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2013-12-04 浏览(30)
对于全社会来说,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就是一次全国人才资源的配置。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文素质将受此左右,大学生每年都在用脚为中国城市投票,这是地方政府必须经历的“六月高考”。
“北上广深”的奥秘何在
本研究采用了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数据,考察了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18个热门城市(见下表),在考虑了房租、物价等因素以后,计算出了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这些城市工作得到的购买力收入。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北上广深”的总收入更高,可是昂贵的租金和物价,使得在这些城市工作的毕业生们并没有太可观的购买力收入。反而是像南京、成都这样的城市,给大学毕业生们提供的购买力收入不低。回溯经济学家计算非物质消费带来的幸福感问题,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物质消费低,却有很多的大学生选择在那里拼搏,那么“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一定有着非凡的非物质吸引力。
2010届本科毕业生在18个主要城市的收入情况
(按调整物价后的购买力收入从高到低排序)
城市 平均月收入 购买力收入 调整物价后的购买力收入
天津 2895 1978 2602
武汉 2808 2165 2547
大连 2752 1968 2523
成都 3036 2361 2459
广州 3460 2229 2450
上海 3869 2221 2441
重庆 2637 2169 2437
郑州 2306 1773 2429
沈阳 2456 1863 2218
南京 2976 1906 2118
苏州 2880 1928 2073
西安 2484 1981 2001
青岛 2432 1688 1815
杭州 3293 1640 1802
厦门 2921 1577 1517
宁波 3024 1671 1492
北京 3476 1487 1487
深圳 3579 1381 1267
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按照非物质吸引力从最大到最小,最终得出了各城市非物质吸引力的排名(见右表)。表中得分的含义是,为了吸引毕业生去×城市工作,每月补贴他们的平均物质消费金额。负值则表示,毕业生为了去×城市,愿意牺牲的平均物质消费。举例来说,宁波的得分是-667,也就是说毕业生愿意平均每月牺牲667元的物质消费,得以去宁波工作,享受当地的非物质消费。广州的得分是183,则表示要吸引毕业生去广州工作,需要补偿他们平均每月183元的物质消费。需要补偿的物质消费越多,则表示×城市的非物质消费越匮乏,非物质吸引力越小。愿意牺牲的物质消费越多,则表示×城市的非物质消费越丰富,非物质吸引力越大。
2010年主要城市的软实力
城市 排名 调物价后得分
深圳 1 -997
北京 2 -838
宁波 3 -667
杭州 4 -585
厦门 5 -543
青岛 6 -295
南京 7 -166
苏州 8 -63
上海 9 5
西安 10 48
成都 11 138
广州 12 183
沈阳 13 200
重庆 14 225
武汉 15 245
天津 16 358
郑州 17 516
大连 18 694
对于全社会来说,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就是一次全国人才资源的配置。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文素质将受此左右,大学生每年都在用脚为中国城市投票,这是地方政府必须经历的“六月高考”。
“北上广深”的奥秘何在
本研究采用了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数据,考察了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18个热门城市(见下表),在考虑了房租、物价等因素以后,计算出了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这些城市工作得到的购买力收入。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北上广深”的总收入更高,可是昂贵的租金和物价,使得在这些城市工作的毕业生们并没有太可观的购买力收入。反而是像南京、成都这样的城市,给大学毕业生们提供的购买力收入不低。回溯经济学家计算非物质消费带来的幸福感问题,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物质消费低,却有很多的大学生选择在那里拼搏,那么“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一定有着非凡的非物质吸引力。
2010届本科毕业生在18个主要城市的收入情况
(按调整物价后的购买力收入从高到低排序)
城市 平均月收入 购买力收入 调整物价后的购买力收入
天津 2895 1978 2602
武汉 2808 2165 2547
大连 2752 1968 2523
成都 3036 2361 2459
广州 3460 2229 2450
上海 3869 2221 2441
重庆 2637 2169 2437
郑州 2306 1773 2429
沈阳 2456 1863 2218
南京 2976 1906 2118
苏州 2880 1928 2073
西安 2484 1981 2001
青岛 2432 1688 1815
杭州 3293 1640 1802
厦门 2921 1577 1517
宁波 3024 1671 1492
北京 3476 1487 1487
深圳 3579 1381 1267
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按照非物质吸引力从最大到最小,最终得出了各城市非物质吸引力的排名(见右表)。表中得分的含义是,为了吸引毕业生去×城市工作,每月补贴他们的平均物质消费金额。负值则表示,毕业生为了去×城市,愿意牺牲的平均物质消费。举例来说,宁波的得分是-667,也就是说毕业生愿意平均每月牺牲667元的物质消费,得以去宁波工作,享受当地的非物质消费。广州的得分是183,则表示要吸引毕业生去广州工作,需要补偿他们平均每月183元的物质消费。需要补偿的物质消费越多,则表示×城市的非物质消费越匮乏,非物质吸引力越小。愿意牺牲的物质消费越多,则表示×城市的非物质消费越丰富,非物质吸引力越大。
2010年主要城市的软实力
城市 排名 调物价后得分
深圳 1 -997
北京 2 -838
宁波 3 -667
杭州 4 -585
厦门 5 -543
青岛 6 -295
南京 7 -166
苏州 8 -63
上海 9 5
西安 10 48
成都 11 138
广州 12 183
沈阳 13 200
重庆 14 225
武汉 15 245
天津 16 358
郑州 17 516
大连 18 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