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来美国,是初三就做的决定。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家庭经济可以承担留学的费用。
但当我妈妈问我想不想出国的那一刻,几乎没用太久的思考时间,我就说,我要出国。
初中那几年,是我过得最痛苦的日子。
我也不知道小小年纪,怎么就那么爱瞎折腾,爱乱想。
但是,对当时身边的环境,极度不满。
不喜欢身边的人,不喜欢那些流言,不喜欢那些窃窃私语,不喜欢那些背后厌恶对面微笑的脸。
初二时,班里几乎都是小团体,少则两人,多则四五人。
像是一个个天真纯洁坚不可摧的移动堡垒。
我在其中兜兜转转。
初三索性就一个人了,发现无比逍遥自在。
不知他们是否受我影响,那些小团体渐渐瓦解,也开始出现了一个一个独自行走的个体。
这其中发生了一些事,我曾被卷入流言的漩涡,身在其中却不自知。
我曾与一个女生交好,好到我青春期的占有欲膨胀,不愿看她与别人亲密。
流言是一个朋友在事件过去后几乎一年告诉我的,她觉得,我不像是会做那种事的人,她觉得奇怪,就讲给我听了。我只觉不知所谓,又后怕。原来被人讨厌不是错觉。
那个与我交好的女生,我离开了她。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又不是谈恋爱,说分手未免可笑。只好说我离开了她。所谓离开,也就是不再一起上下学,一起去吃饭,买东西,种种。
我以为,不再与她形影不离,那种占有欲也能减轻。事实证明只是我以为而已。走在上下学的路上,看到她与别人谈笑,心里还是难过。但我自始至终从未表现过。她也不知我为何那样做。
这些,算是小事吧。还有别的,零碎的,小事。积攒起来,却一直压抑着我的心情。
在妈妈问我,要不要出国,高中要不要上国际班的时候。我可笑地想,都说外国人头脑单纯,会不会好过一些?就算他们也有类似的情况,那我作为第一语言是中文的人,是不是有些话不想听,就可以自动忽略?
于是我选择了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