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吧 关注:238,234贴子:4,715,983

小城电影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在如海般的浮光掠影中,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
——猫
小城很小,只有七条街道,四家影院。
我小的时候,吃完晚饭能让大人领着去看场电影,是种很奢侈的享受。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小城的夜生活远不像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电脑这个词,在当时属于火星语言,至于互联网,我想那时的盖茨,并不比现在的一个中学生懂的更多。那年头多大的官,晚饭也都得在自己家吃,更别说酒吧、夜场、和各种暗藏玄机的洗浴中心了,火车站,也只是个单纯出门坐车的地方。人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白天上班,晚上上床,所以导致人口疯长,计划生育工作搞的很不成样子,很让国家头疼。为了能让人们把精神头从自家炕头上分散出来,于是决定大力发展电影事业,所谓大力、大力出奇迹,我很幸运赶上了这股潮流,在我八、九岁的时候,不算很少踏足的铁北,小城就已经有了四家可以容纳几百人,对外售票的公共电影院。
小城电影院的春天来了!
离我家最近的电影院,叫政府礼堂。听说那本来是政府开大会发奖状的地方,后来看见三道街的影剧院、儿童公园附近的老电影院、工人文化宫夜夜笙歌全院满座,钱赚的数不过来,有点眼红,于是决定搞点副业,闲暇的时候也开始卖票放放电影,没想到放着放着,就变成了主业。“市场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一切”,这话真是硬道理!和那些亢长无趣令人昏昏欲睡的大会比起来,电影就显得来劲多了。


IP属地:吉林1楼2014-01-01 09:50回复
    元旦新年快乐!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1-01 09:57
    收起回复
      2025-08-20 01:11: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新年快乐!


      IP属地:吉林3楼2014-01-01 10:08
      收起回复
        当时的电影票价很便宜,也就一瓶北冰洋汽水钱,任何家庭掏起来都不会感觉肉疼,于是吃完晚饭看场电影,成为很多人休闲生活的首选。
        每逢节假日,礼堂的门前更是人潮汹涌,售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买到票的兴高采烈,就像中了头奖。没捞着的垂头丧气,难掩脸上的失落。进场和散场的人群经常挤成一团,夹杂着被挤丢的,找不到家里大人的小孩,爹长妈短的喊叫。一只系着死扣的球鞋从人堆里掉出来,后面跟着个小伙子,单腿蹦着满脸怒气的四下寻找.......,那场面热闹的就像春节时的菜市场。我还记得第一次老爸领我看电影,就因为去晚了没买到票,我站在台阶上跳着脚嚎哭,老爸没办法,只能低三下气的四处求人,看看有没有退票的,最后终于用超出三倍的价钱,从别人手里匀来了两张票。


        IP属地:吉林4楼2014-01-01 10:09
        回复
          在那冒出来的?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1-01 10:11
          收起回复
            元旦快乐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1-01 10:20
            收起回复
              第一次看的电影,叫《少林寺》。当时年纪小,纯属看热闹,还不知道这片子在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似的意义,只是感觉那些没长头发的秃子一个比一个帅气,打来打去的很过瘾,有个秃子只要喝醉了,就能把棍子舞的虎虎生风,比电视里那个叫孙悟空的,舞的还要厉害些!一个长得像仙女般的姑娘,在一个比画还美的地方,一边唱着好听的歌一边放羊,高山流水,桃花飞落,余音飘渺!有个受伤的小子因为偷吃了姑娘的狗,被抓去剃了头发,拿起棍子成了秃子里最帅的一个,还把姑娘从大胡子手里救出来,最后两人也没在一起,估计是姑娘为狗的事记了仇!电影的最后,那个长的比校长还凶的住持,问帅秃子以后还那么能吃吗?帅秃子跪着想了半天,只能颤颤巍巍的承认“能吃”,住持很苦恼,但还是收留了他,给他安排了个体育老师的活。
              电影结束的时候,很多人站起来鼓掌,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兴奋的笑容,意犹未尽,在片尾曲里久久不愿离去。现在想来,这种感觉就叫幸福吧!那是一个贫瘠却又纯洁的年代,幸福感来的很简单,有时候,晚饭后一部好看的电影,就能让你得到!


              IP属地:吉林7楼2014-01-01 10:20
              回复
                电影院场场爆满,大街上随处可见手拿木棍,摇来晃去装醉的孩子,《牧羊曲》唱的街知巷闻!我和院里的小伙伴们,晚上也不再四处疯跑,到点就礼堂扎根,随着买票进场的人群往里混,一遍一遍看情节早就烂竹于胸的电影。有时候被看门的逮住了,就可怜巴巴的傻笑,人家看是个孩子,也就不在意,笑笑挥挥手放行。
                电影看多了也落病。我们院里一个比我年龄大点的孩子,就是看《少林寺》看的着了魔,被牧羊女迷得神魂颠倒,四处搜集带有那姑娘的画片和海报,呆呆的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本来挺活泼的人,越来越不爱说话,后来据说病大发了,被学校劝退回家,屋子也不出,每天就抱着那些海报傻睡,一直也没成家。前几年我在街上闲逛的时候,偶尔遇到了他,寒暄了几句,说话有板有眼,心里不由暗惊:这小子看来是恢复了!都说时间是良药,这话果然没错!不料没过几句,这小子就拉住我袖子,面带羞涩的问:“你有83年少林寺的电影画报吗?”,我一听这话,赶紧找个理由溜掉。
                一部电影,让一个人如此沉溺,甚至搭上了一生。这个悲剧,也许只属于那个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可我依然觉得,他要比现在那些整天坐在电脑前,享受着快餐文化的孩子更值得羡慕,因为最起码,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虽然那是个无法实现的梦,但他把自己的童年,永远安放在了那个梦里。


                IP属地:吉林8楼2014-01-01 10:28
                收起回复
                  2025-08-20 01:05: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恍惚记得,自己上小学的大部分课余时光,几乎都是在电影院里度过的。政府礼堂的大门,道熟得闭着眼睛都能从家摸过去,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雪花纷飞,都阻挡不了自己对看电影的那份热情。
                  那时候武打片盛行,主要分成两派,一边是少林,一边是武当。少林这边比较红火,除了救唐王的十三棍僧,还出了后来的《少林寺弟子》、《少林寺俗家弟子》、《少林小子》、《少林童子功》、《新方世玉》、《八百罗汉》等等一大批高手,行情看好片片热卖,风头一时无两!可能发现门徒太多,房子明显不够住,索性拆开上市,又来了部《南北少林》!武当那边就惨点,翻来覆去的只有一个张三丰在充门面。
                  发现武打片赚了大钱,长影厂也不甘寂寞,连续推出了《武当》、《武林志》、《八卦莲花掌》跟着凑热闹,其他电影厂的《南拳王》、《天国恩仇》、《大刀王五》、《峨眉飞盗》也想趁机分一杯羹。一时间精彩纷呈,小城电影院人满为患,银幕上你来我往一片喊打喊杀。最高兴的,就是我们这些孩子,吃了饭就往电影院跑,三五成群光着膀子,坐在影院过道的窗台上,啃着硬邦邦的冰棍,为每一场精彩的打斗欢呼叫好。
                  《南北少林》是我看的遍数最多的电影。当时正赶上放暑假,我在礼堂从早泡到晚,一天混七场,一直耗到电影下线。每天伴着熙熙嚷嚷的人群从礼堂出来,天都已经很晚,我在一条条漆黑的胡同中穿行,哼着“小河小河,在我心飘过,把悠悠的心事,翻成缕缕春波,而河上的我,心随着水飘过”,一路心满意足的回家。


                  IP属地:吉林9楼2014-01-01 10:41
                  回复
                    这放一天假把你牛逼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1-01 10:45
                    收起回复
                      学校也经常组织去看电影。老师领着我们这些穿着校服的孩子,排着长队穿过熙熙攘攘的马路,一路浩浩荡荡的杀向电影院。
                      礼堂里闹哄哄的,就像开水浇到了蜂巢,到处都是孩子跑动的身影和嬉笑声,偶尔传来老师大声的呵斥”三年一班往前走,别把过道堵上!”。直到灯光熄灭,礼堂一片漆黑,有影像在银幕上流动,吵闹声才渐渐安静。
                      光影浮动中,是一张张神情投入,目光专注的小脸!
                      我很喜欢这种集体看电影的活动。因为和同学比起来,我属于常年泡电影院的资深影迷,比他们更早知道,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最后结局,所以总是未卜先知,显得很有面子。“这电影我早就看过,没劲!”,我经常故作深沉,在同学们艳羡的表情中,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当然,电影带给我的,也不全是乐趣,写观后感交作业对我来说就是种折磨!我常常为自己摸不透老师的心思,不能投其所好而深深苦恼!学校组织看了一场《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在观后感里,对那个叫“大丈夫”的小孩,能有个比自己大长得又漂亮的媳妇,表现出极大的羡慕和向往,结果不但得了零分,还被全校通报批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大人小孩嘲笑的对象。
                      老师说我是被电影教坏的孩子,嘱咐我爸妈多看着我点,别没事老往电影院跑。可我放下书包依旧我行我素,趁着大人不留神偷偷溜掉,整天和小伙伴们在几个电影院间呼啸穿行。


                      IP属地:吉林12楼2014-01-01 13:34
                      收起回复
                        位于三道街的影剧院,在我的印象里很模糊,小时候很少去那看电影。一个是因为道远,年纪小来去太不方便,另一个原因是把门的太厉害,不买票很少能混进去。把门大爷估计年轻的时候干过反特工作,练就一手好擒拿,目光如炬,出手如电,总是能在拥挤的人群里,准确无误的抓出没票的投机分子,被逮了几次,让我产生很强烈的挫败感!所以不爱去。
                        我印象里,自己在影剧院只看过《三个老兵》、《八仙的传说》和《精变》很少的几部电影,都是家里大人领着去的。总感觉影剧院特别偏爱放那些神怪题材的片子,有些还带点戏曲风格,这可能和它戏剧院的老底有关,认为自己沾了艺术的边,根红苗正放不下架子。可是和评剧比起来,五光十色的电影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无人可以阻挡。


                        IP属地:吉林13楼2014-01-01 13:39
                        回复
                          有一年,影剧院热映《寡妇村》,挂上了少儿不宜的牌子,极大的刺激了人们的观影兴趣。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大人们闪烁其词偷摸讨论的都是这部电影。我揣着好奇心,也屁颠屁颠的赶去凑热闹。可惜连续两场,都被看门大爷揪着耳朵踢出去,最后没办法,痛下决心,用兜里仅有的几毛钱买了张票。走过检票口的时候,我特意停下来,举着票耀武扬威,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大爷看都没看我一眼,我很失落!
                          那电影很无趣,从头到尾充斥着压抑的气氛,女人们长得土了土气,除了嚎哭,就是跳海,男人也都窝窝囊囊,没一个会功夫的,更没有出现大人们嘴里说的,那些让人脸红心跳的镜头。我手里握着票根,连呼上当,对自己的一时冲动追悔莫及。过道里,卖冰棍的小贩轻声吆喝着,我很想来一根,可兜已经比脸还干净!那一声声吆喝就像一记记铁锤敲打着我的神经,成为那次失败经历最清晰的记忆。
                          我很愤怒,感觉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欺骗,直接的后果是,再也没有去影剧院看过一次电影。
                          九十年代初期,影剧院成为城市改造中,第一家被拆掉的公共影院! 那个曾经以戏剧和电影红极一时的剧场,终于还是无法阻挡时代前进的脚步,在无奈中苍凉的倒下,只留下一片昏黄的剪影。


                          IP属地:吉林14楼2014-01-01 13:45
                          回复
                            是啊!当时不足10万人口的小城后来还不仅这四家能放电影的影院呢,后期的黄金厂俱乐部、播种机厂俱乐部、农科院电影院,加之铁北电影院大约就有10家。如今近30万人口的公主岭市一家也没有了。不知道是老百姓的悲哀还是........?总之够悲哀的了!


                            15楼2014-01-01 13:55
                            回复
                              2025-08-20 00:59: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公园老电影院看的第一个电影是《超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天正好还赶上六·一。《超人》上映,孩子过节,全城的学生都放了假,儿童公园那一片儿简直是人山人海,随处可见赶来庆祝的妇女和小孩,各个打扮得衣光鲜亮花枝招展!照相师傅忙得头晕眼花,经常“卡卡卡”的拍了半天,才猛然想起来,忘放胶卷了!卖东西的小贩眉开眼笑,捡豆一样往兜里揣钱,一张张流着口水的小脸,像蜜蜂一样在零食摊位前流窜,空气中弥漫着羊肉串和烤地瓜的香味.......
                              我当时就读的是一所郊区小学,乡里中心校的领导好像没长心,非得挑这个日子搞什么文艺汇演,地点还选在了工人文化宫!我很不幸是文艺队的骨干,身上有演出任务,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平日的小伙伴们吃的满嘴流油,怀揣着电影票,站在电影院大门的海报前面指指点点,兴冲冲的等着进场。
                              我心急如焚。
                              汇演还没开始,我就溜了出来。对不起了,敬爱的老师校长,我这个人意志太薄弱,缺乏组织纪律性,实在是抵挡不住一部好电影对自己的诱惑,麻烦您二位,这次就让我那搭档自己来段单口相声吧。


                              IP属地:吉林16楼2014-01-01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