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熟悉的论语一则,都是怎么理解的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这是广为人知的论语经典,在充分赞同、支持的基础上我的理解有所差异,大家给提提意见。
我的理解是:这句话分三个层次表述了“君子”的行事法则。
第一个层次:要学以致用。
学到的知识、本领,经常的运用,就是一件高兴的事。既然是高兴的事,为什么不经常做呢,所以要经常实践。
这是圣人在教育我们要经常进行实践,不要停留在“学”上。
第二个层次:要广交朋友。
首先声明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有着共同追求、高尚品德、值得尊敬的人,绝不是乌合之众、酒肉朋友。
有众多的朋友从四面八方的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共同进步,是一件快乐的事!还是那句话,快乐就要多多益善。
这是圣人在教育我们要广交益友,博采众长!
第三个层次:要宽厚代人。
别人不理解自己,我却不生气、不计较、不报怨,就是一个道德高尚、一个值得尊重的人。这也是对君子更深层次的要求。
这是圣人教育我们要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
综上所述,圣人教育我们要注重实践、广交益友、宽厚待人,才是一个高尚的、让人尊敬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以上是我个人疏浅的理解,请大家批判指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这是广为人知的论语经典,在充分赞同、支持的基础上我的理解有所差异,大家给提提意见。
我的理解是:这句话分三个层次表述了“君子”的行事法则。
第一个层次:要学以致用。
学到的知识、本领,经常的运用,就是一件高兴的事。既然是高兴的事,为什么不经常做呢,所以要经常实践。
这是圣人在教育我们要经常进行实践,不要停留在“学”上。
第二个层次:要广交朋友。
首先声明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有着共同追求、高尚品德、值得尊敬的人,绝不是乌合之众、酒肉朋友。
有众多的朋友从四面八方的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共同进步,是一件快乐的事!还是那句话,快乐就要多多益善。
这是圣人在教育我们要广交益友,博采众长!
第三个层次:要宽厚代人。
别人不理解自己,我却不生气、不计较、不报怨,就是一个道德高尚、一个值得尊重的人。这也是对君子更深层次的要求。
这是圣人教育我们要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
综上所述,圣人教育我们要注重实践、广交益友、宽厚待人,才是一个高尚的、让人尊敬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以上是我个人疏浅的理解,请大家批判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