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堂吧 关注:6贴子:45
  • 0回复贴,共1

济南第一名山——华不注5、千古忠臣逄丑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千古忠臣逄丑父
北马鞍山亦名鞍山、马鞍山、日月轮山,小山并不高,海拔只有86米,以晋国为首的联军和齐军就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山下摆开了战阵。《左传》载:“癸酉,陈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鞍之战中,齐晋大军开战之初,形势对晋军并不利。装备精良、气势旺盛的齐军想用“闪电战”一举击溃晋军。眼看着晋军节节败退,志在雪耻的郤克也被流矢射中了腿部,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始终站在统帅的战车上擂鼓督战。大家都知道,古代打仗时,擂鼓前进、鸣金收兵。只要鼓声不停,士兵们就不能撤出战斗。败下阵来的将士们看到主帅腿上已经中箭,鲜血流到战靴里,再流到了地下。郤克神色镇定,始终站在战车里亲自擂鼓助阵,他的勇气感染了大家,又重新鼓起勇气冲回去与齐军死战。
联军这边同仇敌忾,齐军那边却是疲惫不堪。经过一番苦战,骄傲、狂妄的齐军终于败下阵来。
常言道:“兵败如山倒”。这齐军一败,只有往回跑,因为南面是山区,北面是济水。郤克帅联军乘胜追击,紧追不舍。
齐顷公想摆脱联军的追击并不容易,那个时候的战车是木制车轮,道路也是泥泞的土路。为齐顷公单任车夫及护卫的大将是逄丑父,车轮陷于泥中时,必须下来推车助力。这里有个小插曲——在此前几天,逄丑父在齐顷公乘坐的车上发现了一条大蛇,他用力打蛇时,弄伤了胳膊。因而不太利落,胳膊使不上劲。
他们且战且退,退到华不注山下时,想通过绕行的方式,摆脱追兵,一连转了三圈都不行。这是令人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骖马的缰绳缠绕在树枝上。眼瞅着就要被敌人追上,忠心耿耿的逄丑父灵机一动,主动提出“与君易服”,两个人互换了衣服,想用金蝉脱壳之计让齐顷公逃走。君臣刚换完衣服,追兵就到了。
尽管此时的齐顷公是败军之将,但联军的追兵也不敢太放肆,客气地说,我们主帅想请你过去聊聊。
逄丑父急中生智递给齐顷公一个瓢,说:“我口渴的厉害,你先去给我弄点水来喝!”齐顷公倒也实在,不一会儿端来一瓢水。逄丑父急了,说:“这么浑浊的水让我怎么喝?”一下子将水泼到地上。“去,到山下华泉里给我弄点泉水了!” 齐倾公这才明白过来——走人!他借机钻进芦苇荡 逃走了,这便是史书上有名的“华泉取饮”。
联军擒住逄丑父,逄丑父顿时哈哈大笑,笑联军中了掉包计,抓错了人。气恼的联军想要杀死他泄愤,逄丑父凛然大喊:“可叹!你们不能杀俺。”
“为什么不能杀你?”联军官兵闹不明白了。
“俺是忠臣,替主受死。你们要杀了俺,从此天下就再也没有人愿意为君主受死了,你们会落下千古骂名!”
那时的人,比较实在,也敬仰忠臣。听了逄丑父的话觉得有些道理,便没有杀害他,大伙被他的忠诚和机智感动了。
自此,华不注山就因为这千古忠臣添了色彩。至今,逄丑父的塑像仍然立在华阳宫四季大殿前的东厢房,受领着千年的香火和后人的凭吊。据说,逄姓自豪地以他为始祖。
明人王季木(即王象春)先生在其《济南百咏》中,对逄丑父赞曰:
贾勇何人枉自雄,残兵风卷各西东。
为怜丑父轻生者,石上寒泉好勒功。
华不注山有一条回车涧,传言涧草盘旋纠缠,为当年兵车征战所致。他又作《回车涧》曰:
帏观一笑惹烽烟,郤帅兵车满山川。
逐北三周华不注,至今草树相连骞。
对此,清人任弘远也有诗曰:
齐晋相将战鼓惊,只疑一笑一倾城。
不堪极望华不注,唯有回车涧草生。


1楼2013-11-27 13: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