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风雷吧 关注:3,129贴子:2,110,579
  • 8回复贴,共1

长春打造“绿色宜居森林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已是冬日,但在吉林长春的城市街头,那些曲径通幽的园林依然让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随着长春市《庭院绿化管理办法》、《公园条例》的相继出台以及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市多个规划的编制完善,长春的城市面貌大为改善,市民生活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去年底,长春市又进一步提出了“打造幸福长春,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从2013年至203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3个阶段围绕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市进行系统规划。
  在长春市园林局总工程师孙欣雨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长春市绿色宜居森林城之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3-2030)》。他告诉记者:“过去一般是先将‘土地’这个大盘子一块块地分割好,哪里是商业区、哪里是住宅区,都安排妥当之后才决定哪一块地用来绿化。这一次我们则采取绿化为先的原则,先规定了哪些区域不能动,提前占据生态建设的制高点。”
  正是树立“抢占生态制高点”战略构想,长春市“以林护城”的总体思路得以实现。在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里,一棵棵落叶松高耸入云。“净月潭森林公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长春市市区的400倍。”净月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管树森兴致盎然地介绍说,近年来,净月高新开发区在此定期举办“国际定向节”、“国际森林滑雪节”和“国际徒步节”等活动,将自然生态和运动巧妙地融于一处,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宾客前来比赛。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净月高新开发区的东部,拥有100平方公里的人工森林和4.32平方公里的水域,是长春市的“绿核”、“肺叶”;而在净月高新开发区的南部和西部,则分别是有着“长春明珠”美誉的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有着长春市“母亲河”之称的伊通河。东林、南水、西河,形成浑然一体的自然生态体系布局,分而不断,隔而不离,成为长春市中心城区的第一生态屏障。
  长春市南关区“百花园”内的各色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百花园融花、草、树、水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这里“动态”的植绿“秀”城独具特色。而不远处的百木园则以树木为主,既有参天老树,也不乏初育幼苗,给人以更多“静态”享受。
  在百木园内,记者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园内卫生间的排污工作由一些“生物菌落”承担起来。百木园苗木中心主任刘培生说,排泄物通过下水管道直接进入一个含有大量生物菌落的污水池,菌落可将排泄物完全分解,变成可以再利用的液态物。
  这只是长春市排污“净”城的措施之一。伊通河流经长春市区18.75公里,一直是长春市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积存了大量的城市垃圾。在采取扩容和注水的方式加以治理后,如今的伊通河已变成一个水上公园。和伊通河一样经治理焕然一新的,还有面积近11.97平方公里的北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园等。“现在,附近的居民们都爱到这里来散步、聊天,湿地园也由此成为长春市宝贵的湿地资源之一。”长春市绿化管理处管理科科长王凯说。
  据介绍,截至9月末,长春已投入资金约30亿元进行绿化建设。目前,长春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5%,绿地率达36.5%。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向记者表示,未来长春还将突出抓好以石头口门、饮马河等为重点的湿地群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治理好伊通河、城市明沟等区域,形成美丽、清澈、生态的城市水域。


1楼2013-11-30 08:26回复
    应该这样


    2楼2013-11-30 09:30
    收起回复
      2025-08-20 23:5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3-11-30 09:43
      收起回复


        5楼2013-11-30 17:0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11-30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