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什么感想了……其实借用书里骄傲的 Mary Call 说过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当事情已经完成,往回看的时候会比较容易。」翻译一整本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虽然我有自知之明翻译得很烂);
再借用一句鸡汤文形容就是,「 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还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所以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汗,我不知扯到哪里去了……没有翻译这本书之前,以我的英文程度之低,根本不可能想到去翻书,但我就这样把事情做完了,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地方。
至于文学翻译领域的技术性感想,我想我真的谈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无非就那些大家都知道的,比如中文必须要好,不然读起来会别扭或者味同嚼蜡。比如毛姆的小说,《月亮和6便士》,傅惟慈译本,我个人真的喜欢得要命,三两个晚上就追读完了;而张柏然等三人合作的《人生的枷锁》,嘈嘈切切,啰里啰嗦的,看好几个月都看不完……当然我并没有研究过原文的风格。也许毛姆故意的也说不准。如果原文故意,然后译文也刻意延续那种风格,这种翻译真的好高级——这也是我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我觉得我在翻译这本书时,彻头彻尾就是我平时的行文和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因为混网络多被网络文体污染,有些表达都不知道正正经经该怎么说了,囧。
还有感觉自己英文还是好烂,好多词不认识;就算认识全部的词,有时候也不知道整句话什么意思。比如:
He beat me to the lamb's-quarters bed by ten lengths.
起初我想当然 lamb's-quarters 是羊圈

没想到是一种野菜,就是什么马齿苋羊齿苋之类的……然后根本不通……lengths常用意思就是「长度」嘛,10个长度是啥……后来细细看了所有的相关网页,看到一句电影(好像是《1900》这个电影)台词提到 length 是「身长」(赛马时马跑赢按几个身长计)……到这个时候(一年过去了)我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我们跑到羊齿苋地那边,他以十个身长打败了我。」所以翻译有时真的呕心沥血啊。随时推翻自己。
还有,大家有什么俚语词典介绍的咩?我翻译的时候没能用到,肯定很多谬误之处

anyway,这只是我的翻译习作,还请大家多多指正!还有很多需要缝缝补补的地方!