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吧 关注:168,010贴子:4,363,361

回复:【转】西游记不单单讲的是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在其他贴吧看过


71楼2013-12-23 20:43
回复
    唐僧取的是什么经?
    唐僧来到雷音寺取了哪些经呢?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云: 共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经名我就不复制粘贴了, 占篇幅。具考证,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取的确实是这些经, 不过这不重要, 我们还是来看西游记。
    当时, 唐僧在负责传经的阿傩、伽叶两位老同志的陪同下, 参观了藏经宝阁后,两位老同志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三藏一听就傻了, 他确实没攒什么钱, 回答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行者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傩道:“莫嚷!此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行者,转身来接。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挑了两担,下山去了。
    这次传的是白卷。悟空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抠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
    四众急急回山。
    佛祖笑道:“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即叫阿傩、伽叶,再传有字的真经。
    阿傩、伽叶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再次勒索, 佛祖已经表态了的, 你再向谁告去? 三藏无物奉承,只得把唐王亲手所赐的紫金钵盂送给他们, 双手奉上道:“今特奉上,聊表寸心。” 那阿傩接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 伽叶才去传经。
    唐僧终于把经取到了。但是, 准确的说, 那几大卷,几大驮,几大捆, 几大担,都是中华大唐国长安唐太宗收。唐僧不过是个邮递员, 帮唐太宗送了一趟货而已。
    唐太宗天天盼他取经回来, 好重做水陆法会, 超度亡灵, 以解杀戮之灾。终于盼回来了, 太宗道:“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唐僧便于雁塔寺登台,方欲讽诵,忽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唐太宗只好又选高僧,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
    唐僧取的那个经并不是他的经, 那是唐太宗的经, 那些经里究竟写的都是些什么妙法, 他还没来得急看呢, 扔下就走了, 他已经修成正果了, 得快快赶去接受如来佛祖的封赐!
    唐僧的修行历程如下:
    1. 由金山长老启蒙, (见附录)
    2. 由观音菩萨点化, (见第十二回)
    3. 由乌巢禅师传授, (见第十九回)
    4. 由孙悟空具体指导, (穿插各回之中, 太多)
    5. 由如来佛祖封授。 (见第一百回)
    如果唐僧没有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 那他是成不了佛的。如果唐僧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 又有孙悟空的保护, 其实就可以成佛了。那么, 有没有乌巢禅师传授给他的《心经》, 与如来佛祖封授不封授, 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所以大家看西游记都不太重视乌巢禅师这一段。
    其实呢, 唐僧取的经, 早在第十九回就已经取到了, 他取的是乌巢禅师的经, 这个经才是唐僧的。唐僧一直修行的就是这个经, 这个经不是如来佛给他的。当然, 如来佛也没那么死板, 无论你学的哪一套, 都是可以来任职的。
    唐僧一路上念的都是《心经》, 无论他达到哪层境界, 都是他自己个人的修为, 这与如来封授给他的那个职务是两回事。好比我们今天学位与职位的关系。
    唐僧的学位达到了什么级别呢? 第九十八回, 凌云渡脱去凡胎, 标志着他终于从一个凡人成了仙, 这个仙大概是最低层次的, 仅仅只是身轻体健, 可以飞了, 应该还不回具备孙悟空猪八戒那样的变化功能。
    唐僧脱去凡胎, 是接引佛祖指导他完成的, 这与《心经》的关系也不大, 那么, 乌巢禅师传授给他的《心经》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可见, 这个经没别的法力, 只是专门用来度过一切灾厄苦难的。
    前面我们讲过, 神仙们的口诀都是些密码, 一输入密码, 程序立即启动, 马上发挥功效, 这个《心经》也是的, 是由二百七十个字组成的密码, 当遇到灾难时, 须连续完整的一次性输入, 一切灾难都可以化解掉。
    效果究竟如何呢? 唐僧一路上逢各种大难小灾, 做过了无数次的试验, 经验证: 一切OK! 无
    一例失败, 成功率100% 。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开头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和结尾的咒语, 都是不翻译的, 因为怎样翻译都不足以表达原意, 所以干脆就不译了, 他只表音, 读音当然不是今天的普通话, 而是古长安发音。
    如果确实不会读的话, 我来注个音, 以方便大家, 我既不翻译, 也不讲解, 以免误导, 我只是注个音。
    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注音: 给他, 给他! 把那给他, 把那些给他! 不提舍不得呀!
    此乃解灾渡厄之妙决也。


    IP属地:四川74楼2013-12-23 21:52
    回复
      2025-08-13 13:26: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取经为何遭勒索
      唐僧师徒四人千辛万苦, 走到了西天, 四众对如来倒身下拜后, 如来才叫阿傩、伽叶二尊者传经。
      阿傩、伽叶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公然进行勒索。
      告到如来处后, 如来却说, 这个事我知道, 我弟子下山,为别人念一遍经,才收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收少了!
      怎么办呢? 没招! 面对阿傩、伽叶的再次强行勒索, 唐僧只有乖乖地就范, 将唐太宗所赐的紫金钵盂送给了他们。
      阿傩、伽叶真的只是要勒索钱财吗? 那个紫金钵盂究竟是铜的还是金的? 这个还不太好说, 就算是金的, 和“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的差距还是很大, 何况人家还只是念一遍, 并不传经。
      按我们现在的标准, 租一本书看, 一天才一角钱, 买一本最起码也得十块二十块, 唐僧他一个用旧了的钵盂就能换回那一大堆经书?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 阿傩、伽叶究竟是不是向他们要钱?
      分析如下:
      1. 阿傩、伽叶作为如来的心腹, 应该是不缺钱的, 不至于做出这样的勾当。他们想搞点外快, 机会多的是, 也不需要搞, 自然有人供奉。
      2. 唐僧是个真正的贫僧, 大家都知道的, 即使敲诈, 也不该敲诈他, 敲不出多少钱不说, 还反背个恶名, 有损尊者的形象, 不划算。
      从双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后, 认为阿傩、伽叶完全没有找唐僧要钱的必要。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向唐僧索要人事呢?
      因此, 我们只能说, 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要的东西并不是钱! 那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东西可能比较重要, 否则他们不会连要两次。
      前面讲过, 有三个犀牛精专门为如来佛暗地里收刮香油, 被孙悟空与天庭星官合伙处决了, 这三个犀牛精的六个角被锯下来后, 当时他们合伙人是这样分成的: 四只犀角拿去进贡玉帝, 留一只在地方政府,还一只带去灵山献佛祖。
      可是, 他们到了灵山后, 根本就不提犀牛精的事, 那只犀角也没有献给佛祖。佛祖也不好意思要, 阿傩、伽叶问他们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应该指的就是这! 因为他们没有别的值钱的东西, 只有这个犀牛角, 这个犀牛角本来就是准备献出来给佛祖的!
      他们却就是不拿出来! 阿傩拿着个钵盂不放, 只有发呆!
      明明说好了这个犀牛角是献给佛祖的, 他们为什么不拿出来? 我们来看一下:
      当时, 三个犀牛精来收油的时候, 他们看到的的确是三位佛身,可既然是佛, 为什么要公然收刮民脂民膏呢? 所以孙悟空说:“不是好人,必定是妖邪也。”他们年年来收, 每年合银将有五万余两, 这个数额是巨大的, 如果不是在帮如来佛收, 如来又岂能容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胡作非为?!
      所以, 孙悟空这一次没有请佛派的人, 而是到天庭找的帮手, 否则的话, 又很难捉住妖怪。天庭来了四个星官, 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 四个猛兽, 俱是捕犀的行家。
      结果, 这三个犀牛精被天庭方干死一个, 被取经方干死两个。双方合伙把如来佛的人打死了, 面子上不是很好看, 他们是如何处理的呢?
      当时, 还有两个活的, 八戒道:“这两个索性推下此城,与官员人等看看,也认得我们是圣是神,左右累四位星官收云下地,同到府堂,将这怪的决。已此情真罪当,再有甚讲!”
      四星道:“天蓬帅近来知理明律,却好呀!”
      八戒道:“因做了这几年和尚,也略学得些儿。”
      以往杀妖怪, 二话不说直接就打死了, 这次可能还不敢, 因为那是如来佛的人, 猪八戒出的这个主意很好, 是通过法律手段判决的,“将这怪的决。已此情真罪当,再有甚讲!”
      所以大家称赞:“天蓬帅近来知理明律,却好呀!”
      知理明律, 就说明他们是以天条来处决这两个犀牛精的。他们没有错。
      八戒说“因做了这几年和尚,也略学得些儿。”当了和尚, 反学了些法律? 不是的, 是学了些办事的道道。
      犀牛精被当众处决后, 锯下四只角来。孙大圣更有主张,教四位星官将此四只犀角拿上界去,进贡玉帝。把自己带来的二只, “留一只在府堂镇库,以作向后免征灯油之证;我们带一只去,献灵山佛祖。”
      杀犀牛精是合伙的生意, 星官杀了一个, 得四个角, 他们杀了两个, 却只得两个角, 利润为什么要这样分成? 孙悟空这样分, 为何叫“更有主张”?
      他们杀的, 叫星官拿去, 星官杀的, 他们拿着, 万一以后追究起来, 大家都可以说, 那是他们干的!
      他们留下的这个犀牛角, 说是献给佛祖的, 其实不是, 是他们自己留着的, 他们可以当证据当把柄一直捏在手里。因为当时留在地方政府的那只犀牛角就是当证据使用的! 证明收油的是妖怪, 你们以后再不要送油了。“留一只在府堂镇库,以作向后免征灯油之证。”
      这个犀牛角究竟在哪呢? 反正他们不提这件事, 你也不好意思问。


      IP属地:四川76楼2013-12-23 22: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