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所以对“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感到义愤填膺,当然是跟近期一系列“好心人扶起摔倒路人反被诬”的事件有关的,说明大家对热心助人反而面临很多风险感到普遍不安。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一个“老人摔倒讹人”的消息,在没有水落石出之际就被那么多网友“宁愿信其有”呢?难道是因为之前讹人的案例太多了,人们产生了惯性思维?我们要知道,在不明真相之前,大家的议论对这位大妈就会很不公平甚至有可能构成伤害。
所以,媒体在发布这样一个吸引眼球的报道时,固然有抢新闻的冲动,但还是要慎而有慎,应该从不同的来源核实更多的细节之后再发布,才能让别人更加全面地了解事实。而大家在发表自己的评论时,也要减少情绪化,避免简单粗暴。
老外“不学好”的外在因素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个老外的一个口袋在拉扯中被撕破,大妈也趴在摩托车上不撒手,除了让别人叫警察之外,并不愿意跟老外沟通。所以,在老外骂人之前,双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清楚。从视频中的现场声音可以听到,即使在现场围观的目击者,也对大妈和老外的争执抱着明显不同的态度。
但无论如何,生活中出现一些纠纷就开口骂人、用不堪入耳的“京骂”来攻击他人,都应该受到谴责,无论骂人者是中国人还是老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生活、工作的老外越来越多,与老外发生纠纷和冲突的机会也会日益增多。过去,我们对老外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像,其实,老外也有各种素质的人,既有“高大上”,也有“穷矮矬”,既有彬彬有礼的,也有粗俗不堪的,老外在中国举止粗俗、甚至违法犯罪的也并不少见,只是我们平时关注的不多而已。
所以,对“老外”如此的表现我们似乎也不用“见外”,不要大惊小怪。而老外在中国,也一样要遵纪守法、尊重中国的文化、尊重中国人的感受,否则一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老外”。
除此之外,老外满口粗俗的“京骂”也让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难堪。这个老外固然是“不学好”,但是,他的这些脏话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