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1,179贴子:3,878,301
  • 1回复贴,共1

买面的际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早上奉老婆之命,去买白面,于是去各家看一看。
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因为一是为省几吊钱,二是为了面好吃,三是看哪一家可以给送货。
第一个理由对于这个小城的普通老百姓是比较好理解的,不需太多解释;第二个理由是因为这些年条件好了些,也想着“奢侈”一下吃点“好”面。那么第三个理由,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工作性质是纯脑力劳动,平时很少运动,力量在逐年下降,而自己十多年前买的八楼现在看来有些不适用了,尤其上上下下运送东西的时候,就突显出来了。
于是就顺着路挨家去看,第一家,就是我们常常去买面的那一家,面还是那种面,可是价格长了5元钱,105/袋。送货但是只给送到三楼。第二家不知道什么原因店里站了许多人,我走进去,根本没有人理睬我,我简单看一看,指着其中的一种面,问道:“这种面多少钱一袋”。“95”。我心里暗喜,因为挺便宜,可是当问到送不送时,他们反问住哪里,当我告诉他们我的住址后,那人头摇得象波浪鼓一样:“那地方太远,道又不好走,摩托车上不去”其实从我家走到这家粮店,步行只需6、7分钟,路虽然有点冰,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难走。
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商家,巴不得客人来了没有任何异议痛快掏钱,拿货超人才好,否则他们一定会不高兴。轻的给你脸色看,或者不咸不谈地说你几句,甚至发生冲突,只想挣钱,不想服务。可是他们忘了这个世上根本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又走了一家,这家讲可以送,但是只能送到楼下,而且只能现存送,这又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单位工作时间要求得很紧,自从新领导上来后,对工作时间要求的极其严格,各地纪检委不定期检查,被查到又是扣钱,又是处分,所以根本不行。我问其他时间,一口一个不行,没有时间,还说不知道道,都是做生意多年的,这个小小县城怎么会,这话说得她自己大概都不会相信纯属信口雌黄。
今天早上出来也没有看一看黄历,大概不是购物的日子,这一路搞得挺郁闷。现在住楼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有的家里没有年龄劳动力,购物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无论是只送到楼下还是只送到半路,或者干脆不给送,都是很不人性的,也是很不明智的,难道住四楼以上、住得距离店铺稍远的人家就不吃粮、不吃面了吗?也许送货的卖货的会说,往高楼送很累。可是不知道他(她)们想没想过人的力气,费掉了和省下了有多大的区别。力气省下了,不会象金钱物质一样可以储存起来,留待以后再用或者用来升值。何况今天用过明天就会再生,对于身体好的人休息一会就恢复了,痛痛快快给人家送了,客户会很高兴、很感激,可以为自己积累善行,对于商家也可以扩大销量。经常干点力气活,还会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一袋粮食至多只有50斤,对于一个平常身体素质的人都不在话下。其实我自己都可以一口气上八楼,只是因为怕把衣服弄得白花花的,下午还得上班,所以才找他们。最后还是决定买给送半程的那一家,中午下班后就去了,他给送到三楼,这个人就毅然决然地站下了,把面倒到我肩上,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半扛半抱就弄到家去了,除了把衣服和头上脖子弄了许多面外也就没有什么了。
这一件事,让我感觉到近年来不知道什么缘故在国人心目中人之初的善良,无私,乐于助人的品质在一点点丧失,代之而起的是利欲熏心、斤斤计较还有就是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现存在媒体上时常看到,对做好事的进行讹诈、对恶事恶事熟视无睹、比富竞奢等等。
这些也不是咱老百姓可以解决得了的,算了吧,自己还能弄得动时,就先这样,如果到了弄不动的时候,咱就去超市买10、20斤的小包装,贵就贵点嘛。这些养成一种好习惯,也是在无数无可奈何中锻炼出来,就是不让坏心情停留太久,一路走着去上班,没等走到单位,心情就平和下来了。


1楼2013-12-25 14:25回复
    楼高,年岁大了,确实不好爬。传说中的沙发。


    IP属地:江西2楼2013-12-25 1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