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念: 要有信念
打破对社会的迷思,看清现实之后,汪峰告诉你怎样继续活下去 :
"你至少需要有一百万吨的信念
也许或可能勉强继续活下去"
虽不免带有嘲讽性质,这可能仍是最积极入世的态度,也就是继续面对社会种种不请自来的冲击,勇敢坚强的承受起来,这需要强大的精神能量,反映在意识里就是
"即使如此...仍然..."
不逃避,不退缩,打落牙齿与血吞,要有强大的内心,这在日常的小生活里可能意识不到,只能当做一种状态的悬置,我只要对生活怀抱著小希望,小情小调,也许就过的惬意,但是,人生难免遭到重大打击,承受生活重压,生活欲望各种不如意,或者理想陷入瓶颈,这时就需要靠强大自我信念的撑持,才能继续前行,劈荆斩棘,活出自己,而即使如此,也只是自我努力撑持时,反射产生的各种具体应对的信念,并不保证就能解决所有的荒谬现实,只能是也许/可能/勉强继续活下去。
一百万吨的信念,就是指为了在恶劣的社会环境生存下去,想要保持自我所产生的各种个人意识上的应对判断,要求只在自我的醒觉,独立的判断,揭穿社会虚伪的表象,破除对社会不实在的幻想与期待,秉持自我所肯定的意义与要求而活,不被社会洪流冲走,至於自我肯定的信念内涵,则视个人面对的环境而不同,可能只是物欲,也可以是神圣信仰。
汪峰只概念的说需要有信念,需要有信仰,他虽仍会间接的提示有那些信念与信仰的内容,如这首歌里的自由,公正与尊严,《信仰在空中飘扬》很技巧的间接描绘,他只会说有光明存在,不会正面建构光明的内容,其意就在这是每个人自己要去建构的,他不越俎代庖,汪峰的信念与信仰是开放性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如《上千个黎明》对未来的描绘,不是那种从此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的童话式的憧憬,汪峰式的未来也是很现实的,所以也更真实。
这就是首现实主义的歌,它不赞颂美好的生活,让你进入爱的梦想里,它不告诉你有终极的信仰,能救赎解脱世间的苦难,它更不是抗议,希望改变世界,它只告诉你什麼都不可靠,要想活著只能依靠自己活下去的信念,在现实里继续挣扎,与西方摇滚里著名的地下丝绒前主唱Lou Reed(娄里德)的 Busload of faith(满巴士重的信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汪峰或是有所借鉴消化后的再创造(汪峰在新专里已向其致敬),然而这的确是汪峰作品风格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他如《不能接受的事实》《哭泣的拳头》,同带批判嘲讽性质的如《有意思吗》《名利场》,如《来不及了》《抵押灵魂》,以及早期鲍家街的作品等等,不一一列举,这一块也被认为是汪峰最"摇滚"的歌曲,所有称汪峰鲍家街后不摇了伪摇的人通通该枪毙,真正懂汪峰的明白,汪峰根本就是个骨子里摇滚的人,让作品说话,这些作品就是明证。
最后讲曲,这是首硬摇滚风格的曲子,强烈的节奏是特徵,值得一提的是编曲上为加强节奏的厚度,在打击乐上用了传统的大红皮鼓,演唱会上放在舞台边特别抢眼,在录音里的前奏及结尾增加了许多特殊的音效,如结尾直升飞机的声音,乐曲的编配也特别细致用心,汪峰的声音也做了特别处理,是汪峰歌曲中编曲及录音效果非常出彩的一首,现场演唱时搭配震撼的音响和绚丽闪耀的灯光,呈现出旋律重金属的剧烈震撼,是首全面完备的摇滚曲。(全文完)
打破对社会的迷思,看清现实之后,汪峰告诉你怎样继续活下去 :
"你至少需要有一百万吨的信念
也许或可能勉强继续活下去"
虽不免带有嘲讽性质,这可能仍是最积极入世的态度,也就是继续面对社会种种不请自来的冲击,勇敢坚强的承受起来,这需要强大的精神能量,反映在意识里就是
"即使如此...仍然..."
不逃避,不退缩,打落牙齿与血吞,要有强大的内心,这在日常的小生活里可能意识不到,只能当做一种状态的悬置,我只要对生活怀抱著小希望,小情小调,也许就过的惬意,但是,人生难免遭到重大打击,承受生活重压,生活欲望各种不如意,或者理想陷入瓶颈,这时就需要靠强大自我信念的撑持,才能继续前行,劈荆斩棘,活出自己,而即使如此,也只是自我努力撑持时,反射产生的各种具体应对的信念,并不保证就能解决所有的荒谬现实,只能是也许/可能/勉强继续活下去。
一百万吨的信念,就是指为了在恶劣的社会环境生存下去,想要保持自我所产生的各种个人意识上的应对判断,要求只在自我的醒觉,独立的判断,揭穿社会虚伪的表象,破除对社会不实在的幻想与期待,秉持自我所肯定的意义与要求而活,不被社会洪流冲走,至於自我肯定的信念内涵,则视个人面对的环境而不同,可能只是物欲,也可以是神圣信仰。
汪峰只概念的说需要有信念,需要有信仰,他虽仍会间接的提示有那些信念与信仰的内容,如这首歌里的自由,公正与尊严,《信仰在空中飘扬》很技巧的间接描绘,他只会说有光明存在,不会正面建构光明的内容,其意就在这是每个人自己要去建构的,他不越俎代庖,汪峰的信念与信仰是开放性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如《上千个黎明》对未来的描绘,不是那种从此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的童话式的憧憬,汪峰式的未来也是很现实的,所以也更真实。
这就是首现实主义的歌,它不赞颂美好的生活,让你进入爱的梦想里,它不告诉你有终极的信仰,能救赎解脱世间的苦难,它更不是抗议,希望改变世界,它只告诉你什麼都不可靠,要想活著只能依靠自己活下去的信念,在现实里继续挣扎,与西方摇滚里著名的地下丝绒前主唱Lou Reed(娄里德)的 Busload of faith(满巴士重的信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汪峰或是有所借鉴消化后的再创造(汪峰在新专里已向其致敬),然而这的确是汪峰作品风格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他如《不能接受的事实》《哭泣的拳头》,同带批判嘲讽性质的如《有意思吗》《名利场》,如《来不及了》《抵押灵魂》,以及早期鲍家街的作品等等,不一一列举,这一块也被认为是汪峰最"摇滚"的歌曲,所有称汪峰鲍家街后不摇了伪摇的人通通该枪毙,真正懂汪峰的明白,汪峰根本就是个骨子里摇滚的人,让作品说话,这些作品就是明证。
最后讲曲,这是首硬摇滚风格的曲子,强烈的节奏是特徵,值得一提的是编曲上为加强节奏的厚度,在打击乐上用了传统的大红皮鼓,演唱会上放在舞台边特别抢眼,在录音里的前奏及结尾增加了许多特殊的音效,如结尾直升飞机的声音,乐曲的编配也特别细致用心,汪峰的声音也做了特别处理,是汪峰歌曲中编曲及录音效果非常出彩的一首,现场演唱时搭配震撼的音响和绚丽闪耀的灯光,呈现出旋律重金属的剧烈震撼,是首全面完备的摇滚曲。(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