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蓓:曾任多年文化报道 记者,现任《经济观察报》书评版主编。
记得大学一年级16岁时,看到王国维 的《人间词话》,里面描述人生境界的三 个层次,一下子就被击中了。此后的十几 年到现在,这几句话都贯穿、持续影响着 我的生活和做事态度。
第一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第二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 人憔悴。
第三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刚上大学,很多时候迷迷茫茫懵懵懂 懂。少小离家,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北方, 踏上了自己的一段旅程。我需要在那个时 候想清楚自己这四年到底要干什么?需要 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四年之后想干嘛?很 迷茫,又想要做成什么,迷迷糊糊觉得应 该去探寻人生的目标。
但是那个时候还处于第一第二阶段, 第三重涵义我完全没有感悟。当时看完特 别有感触,这几句话令我兴奋、激动:有 个人把自己的状态描述出来了。跟家里人 打电话时想述说一番(应该是妈妈),但 长辈家长没有耐心听讲,大多数中国父母 对于孩子的理解和关注重心是在:好好地 把你养活了养大了,健健康康没病没灾, 你去读书做文化人,好,有出息,成功了 ……几个会听你探讨人生、理想?
年纪再长一点,一直到现在再回想, 又有好多不同的感悟。曾经对一个事情很 执着,很努力去做,为了那个目标“消得人 憔悴”,花了很多心血。现在年龄变大体会 到很多事,结婚了,也工作了蛮久。于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这一层的道理又觉得好像是有一 点点明白。年少时候对于所谓的功名利禄 ,还是有一些随大流、看不穿,所以也会 去追逐努力,为工作挺拼命。过去采访了 各个领域的中外名流,政界商界文化界娱 乐明星……以前很得意把这个当做一个事, 好像自己如何如何。现在看也没什么,人 生的幸福感根本不是建立在这个上。如果 让自己的存在感停留在这,那一定得不到 内心的终极满足。现在我比较在意的是个 人的幸福感和对人生的满意度。以前追逐 名利时会忽略掉最亲密的人,现在看最朴 素的才是最重要的,那时候好傻。在意值 得在意的,就够了。
所以可能走到第三层,对价值对幸福 包括对自我的认知,都不一样了。回归到 最简单的状态,但其实也最成熟。加法做 太多了就一定要做减法。以前是为伊消得 人憔悴,但可能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才 是真正该走向的本然自己。突然有一天累 了大喘一口气,明白过来。也许有人早慧 ,年少便能明白这个道理,也许有的像我 过了而立开始渐渐领悟,也或者有人四五 十、甚至到老都没明白。但阅读,尤其是 经典的反复阅读,帮我开启了这份领悟。 它在此后的漫长生命中,持续滋养我、修 正我、支持我。
今天分享的是本老书,但对我心灵的 成长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记得有这样 一个比喻:历史不过是一个画廊,挂满了 赝品。其实真正有原创性洞见的文字很少 ,大部分人或复制、或稍加变更,赝品不 仅多,而且充斥着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经 由阅读而获得心灵成长,就像一个人的灵 魂慢慢回归到中道,最自然的状态,好的 东西始终会提供给人开放的路径,超越时 代。
作者:王国维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1998
记得大学一年级16岁时,看到王国维 的《人间词话》,里面描述人生境界的三 个层次,一下子就被击中了。此后的十几 年到现在,这几句话都贯穿、持续影响着 我的生活和做事态度。
第一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第二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 人憔悴。
第三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刚上大学,很多时候迷迷茫茫懵懵懂 懂。少小离家,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北方, 踏上了自己的一段旅程。我需要在那个时 候想清楚自己这四年到底要干什么?需要 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四年之后想干嘛?很 迷茫,又想要做成什么,迷迷糊糊觉得应 该去探寻人生的目标。
但是那个时候还处于第一第二阶段, 第三重涵义我完全没有感悟。当时看完特 别有感触,这几句话令我兴奋、激动:有 个人把自己的状态描述出来了。跟家里人 打电话时想述说一番(应该是妈妈),但 长辈家长没有耐心听讲,大多数中国父母 对于孩子的理解和关注重心是在:好好地 把你养活了养大了,健健康康没病没灾, 你去读书做文化人,好,有出息,成功了 ……几个会听你探讨人生、理想?
年纪再长一点,一直到现在再回想, 又有好多不同的感悟。曾经对一个事情很 执着,很努力去做,为了那个目标“消得人 憔悴”,花了很多心血。现在年龄变大体会 到很多事,结婚了,也工作了蛮久。于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这一层的道理又觉得好像是有一 点点明白。年少时候对于所谓的功名利禄 ,还是有一些随大流、看不穿,所以也会 去追逐努力,为工作挺拼命。过去采访了 各个领域的中外名流,政界商界文化界娱 乐明星……以前很得意把这个当做一个事, 好像自己如何如何。现在看也没什么,人 生的幸福感根本不是建立在这个上。如果 让自己的存在感停留在这,那一定得不到 内心的终极满足。现在我比较在意的是个 人的幸福感和对人生的满意度。以前追逐 名利时会忽略掉最亲密的人,现在看最朴 素的才是最重要的,那时候好傻。在意值 得在意的,就够了。
所以可能走到第三层,对价值对幸福 包括对自我的认知,都不一样了。回归到 最简单的状态,但其实也最成熟。加法做 太多了就一定要做减法。以前是为伊消得 人憔悴,但可能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才 是真正该走向的本然自己。突然有一天累 了大喘一口气,明白过来。也许有人早慧 ,年少便能明白这个道理,也许有的像我 过了而立开始渐渐领悟,也或者有人四五 十、甚至到老都没明白。但阅读,尤其是 经典的反复阅读,帮我开启了这份领悟。 它在此后的漫长生命中,持续滋养我、修 正我、支持我。
今天分享的是本老书,但对我心灵的 成长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记得有这样 一个比喻:历史不过是一个画廊,挂满了 赝品。其实真正有原创性洞见的文字很少 ,大部分人或复制、或稍加变更,赝品不 仅多,而且充斥着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经 由阅读而获得心灵成长,就像一个人的灵 魂慢慢回归到中道,最自然的状态,好的 东西始终会提供给人开放的路径,超越时 代。
作者:王国维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