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会召开后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对以后社会的走向有哪些影响,个人说说浅见.
首先谈谈放宽单独生二胎这个政策.这个政策已经被媒体吹风多时.虽然上头一直遮遮掩掩.但总算还是在适当的时间落地了.我们怎么来剖析这个政策的利弊呢?现时大部分人是唱赞歌的,但是这个政策到底是福是祸,还未可知.我想从人口、政策利益既得者、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下.
一、人口.单纯的讲人口,这个对当下人口红利已经终结的中国来说,肯定是一大利好,但这种利好究竟有多大作用,还真不敢有把握的说.
我们回顾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是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抓的最严也是最有成效的一段时期,那时候我们大部分在公有体制下工作的父母受困于国家单位的身份,不敢生二胎(生了就要下岗),农村要稍微宽松些,但是也是有监督的.
那么我们看看现存的这些到了生育年龄范围(或已生了一个小孩)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或者本人),哪个阶层的比例最大?不言而预,肯定是拿国家饭碗的(尤其是公务员).这些人的独生子女所生的下一代会加入我们普遍意义上讲的劳动力大军吗?显然比例很小.那么人口红利的补充部分当然是其它阶层的子女后代去担当.我们国家对幼儿抚养的福利在体制外几乎弱到可以忽略.体制外的单独子女有多少冲动去生二胎,还真不好说.至于体制内的,当然是热烈鼓掌!所以这个人口增长的重点部分当然不是劳动力,是有保障的体制内人员,这个阶层培养的人综合条件较好(事关教育改革的部分明天再谈),所以增长部分的素质是有保障的,可喜可贺.
二、其实讲完第一条,政策利益既得者的大头就已经浮出水面了,小头自然是想生二胎但是担心那点罚款和监督的普通老百姓.最近这么些年这么大量的媒体吹风和全会提案,关乎切身利益的事,体制内是很乐意去改革的,反之则一定会pass掉.
三、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常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你的子女会填进哪个坑呢?金坑、银坑、铁坑还是土坑?我们现在的体制内,很多夫妻双方都是体制内的,即使暂时不是,也很容易操作成是,这个在内部政策上是有关照的.双方都是体制内官方虽未统计,但绝对不低于6成.放在以前,两个金坑只有一个合法的萝卜(婚外小三小四不算合法),再关照再扶持也只能填一个坑,现在好了,都能填满了.至于其它的坑,自个填自个的.这里有人会说,这个萝卜不一定会发育好,能刚好进得了那个坑,但是恰恰萝卜它爸是整容医生,只要不是发育的畸形了,整整自然就合适了.于是发展方向自然就明朗了,四个字:各就各位.
首先谈谈放宽单独生二胎这个政策.这个政策已经被媒体吹风多时.虽然上头一直遮遮掩掩.但总算还是在适当的时间落地了.我们怎么来剖析这个政策的利弊呢?现时大部分人是唱赞歌的,但是这个政策到底是福是祸,还未可知.我想从人口、政策利益既得者、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下.
一、人口.单纯的讲人口,这个对当下人口红利已经终结的中国来说,肯定是一大利好,但这种利好究竟有多大作用,还真不敢有把握的说.
我们回顾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是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抓的最严也是最有成效的一段时期,那时候我们大部分在公有体制下工作的父母受困于国家单位的身份,不敢生二胎(生了就要下岗),农村要稍微宽松些,但是也是有监督的.
那么我们看看现存的这些到了生育年龄范围(或已生了一个小孩)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或者本人),哪个阶层的比例最大?不言而预,肯定是拿国家饭碗的(尤其是公务员).这些人的独生子女所生的下一代会加入我们普遍意义上讲的劳动力大军吗?显然比例很小.那么人口红利的补充部分当然是其它阶层的子女后代去担当.我们国家对幼儿抚养的福利在体制外几乎弱到可以忽略.体制外的单独子女有多少冲动去生二胎,还真不好说.至于体制内的,当然是热烈鼓掌!所以这个人口增长的重点部分当然不是劳动力,是有保障的体制内人员,这个阶层培养的人综合条件较好(事关教育改革的部分明天再谈),所以增长部分的素质是有保障的,可喜可贺.
二、其实讲完第一条,政策利益既得者的大头就已经浮出水面了,小头自然是想生二胎但是担心那点罚款和监督的普通老百姓.最近这么些年这么大量的媒体吹风和全会提案,关乎切身利益的事,体制内是很乐意去改革的,反之则一定会pass掉.
三、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常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你的子女会填进哪个坑呢?金坑、银坑、铁坑还是土坑?我们现在的体制内,很多夫妻双方都是体制内的,即使暂时不是,也很容易操作成是,这个在内部政策上是有关照的.双方都是体制内官方虽未统计,但绝对不低于6成.放在以前,两个金坑只有一个合法的萝卜(婚外小三小四不算合法),再关照再扶持也只能填一个坑,现在好了,都能填满了.至于其它的坑,自个填自个的.这里有人会说,这个萝卜不一定会发育好,能刚好进得了那个坑,但是恰恰萝卜它爸是整容医生,只要不是发育的畸形了,整整自然就合适了.于是发展方向自然就明朗了,四个字:各就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