”荀彧说。
“你说什么了?我还真的没有听太清。”郭嘉摸了摸后脑勺,一脸无辜。
“我问你考哪里呀,郭大哥在北京,你会去吗?我很想去北京的。”荀彧说到北京,一脸向往的样子。
“不会!”
“为什么?!”
“我想去其他地方啊!”
“有什么地方比首都好啊?!”
没有大哥的地方都好,抑或是有那个人的地方更好,郭嘉如是想道,这话他没有说出来。
因为郭嘉知道,荀彧一定会死缠烂打地问他那个人是谁,然后再揪着原因跟他扯东扯西。
乡下夜晚的星空,有别于城市,无比绚烂多姿。郭嘉和荀彧就坐在天台上,仰着头眺望着远方,谈论着未来。高三虽然沉重,但是这份宁静让人有了喘息的时间,郭嘉又想到了那张脸,心里泛起了别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