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小龙女在重阳宫自身对抗金轮和全真五子后,身负重伤与断臂的杨过重逢后的一段描述:她虽命在垂危,仍是丝毫不顾念自己,定要问明白杨过怎会少了一条手臂。只因在她心中,这个少年实比自己重要百倍千倍,她一点也不顾念自己,但全心全意的关怀着他。 自从他们在古墓中共处,早就是这样了,只不过那时她不知道这是为了情爱,杨过也不知道。两人只觉得互相关怀,是应有之义,既然古墓中只有们两人,如果不关怀不体惜对方,那么又去关怀体惜谁呢?其实这对少年男女,早在他们自己知道之前,已在互相深深的爱恋了。
直到有一天,他们自己才知道,决不能没有了对方而再活着,对方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过百倍千倍。
每一对互相爱恋的男女都会这样想。可是只有真正深情之人,那些天生具有至性至情之人,这样的两个男女碰在一起,互相爱上了,他们才会真正的爱惜对方,远胜于爱惜自己。
对于小龙女,杨过的一条臂膀,比她自己的生死实在重要得多,因此固执着要问。她伸手轻轻抚摸他袖子,丝毫不敢用力,果然,袖子里没有臂膀。她忽然一点也不感到自身的剧痛,因为心中给怜爱充满了,再也不会知道自己的痛楚,轻轻说道:“可怜的过儿,断了很久吗?这时还痛么?”在偶看来,这段描述才是古墓生活的精髓。怜爱!多浪漫的词啊!在小龙女心中曾经的幼童和长大后的少年,是她生命的全部,她从始至终都在关怀怜惜着这个坎坷的少年,无论他是个小流浪汉还是日后威名远播的神雕侠。
06版中有一段戏非常值得玩味。少年杨过在古墓中从背后拥抱着他至亲的姑姑,第一次发誓说心里自由姑姑一个人……。此时的龙女是从亲情转向爱情的开始,而刚刚长大的杨过却还沉醉在亲情无限的包围中。非常美的画面,纯洁的让人窒息,龙女看似有些强迫地要求杨过发誓,其实何尝不是自己的心里暗示:他的心中自由我一人,我的心中更只有他一人。
亲情是龙杨二人早期古墓生活的主旋律,这份又是母子,又是姐弟的关爱丝毫不影响他们日后绝美的爱恋。爱情原本就是最复杂的一杯鸡尾酒,它的元素之多无法计量,报恩、感激、怜悯、体谅甚至是报复、仇视都有可能成为主宰情爱的元素,亲情为什么就不能修成正果呢。况且从医学角度讲,两人并没有实质上的血缘关系,走到一起非常正常。
偶觉得,正是由于龙杨之间早年就存在的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造就了他们日后纵然艰辛坎坷,分分合合,却始终生死依恋的绝唱。那份只存在与两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经过时间的酿造越发紧密,所以每每在生死关头,这份情感常常会制造出只属于他们二人的绝对领域、成为这对仙侣唯一的,却又是坚实的依靠。所以杨过可以在大胜关所有人的鄙夷中,豪气万千地做到“虽千万人吾往以”的惊世绝俗;所以龙女可以在绝情谷HC谷主的金刀黑箭下,从容地为杨过修补衣服;所以他们可以在重阳宫数百道士的包围中,镇定的拜堂成亲;所以十六年后,当年那个相依为命的少年依然义无反顾的跳下悬崖,追寻他至亲至爱的姑姑。
这份由亲情蜕变而来的爱情是如此之美,恐怕星辰有多恒久,此爱便有多恒久。
一些感想:
金庸的小说非常注重以长时间的跨度来描绘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悲凉,读来颇为感慨,神雕中的古墓就是最好的一例。
从龙杨的初次下山,到回古墓成亲,再到十六年后绝情谷重逢。其实是两段循环的过程,虽然每次循环的背景和当事人的心情各不相同,但起到的作用确是一样的。
古墓是一切的开始,又是结束的终点。然后再次成为起点和终点。龙杨二人感情的每次循环,都是以古墓为发生地点,带有悲情色彩的事件作为开始,然后历经各种磨难,挣扎着双双返回原点,划了一个曲折而又圆满的团圆。绝情谷底的重逢,其实也可看作是在古墓的重逢,原著中龙女在谷底搭建的住所其实是仿造了古墓中的几件石室,难怪杨过自进室中,抚摸床几,早已泪珠盈眶,这时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扑簌簌的滚下衣衫。而且偶一直坚信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后,他们一定在最后回到了古墓,原本是开始的地方,自然就是最好的归宿。(倚天屠龙记中神雕侠后人制服周芷若时,曾经介绍自己居于长安附近,按地理位置看与活死人墓是同一块地方,终南山离长安非常近)
其实,不光是爱情,人的一生中,回到原点也是必需的经历。原点保存着最珍贵的情感和最朴质的回忆,是心灵最好的避风港。
所以金庸老先生是如此的伟大。
(全文转完)
直到有一天,他们自己才知道,决不能没有了对方而再活着,对方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过百倍千倍。
每一对互相爱恋的男女都会这样想。可是只有真正深情之人,那些天生具有至性至情之人,这样的两个男女碰在一起,互相爱上了,他们才会真正的爱惜对方,远胜于爱惜自己。
对于小龙女,杨过的一条臂膀,比她自己的生死实在重要得多,因此固执着要问。她伸手轻轻抚摸他袖子,丝毫不敢用力,果然,袖子里没有臂膀。她忽然一点也不感到自身的剧痛,因为心中给怜爱充满了,再也不会知道自己的痛楚,轻轻说道:“可怜的过儿,断了很久吗?这时还痛么?”在偶看来,这段描述才是古墓生活的精髓。怜爱!多浪漫的词啊!在小龙女心中曾经的幼童和长大后的少年,是她生命的全部,她从始至终都在关怀怜惜着这个坎坷的少年,无论他是个小流浪汉还是日后威名远播的神雕侠。
06版中有一段戏非常值得玩味。少年杨过在古墓中从背后拥抱着他至亲的姑姑,第一次发誓说心里自由姑姑一个人……。此时的龙女是从亲情转向爱情的开始,而刚刚长大的杨过却还沉醉在亲情无限的包围中。非常美的画面,纯洁的让人窒息,龙女看似有些强迫地要求杨过发誓,其实何尝不是自己的心里暗示:他的心中自由我一人,我的心中更只有他一人。
亲情是龙杨二人早期古墓生活的主旋律,这份又是母子,又是姐弟的关爱丝毫不影响他们日后绝美的爱恋。爱情原本就是最复杂的一杯鸡尾酒,它的元素之多无法计量,报恩、感激、怜悯、体谅甚至是报复、仇视都有可能成为主宰情爱的元素,亲情为什么就不能修成正果呢。况且从医学角度讲,两人并没有实质上的血缘关系,走到一起非常正常。
偶觉得,正是由于龙杨之间早年就存在的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造就了他们日后纵然艰辛坎坷,分分合合,却始终生死依恋的绝唱。那份只存在与两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经过时间的酿造越发紧密,所以每每在生死关头,这份情感常常会制造出只属于他们二人的绝对领域、成为这对仙侣唯一的,却又是坚实的依靠。所以杨过可以在大胜关所有人的鄙夷中,豪气万千地做到“虽千万人吾往以”的惊世绝俗;所以龙女可以在绝情谷HC谷主的金刀黑箭下,从容地为杨过修补衣服;所以他们可以在重阳宫数百道士的包围中,镇定的拜堂成亲;所以十六年后,当年那个相依为命的少年依然义无反顾的跳下悬崖,追寻他至亲至爱的姑姑。
这份由亲情蜕变而来的爱情是如此之美,恐怕星辰有多恒久,此爱便有多恒久。
一些感想:
金庸的小说非常注重以长时间的跨度来描绘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悲凉,读来颇为感慨,神雕中的古墓就是最好的一例。
从龙杨的初次下山,到回古墓成亲,再到十六年后绝情谷重逢。其实是两段循环的过程,虽然每次循环的背景和当事人的心情各不相同,但起到的作用确是一样的。
古墓是一切的开始,又是结束的终点。然后再次成为起点和终点。龙杨二人感情的每次循环,都是以古墓为发生地点,带有悲情色彩的事件作为开始,然后历经各种磨难,挣扎着双双返回原点,划了一个曲折而又圆满的团圆。绝情谷底的重逢,其实也可看作是在古墓的重逢,原著中龙女在谷底搭建的住所其实是仿造了古墓中的几件石室,难怪杨过自进室中,抚摸床几,早已泪珠盈眶,这时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扑簌簌的滚下衣衫。而且偶一直坚信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后,他们一定在最后回到了古墓,原本是开始的地方,自然就是最好的归宿。(倚天屠龙记中神雕侠后人制服周芷若时,曾经介绍自己居于长安附近,按地理位置看与活死人墓是同一块地方,终南山离长安非常近)
其实,不光是爱情,人的一生中,回到原点也是必需的经历。原点保存着最珍贵的情感和最朴质的回忆,是心灵最好的避风港。
所以金庸老先生是如此的伟大。
(全文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