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是孟子的高足弟子,禀赋聪明,勤奋好学,才华横溢,能言善辨,常向孟夫子提问求教,与同窗公孙丑协助老师孟子著《孟子》七篇。对父母很孝顺,很受孟子喜爱。
传说万章有双登云鞋,是件无价之宝;穿上登云鞋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万章就是靠这双宝鞋,逢年过节从邹国回山西老家看望父母,又从家乡返回邹国向老师孟子求教。
母亲死后不久,父亲续娶。继母表面上待他很好,暗地里很妒恨万章,巴不得他早早死掉,自己生了儿子好独霸家产。万章对继母却象生母一样孝敬。在邹国上学,离家千里遥远,仍然按时回家探亲。后来,父亲也病故了。万章更加敬重孝顺继母。谁料想,万章越是孝敬她,狠心的继母反而越恨他,竟恩将仇报,起了害死万章的念头。她偷偷地为万章做了一只假鞋。趁万章晚上睡着时,把登云鞋换了一只。
万章是位堂堂正正的贤人君子,做梦也没想到继母会狠心害他。次日早上,他像往常一样,上堂向继母请安拜别后便登程了,他走出村口,借登云鞋的神力,一纵身跃上云端,乘风驾彩云向东南而去。瞬间飘到邹国的上空,哪知一只登云鞋法力用完了,万章突然左脚一滑,从半空掉了下来,正落在邹县西南一个村的田野里摔死了。
万章死后,当地百姓就将他埋在摔死的地方。直到现在万章墓祠还在。时间久了,那个村就被叫做万村。全村却没一户姓万的。
万章其人
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
万章墓
万章对整理、编著《孟子》一书有一定贡献。后人为纪念万章为其修建了享殿陵园。万章墓位于邹城西南5公里处的北宿镇后万村正东,为孟子得意门生万章的墓地。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朱承命、陈紫芝纂修的《邹县志》载:“万章墓,在城南十里,有万村。成化十八年知县张泰立碑,至今祀之”;光绪十八年(1892年),吴若灏纂修的《邹县续志》亦载:“万村,在城南十里。明成化时县令张泰于村东访得万章墓。此村当即万章故居,或其子孙聚居于此,故村以万名。”万章墓地呈长方形,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前部为一小神道,中有享殿3楹,单檐硬山式建筑,前有廊,后有门,殿内曾设供案摆放万章木主牌位,后损坏。享殿后即万章墓冢、封土高2.2米,直径6米。墓地有古柏46株,古杨一株,远望蓊郁苍翠。据考,万章墓享殿等最早应建于宋代,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邹县县令张泰重加修复。墓地原有元、明、清碑刻多块,今已无存。1985年,该墓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1月,邹县文物保管所对该墓地及享殿进行了详细勘察测绘,并编制维修方案。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吴若灏纂修之《邹县续志》载有马星翼撰写的《新建万子墓前享堂记》碑文。
传说万章有双登云鞋,是件无价之宝;穿上登云鞋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万章就是靠这双宝鞋,逢年过节从邹国回山西老家看望父母,又从家乡返回邹国向老师孟子求教。
母亲死后不久,父亲续娶。继母表面上待他很好,暗地里很妒恨万章,巴不得他早早死掉,自己生了儿子好独霸家产。万章对继母却象生母一样孝敬。在邹国上学,离家千里遥远,仍然按时回家探亲。后来,父亲也病故了。万章更加敬重孝顺继母。谁料想,万章越是孝敬她,狠心的继母反而越恨他,竟恩将仇报,起了害死万章的念头。她偷偷地为万章做了一只假鞋。趁万章晚上睡着时,把登云鞋换了一只。
万章是位堂堂正正的贤人君子,做梦也没想到继母会狠心害他。次日早上,他像往常一样,上堂向继母请安拜别后便登程了,他走出村口,借登云鞋的神力,一纵身跃上云端,乘风驾彩云向东南而去。瞬间飘到邹国的上空,哪知一只登云鞋法力用完了,万章突然左脚一滑,从半空掉了下来,正落在邹县西南一个村的田野里摔死了。
万章死后,当地百姓就将他埋在摔死的地方。直到现在万章墓祠还在。时间久了,那个村就被叫做万村。全村却没一户姓万的。
万章其人
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
万章墓
万章对整理、编著《孟子》一书有一定贡献。后人为纪念万章为其修建了享殿陵园。万章墓位于邹城西南5公里处的北宿镇后万村正东,为孟子得意门生万章的墓地。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朱承命、陈紫芝纂修的《邹县志》载:“万章墓,在城南十里,有万村。成化十八年知县张泰立碑,至今祀之”;光绪十八年(1892年),吴若灏纂修的《邹县续志》亦载:“万村,在城南十里。明成化时县令张泰于村东访得万章墓。此村当即万章故居,或其子孙聚居于此,故村以万名。”万章墓地呈长方形,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前部为一小神道,中有享殿3楹,单檐硬山式建筑,前有廊,后有门,殿内曾设供案摆放万章木主牌位,后损坏。享殿后即万章墓冢、封土高2.2米,直径6米。墓地有古柏46株,古杨一株,远望蓊郁苍翠。据考,万章墓享殿等最早应建于宋代,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邹县县令张泰重加修复。墓地原有元、明、清碑刻多块,今已无存。1985年,该墓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1月,邹县文物保管所对该墓地及享殿进行了详细勘察测绘,并编制维修方案。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吴若灏纂修之《邹县续志》载有马星翼撰写的《新建万子墓前享堂记》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